沈院判双腿一软,忙不迭地应了声“是”,差使手下的恩粮生取其他药材,不敢耽搁半分,三位太医围着楚南瑾,取血前,轻声道:“太子殿下,得罪了。”
“无妨。”
宫人在屋内多置了几方烛台,油灯灿亮,楚南瑾挺背静坐,卷成络子的的江绸舒袖下,雪色藕臂泛着莹莹白光,刀锋裂下一道宽大狰狞的口子,血如决堤般汨汨流下,淌在臂下端着的青瓷小碗中。
一碗的血引,身体康健之人都难以经受,更遑论受了重伤之人,沈院判心惊胆战地取血,见血引将满,提起的心放下了大半。
楚南瑾不置一词,沈院判以为他捱了过去,收碗时,无意间触到了他冷如冰棱的指端,后背发汗生凉,艰涩地问:“殿下,你还好吗?”
楚南瑾双眼紧阖,并未回应,这一刹,沈院判以为眼前人已成了一具尸体,手心发抖着去探他的鼻息,只探到一片冰凉。
沈院判大惊失色,正要起身禀报昭成帝,蓦地闻见一道虚弱的回应。
“无碍。”
沈院判见他睁了眼,这才松了口气,将青瓷小碗交给另外两位太医。
屋里烧了地龙,楚南瑾的手脚却冰凉得厉害,宫人将备好的暖炉塞进他怀里,楚南瑾阖着眼,倚在软垫上,身体缓慢地接受着从炉中传来的热气。
沈院判拱手作揖道:“陛下,太子性韧,臣成功取出血引,接下来,只要吩咐宫人依照药方子,煎药喂公主服下,最迟三日,公主就能苏醒。”
昭成帝拍案而起,“好,好!”眸中流露出赞许之意,“明年新岁过后,宗正寺就要修纂玉牒了,徐文德,你去嘱咐宗正寺卿,编册时将太子录入籍。”
“是。”
楚南瑾撑着虚弱的身体起身,郑重地行下稽拜礼,“谢陛下隆恩。”
昭成帝面上尽是喜色,知晓永乐能苏醒后,悬着心的终是放了下来,命人备下步辇,浩浩荡荡地回了太极宫。
沈院判给楚南瑾开了几副药方子,“殿下这可真是两只脚踏入了鬼门关,却又硬生生地逃了出来,如此韧性,这一成的把握,是下官低估了殿下。”
楚南瑾笑了笑,“人生抱憾,又怎舍离去。”
围聚在玉和殿的人渐渐散了去。
夜已深,一辆红顶华盖步辇稳稳地通向东宫,楚南瑾怀揣着精巧秀气的手炉,侧躺在草虫纹炕垫上,防风帘子半掩,陈晔踏在鹅卵石上,浑厚的嗓音飘了进去。
“此次若不是殿下,皇上对卑职降下的惩治不会这般轻微,革职事小,只怕不得善终,祸及卑职家中老小。”
陈晔想起那日刺客突袭衙署,太子和公主双双失了下落,他心急如焚,却苦寻无果,忧心忡忡多日,最后还是太子身边的亲卫给他递了消息,说在江平郡发现了二人的踪迹,他当即赶去,却遇见了此生最难忘的场景。
揉掺着浓浓血色的碎雪被碾进了枯树枝缝中,天色异象,仿佛被不详的红云罩下,刀柄猩红,云昼绯红,令人胆战心寒。
陈晔便知晓,他来得太迟。
对于太子,陈晔敬有之,愧更有之,是他布防不周,才让刺客钻了空子,造就了那样的太子。
陈晔自幼受前锦衣卫指挥使秦爻的训诫,几乎是按着秦爻的模子往前走,学会了秦爻的沉稳、冷静,却始终模仿不了秦爻的雷厉风行。
陈晔喉头哽塞,“若不是殿下提携,卑职也走不到如今的位置,卑职却让殿下失望了。”
楚南瑾温声道:“你是秦爻一手带出来的徒弟,身上有他的影子,陛下会提你继承他的衣钵,却不止于此,你虽阅历不足,却沉稳有余,锦衣卫中,唯你能胜任,陛下待我凉薄,又怎会因我的只字片语而定下主意。”话毕,喉头一痒,重重地咳了起来。
陈晔担忧地望了进去,“卑职去将沈太医找来。”
“不必,不过是取了血引,身体亏损些罢了,这几日孤在东宫养病,还请指挥使帮孤多加盯梢那边的动静。”
“殿下是怀疑,徐州刺杀一事,与‘那边’有关联?”
防风帘子落下,楚南瑾刻意放低的声音飘了出来,“非是怀疑,而是断定。”
陈晔握紧了别在腰侧的绣春刀,“卑职定不辱使命。”
……
这两日,御前伺候的宫人如履薄冰,昭成帝的脾气时好时坏,好时如春风细雨,恩赐侍下,发起怒来却是如雷霆万钧,连御前红人徐公公都难以招架。
宫人们圈着黄历度日子,只盼着那玉和殿内的贵人能够早日苏醒。
终于,在沈院判许下的最后一日期限,清晨,端着热水准备为公主洗脸擦身的宫女一进屋,便对上了一双黝黑圆亮的眸子。
铜盆跌落在地,宫女顾不得礼仪,手舞足蹈地奔了出去。
“公主醒了!公主醒了!”
昭成帝还在早朝,宫人将消息递给了侍内宦官,便鱼贯入了玉和殿。
姜念兰醒来时,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密闭的空间。
她将自己蜷缩在角落,严严实实地裹着被衾,偶尔从双膝中抬起头,眸中尽是恐惧。
她的脑海一片混沌,从前种种被黑雾笼罩,让她寻不到自己的过去,黑雾中隐隐有人的身影,他们面目狰狞,极尽全力地恐吓着蜷缩在角落、小小一团的她。
眼睛雾蒙蒙的,她努力睁开双眼,却发觉面前站了许多人,嘴巴开开合合地说着什么,她听不懂,只觉得害怕,人影憧憧,似在商讨着该如何将她撕成碎屑。
宫女端着药碗朝她靠近,轻声细哄着,想将她身上的被衾挪开,却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姜念兰蓦地一弹。
“啊!走开!走开!!”
“公主!”
圆口瓷碗碎了一地,冒着热气的滚烫药汁溅洒开来,宫人惊呼着散开,姜念兰惊魂未定,趁着宫人分神,又将被衾卷成一团裹在身上,躲到了床沿的另一头。
接下来,无论宫人如何诱哄,她都不肯从那一方角落出来,只要有人靠近,她便会像受了刺激般惊叫。
沈院判姗姗来迟,听明来龙去脉,长叹一口气道:“公主落了遗症,现在怕人得很,你们莫要再接近她了,只会将她吓着。”
还在早朝的昭成帝听闻女儿苏醒却有遗症,丢下一大帮子的朝臣,急匆匆地移驾玉和殿。
第21章
通往玉和殿的鹅卵石路种满了红梅,清幽的梅香拨开防风帘子,扑向金黄轿顶龙辇内的贵人。
昭成帝却无心赏梅,眉眼急躁地拨开车帘,远远望见朱墙碧瓦的玉和殿外,站满了乌泱泱的人群。
昭成帝微微眯起眼,转动着鹿骨扳指,将目光投向伴驾的内侍。
徐文德身体抱恙修养,如今跟在昭成帝身边伺候的,正是那日险些被他掐死的小内侍,邵宝同。
经上次一回,邵宝同机灵了许多,不等圣上发问,便抄了近路过去,探明情况后,小跑着回来,躬身禀报,
“沈院判说,公主落了怕人的遗症,旁人挨不得身,怕惊着刺激到公主,沈院判就将宫人都遣了出来。”
昭成帝微微一动,叫停了步辇,下令一众随侍的内侍宫女侯在原地,只带邵宝同一人踏进玉和殿。
门外清理碎瓷的宫女瞧见圣驾,正要福礼,被昭成帝挥手制止。
昭成帝无声无息地进了屋,沉香木屏风前,沈院判端着药碗,愁眉不展,“这都砸了十只,幸好这药里头没掺血引……”
“你在说什么?”
沈院判被惊吓到,“陛下,臣在想法子让公主喝药。”
昭成帝淡淡扫了他一眼,随即将目光投向屏风后的床榻,正对上一双乌黑莹亮的双眸,后者一触,立马将视线缩了回去。
昭成帝心一软,免了沈院判的礼,“把药碗给朕。”
“陛下,公主现下如惊弓之鸟,容不得旁人接近,碎瓷锋利,几位宫婢都被划伤,臣躲避及时,也被溅了满身,陛下龙体最重,还是让臣再想想办法吧。”
沈院判微微侧身,露出被汤汁濡湿的衣裳,看起来十分滑稽,昭成帝嘲笑一声,不耐道:“朕看永乐瞧起来再正常不过,怎被你说得跟洪水猛兽一般,朕是她的父亲,她不亲近朕,难道还亲近你们这些外人?”
邵宝同趁机溜须拍马,“父女连心,几个宫婢又怎配与陛下相提并论,沈院判,你是糊涂了。”
昭成帝淡淡睨了他一眼,却是默认,邵宝同嘿嘿一笑,脖子挺直几分。
听见帐外的动静,姜念兰又悄悄探眼帐外,眸子乌亮,瞳色褪去浑浊,像两颗圆润的桃仁,小脸粉白,悄悄打量着几人,瞧起来纯澈无害。
见昭成帝看了过来,她迅速钻回去,又躲了起来。
沈院判惶恐道:“是臣失言。”
内心却是一动,或许真如邵公公所言,父女连心,对血亲之人,公主更容易放下戒心,生出亲近之意,圣上一试,说不定能成。
沈院判松了手,而昭成帝早就被那林中迷鹿般的眼神软化了心肠,一把夺过药碗,朝着床榻走去。
姜念兰抬眼,纱帐掀起,身前光线被高大的身影覆盖,她攥紧被衾,瞳孔骤缩,一抬手。
“哐当!”
“陛下!”
翠绿圆口小瓷碗四分五裂,昭成帝没有防备,衮服被红褐色的汤药湿了满身,邵宝同手忙脚乱地捏着绢布擦拭。
昭成帝和沈院判站在一块,有种不分伯仲的滑稽之感。
沈院判以掌掩面,“第十一只……”透过手缝,瞅见君王怫然不悦,忙道,“陛下息怒!公主如今神智不清,怕是理不清亲疏,还是先让她一人静静,臣再设法施针,让公主镇静下来。”
昭成帝为帝二十载,从未被如此扫过颜面,自是不悦,可一瞧见女儿痛苦环膝、神智不清的模样,满腔怒气化成轻烟。
一低眸,却是越看邵宝同越不顺眼,索性一把推开,“还擦什么擦,越擦越脏,蠢货!去给朕备件新衣!”
邵宝同摔了个屁股蹲,刚委屈地揉着,又忙不迭地爬起,“是。”
沈院判不敢抬头,轻声道:“冬日风冷,陛下龙体要紧,还是先将湿裳脱下吧,以免染了风寒。”
顶着身污满药汁的衮服实损威严,昭成帝坐了一会,挂不住面子,叮嘱沈院判几句,便从旁绕去了偏殿。
昭成帝离开后半个时辰,楚南瑾跨进了门。
他本该在东宫静养,玉和殿这边递来了消息,说永乐公主苏醒,情况却不容乐观,他实在放心不下,便放下公文赶来。
沈院判和姜念兰对峙许久,早已累得满头大汗,愁容满面,瞧见楚南瑾,忍不住吐了一句苦水,“公主不愧是陛下的女儿,这倔劲,下官是无计可施了啊!”
瞧见沈院判一身濡湿,楚南瑾流露同情,轻声道:“孤来吧。”
掌心被烫出几个红水泡,沈院判便用布垫着碗底,闻言,手一缩,布从碗底滑落,被烫得呲牙咧嘴,却没忘了说,
“殿下不可,公主现下易惊得很,恐怕已经不记得您了,方才圣驾驾临,公主都没给圣上面子,污了满身,下官衣裳已湿,也不在乎这一点,还是让下官来吧……”
沈院判没劝住昭成帝,也劝不住楚南瑾。
楚南瑾接过药碗,踱步朝着床榻走去。
这几日他居于东宫养病,有关她的消息都是从宫人口中得知,知晓她落了遗症,知晓她似昭成帝癫症发作般敏感,却从未想过,她的遗症会将他忘了。
楚南瑾望进她的眼底,她看他的眼神,除了陌生、恐惧,再不掺杂其他,他越靠近,她就同对待其他人一样,越往床角缩去。
楚南瑾面上浮现痛色,沉吟片刻,复又挂上温和的笑容,将药碗搁置梨花木床柜旁,在榻沿坐下,朝她伸出手,温声道:“念兰。”
姜念兰微微愣住。
一进一退之间,鬓角垂发遮住了眼帘,她却并不拨开,而是透过发间缝隙,将一双乌黑晶莹的眸子探了过去,带着十足的警惕。
“无妨。”
宫人在屋内多置了几方烛台,油灯灿亮,楚南瑾挺背静坐,卷成络子的的江绸舒袖下,雪色藕臂泛着莹莹白光,刀锋裂下一道宽大狰狞的口子,血如决堤般汨汨流下,淌在臂下端着的青瓷小碗中。
一碗的血引,身体康健之人都难以经受,更遑论受了重伤之人,沈院判心惊胆战地取血,见血引将满,提起的心放下了大半。
楚南瑾不置一词,沈院判以为他捱了过去,收碗时,无意间触到了他冷如冰棱的指端,后背发汗生凉,艰涩地问:“殿下,你还好吗?”
楚南瑾双眼紧阖,并未回应,这一刹,沈院判以为眼前人已成了一具尸体,手心发抖着去探他的鼻息,只探到一片冰凉。
沈院判大惊失色,正要起身禀报昭成帝,蓦地闻见一道虚弱的回应。
“无碍。”
沈院判见他睁了眼,这才松了口气,将青瓷小碗交给另外两位太医。
屋里烧了地龙,楚南瑾的手脚却冰凉得厉害,宫人将备好的暖炉塞进他怀里,楚南瑾阖着眼,倚在软垫上,身体缓慢地接受着从炉中传来的热气。
沈院判拱手作揖道:“陛下,太子性韧,臣成功取出血引,接下来,只要吩咐宫人依照药方子,煎药喂公主服下,最迟三日,公主就能苏醒。”
昭成帝拍案而起,“好,好!”眸中流露出赞许之意,“明年新岁过后,宗正寺就要修纂玉牒了,徐文德,你去嘱咐宗正寺卿,编册时将太子录入籍。”
“是。”
楚南瑾撑着虚弱的身体起身,郑重地行下稽拜礼,“谢陛下隆恩。”
昭成帝面上尽是喜色,知晓永乐能苏醒后,悬着心的终是放了下来,命人备下步辇,浩浩荡荡地回了太极宫。
沈院判给楚南瑾开了几副药方子,“殿下这可真是两只脚踏入了鬼门关,却又硬生生地逃了出来,如此韧性,这一成的把握,是下官低估了殿下。”
楚南瑾笑了笑,“人生抱憾,又怎舍离去。”
围聚在玉和殿的人渐渐散了去。
夜已深,一辆红顶华盖步辇稳稳地通向东宫,楚南瑾怀揣着精巧秀气的手炉,侧躺在草虫纹炕垫上,防风帘子半掩,陈晔踏在鹅卵石上,浑厚的嗓音飘了进去。
“此次若不是殿下,皇上对卑职降下的惩治不会这般轻微,革职事小,只怕不得善终,祸及卑职家中老小。”
陈晔想起那日刺客突袭衙署,太子和公主双双失了下落,他心急如焚,却苦寻无果,忧心忡忡多日,最后还是太子身边的亲卫给他递了消息,说在江平郡发现了二人的踪迹,他当即赶去,却遇见了此生最难忘的场景。
揉掺着浓浓血色的碎雪被碾进了枯树枝缝中,天色异象,仿佛被不详的红云罩下,刀柄猩红,云昼绯红,令人胆战心寒。
陈晔便知晓,他来得太迟。
对于太子,陈晔敬有之,愧更有之,是他布防不周,才让刺客钻了空子,造就了那样的太子。
陈晔自幼受前锦衣卫指挥使秦爻的训诫,几乎是按着秦爻的模子往前走,学会了秦爻的沉稳、冷静,却始终模仿不了秦爻的雷厉风行。
陈晔喉头哽塞,“若不是殿下提携,卑职也走不到如今的位置,卑职却让殿下失望了。”
楚南瑾温声道:“你是秦爻一手带出来的徒弟,身上有他的影子,陛下会提你继承他的衣钵,却不止于此,你虽阅历不足,却沉稳有余,锦衣卫中,唯你能胜任,陛下待我凉薄,又怎会因我的只字片语而定下主意。”话毕,喉头一痒,重重地咳了起来。
陈晔担忧地望了进去,“卑职去将沈太医找来。”
“不必,不过是取了血引,身体亏损些罢了,这几日孤在东宫养病,还请指挥使帮孤多加盯梢那边的动静。”
“殿下是怀疑,徐州刺杀一事,与‘那边’有关联?”
防风帘子落下,楚南瑾刻意放低的声音飘了出来,“非是怀疑,而是断定。”
陈晔握紧了别在腰侧的绣春刀,“卑职定不辱使命。”
……
这两日,御前伺候的宫人如履薄冰,昭成帝的脾气时好时坏,好时如春风细雨,恩赐侍下,发起怒来却是如雷霆万钧,连御前红人徐公公都难以招架。
宫人们圈着黄历度日子,只盼着那玉和殿内的贵人能够早日苏醒。
终于,在沈院判许下的最后一日期限,清晨,端着热水准备为公主洗脸擦身的宫女一进屋,便对上了一双黝黑圆亮的眸子。
铜盆跌落在地,宫女顾不得礼仪,手舞足蹈地奔了出去。
“公主醒了!公主醒了!”
昭成帝还在早朝,宫人将消息递给了侍内宦官,便鱼贯入了玉和殿。
姜念兰醒来时,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密闭的空间。
她将自己蜷缩在角落,严严实实地裹着被衾,偶尔从双膝中抬起头,眸中尽是恐惧。
她的脑海一片混沌,从前种种被黑雾笼罩,让她寻不到自己的过去,黑雾中隐隐有人的身影,他们面目狰狞,极尽全力地恐吓着蜷缩在角落、小小一团的她。
眼睛雾蒙蒙的,她努力睁开双眼,却发觉面前站了许多人,嘴巴开开合合地说着什么,她听不懂,只觉得害怕,人影憧憧,似在商讨着该如何将她撕成碎屑。
宫女端着药碗朝她靠近,轻声细哄着,想将她身上的被衾挪开,却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姜念兰蓦地一弹。
“啊!走开!走开!!”
“公主!”
圆口瓷碗碎了一地,冒着热气的滚烫药汁溅洒开来,宫人惊呼着散开,姜念兰惊魂未定,趁着宫人分神,又将被衾卷成一团裹在身上,躲到了床沿的另一头。
接下来,无论宫人如何诱哄,她都不肯从那一方角落出来,只要有人靠近,她便会像受了刺激般惊叫。
沈院判姗姗来迟,听明来龙去脉,长叹一口气道:“公主落了遗症,现在怕人得很,你们莫要再接近她了,只会将她吓着。”
还在早朝的昭成帝听闻女儿苏醒却有遗症,丢下一大帮子的朝臣,急匆匆地移驾玉和殿。
第21章
通往玉和殿的鹅卵石路种满了红梅,清幽的梅香拨开防风帘子,扑向金黄轿顶龙辇内的贵人。
昭成帝却无心赏梅,眉眼急躁地拨开车帘,远远望见朱墙碧瓦的玉和殿外,站满了乌泱泱的人群。
昭成帝微微眯起眼,转动着鹿骨扳指,将目光投向伴驾的内侍。
徐文德身体抱恙修养,如今跟在昭成帝身边伺候的,正是那日险些被他掐死的小内侍,邵宝同。
经上次一回,邵宝同机灵了许多,不等圣上发问,便抄了近路过去,探明情况后,小跑着回来,躬身禀报,
“沈院判说,公主落了怕人的遗症,旁人挨不得身,怕惊着刺激到公主,沈院判就将宫人都遣了出来。”
昭成帝微微一动,叫停了步辇,下令一众随侍的内侍宫女侯在原地,只带邵宝同一人踏进玉和殿。
门外清理碎瓷的宫女瞧见圣驾,正要福礼,被昭成帝挥手制止。
昭成帝无声无息地进了屋,沉香木屏风前,沈院判端着药碗,愁眉不展,“这都砸了十只,幸好这药里头没掺血引……”
“你在说什么?”
沈院判被惊吓到,“陛下,臣在想法子让公主喝药。”
昭成帝淡淡扫了他一眼,随即将目光投向屏风后的床榻,正对上一双乌黑莹亮的双眸,后者一触,立马将视线缩了回去。
昭成帝心一软,免了沈院判的礼,“把药碗给朕。”
“陛下,公主现下如惊弓之鸟,容不得旁人接近,碎瓷锋利,几位宫婢都被划伤,臣躲避及时,也被溅了满身,陛下龙体最重,还是让臣再想想办法吧。”
沈院判微微侧身,露出被汤汁濡湿的衣裳,看起来十分滑稽,昭成帝嘲笑一声,不耐道:“朕看永乐瞧起来再正常不过,怎被你说得跟洪水猛兽一般,朕是她的父亲,她不亲近朕,难道还亲近你们这些外人?”
邵宝同趁机溜须拍马,“父女连心,几个宫婢又怎配与陛下相提并论,沈院判,你是糊涂了。”
昭成帝淡淡睨了他一眼,却是默认,邵宝同嘿嘿一笑,脖子挺直几分。
听见帐外的动静,姜念兰又悄悄探眼帐外,眸子乌亮,瞳色褪去浑浊,像两颗圆润的桃仁,小脸粉白,悄悄打量着几人,瞧起来纯澈无害。
见昭成帝看了过来,她迅速钻回去,又躲了起来。
沈院判惶恐道:“是臣失言。”
内心却是一动,或许真如邵公公所言,父女连心,对血亲之人,公主更容易放下戒心,生出亲近之意,圣上一试,说不定能成。
沈院判松了手,而昭成帝早就被那林中迷鹿般的眼神软化了心肠,一把夺过药碗,朝着床榻走去。
姜念兰抬眼,纱帐掀起,身前光线被高大的身影覆盖,她攥紧被衾,瞳孔骤缩,一抬手。
“哐当!”
“陛下!”
翠绿圆口小瓷碗四分五裂,昭成帝没有防备,衮服被红褐色的汤药湿了满身,邵宝同手忙脚乱地捏着绢布擦拭。
昭成帝和沈院判站在一块,有种不分伯仲的滑稽之感。
沈院判以掌掩面,“第十一只……”透过手缝,瞅见君王怫然不悦,忙道,“陛下息怒!公主如今神智不清,怕是理不清亲疏,还是先让她一人静静,臣再设法施针,让公主镇静下来。”
昭成帝为帝二十载,从未被如此扫过颜面,自是不悦,可一瞧见女儿痛苦环膝、神智不清的模样,满腔怒气化成轻烟。
一低眸,却是越看邵宝同越不顺眼,索性一把推开,“还擦什么擦,越擦越脏,蠢货!去给朕备件新衣!”
邵宝同摔了个屁股蹲,刚委屈地揉着,又忙不迭地爬起,“是。”
沈院判不敢抬头,轻声道:“冬日风冷,陛下龙体要紧,还是先将湿裳脱下吧,以免染了风寒。”
顶着身污满药汁的衮服实损威严,昭成帝坐了一会,挂不住面子,叮嘱沈院判几句,便从旁绕去了偏殿。
昭成帝离开后半个时辰,楚南瑾跨进了门。
他本该在东宫静养,玉和殿这边递来了消息,说永乐公主苏醒,情况却不容乐观,他实在放心不下,便放下公文赶来。
沈院判和姜念兰对峙许久,早已累得满头大汗,愁容满面,瞧见楚南瑾,忍不住吐了一句苦水,“公主不愧是陛下的女儿,这倔劲,下官是无计可施了啊!”
瞧见沈院判一身濡湿,楚南瑾流露同情,轻声道:“孤来吧。”
掌心被烫出几个红水泡,沈院判便用布垫着碗底,闻言,手一缩,布从碗底滑落,被烫得呲牙咧嘴,却没忘了说,
“殿下不可,公主现下易惊得很,恐怕已经不记得您了,方才圣驾驾临,公主都没给圣上面子,污了满身,下官衣裳已湿,也不在乎这一点,还是让下官来吧……”
沈院判没劝住昭成帝,也劝不住楚南瑾。
楚南瑾接过药碗,踱步朝着床榻走去。
这几日他居于东宫养病,有关她的消息都是从宫人口中得知,知晓她落了遗症,知晓她似昭成帝癫症发作般敏感,却从未想过,她的遗症会将他忘了。
楚南瑾望进她的眼底,她看他的眼神,除了陌生、恐惧,再不掺杂其他,他越靠近,她就同对待其他人一样,越往床角缩去。
楚南瑾面上浮现痛色,沉吟片刻,复又挂上温和的笑容,将药碗搁置梨花木床柜旁,在榻沿坐下,朝她伸出手,温声道:“念兰。”
姜念兰微微愣住。
一进一退之间,鬓角垂发遮住了眼帘,她却并不拨开,而是透过发间缝隙,将一双乌黑晶莹的眸子探了过去,带着十足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