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胖子想了想又安排道:“给他们点干粮和水,再去个人,把马车处理了。”
冯老爷这一等,就在藏兵洞等到了入夜。这个过程中,朝会五义士先后来到了藏兵洞,几位老爷以另一个方式重新见面了。
天黑后不久,东便门开了一道缝隙,一行人偷偷溜了出去。在外边的城廓,已经准备好的车马,会连夜将客人转移去天津。
站在城头,用红外望远镜看着马车离去的刘旺,回到了藏兵洞。
此刻的他,已经不再穿着巡丁服饰,而是换了一身打着补丁的苦力装。
面对周围一群同样换了衣服的手下,刘旺布置起了最后的任务:“最后一批人也送走了,现在京城我的级别最高。我现在下令,所有人按照三号预案,开始潜伏。”
“是。”
“注意,接下来的日子,你们要保持贫农身份……三代贫农那种。潜伏期间注意周围环境,就都窝在贫民区,不要往富贵人家凑。”
“是。”
“最后的日子到了,挺过去咱们就要功成,诸位努力!”
“刘队长保重!”
“全体分散撤退。”
安排完这一组即将潜伏的行动队员后,刘旺随即又赶到了宫城外的安全屋……这里已经有另一组待命的队员在等他了。
至于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来皇城……绝密任务,不便透露。
……
长夜终归远去。
京城里的百姓,并不知道夜中发生了什么。大家在睡梦中,等到了第二天的黎明。
今天,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日,在这个位面,大明帝国迎来了最后的结局。
清晨,快马而来的军报带来了最新消息:李逆已至涿州。
京城当即关闭九门,阖城戒严。
午后,快马而来的军报带来了最新消息:李贼已至房山。
傍晚,快马而来的军报带来了最新消息:李闯王已至丰台。
这个时候,站在城头的守军,已经能看到奔驰而来的敌骑了。
而就在入夜前,士气高昂的闯军,开始尝试以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守军随即或逃或降。
随后,和历史上相似的一幕出现了:兵部尚书张缙彦把守的正阳门,太监王相尧把守的宣武门,相继开城。
已经开始占据京城外城的闯军,连夜和一些守军发生了冲突。及至后半夜,城中已起了火头,火光映天。
站在寝宫前,望着天空中明亮的红色光芒,时年二十五岁的崇祯皇帝,情知大事不妙,心情极度沮丧。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皇帝便于宫中彻夜饮酒,并言道:“苦我民尔。”
见皇帝意志消沉,太监张殷上前劝皇帝投降,却被一剑刺死。
就这样,预示着大明王朝覆灭的十月二十日,以李自成开始占据京师外城而告终。
又是一个黎明。
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一日,晨。
皇帝照常上了早朝。他身穿十二团龙明黄龙袍,端坐在皇极殿前的龙椅上,静静等待着帝国的臣子们前来议事。
皇帝的身边,今天人格外少。除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外,只剩余了一群低品级的小太监。其余宫中大铛,踪迹全无。
不久后,上朝的臣子终于来了。
只见空荡荡广场上,一个孤零零的身影,穿着全套大明朝服,沿着往常群臣上朝的路线,缓缓来到丹陛前,下跪行礼:“臣卜大醒,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
望着唯一来捧场的臣子,皇帝终于破防了:“煌煌大明,却唯你我君臣二人。”
推开案几,神色已然有些癫狂的皇帝,大步来到殿前,扬臂推锥,亲手敲响了景阳钟,召集百官。
悠远的钟声随之荡漾开来,传遍了京城的每个角落,久久未曾停歇。
可是,任崇祯如何奋力敲钟,许久时间过去,空旷的殿前,依旧只有卜大醒孤零零一个臣子矗立在原地。
“亡了,终究是亡了!”
貌似癫狂的崇祯皇帝,仰天大笑,复又悲哭三声。随即,他拔出腰间平时并不佩戴的宝剑,大步向后宫赶去。
一众太监急忙跟上。
到了这个时候,社稷将覆,乾坤倒转,早已准备好殉国的卜大醒,也就不再遵循什么宫中礼仪了。于是他一个外臣也匆匆跟在了皇帝身后。
就这样,一行人径直入了后宫。不一刻,皇帝当先踏进了坤宁宫内殿。
内殿中,早有预感的周皇后,已经穿着皇后正装,和往日得宠的田贵妃、袁贵妃一起,静静坐在座椅上,等待着皇帝的来临。
在皇后面前站着的,还有三个少年人:太子、永王和定王。
原本面露狰狞的皇帝,见到这一幕后,面色不由得缓和了下来。他缓缓走到太子朱慈烺面前,摸了摸太子头顶,然后下令,命太监将三子带去后殿,找些贫民衣物,换装后,将他们送去各自的外戚家中。
安排完这些,皇帝开始履行下一道程序:为避免被反贼凌辱,他要求皇后自杀。
早有准备的周皇后,先是与三子诀别,复又在皇帝面前下跪,行了最后的夫妻大礼:“妾随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
说完,周皇后平静地去了后殿,上吊自尽。
冯老爷这一等,就在藏兵洞等到了入夜。这个过程中,朝会五义士先后来到了藏兵洞,几位老爷以另一个方式重新见面了。
天黑后不久,东便门开了一道缝隙,一行人偷偷溜了出去。在外边的城廓,已经准备好的车马,会连夜将客人转移去天津。
站在城头,用红外望远镜看着马车离去的刘旺,回到了藏兵洞。
此刻的他,已经不再穿着巡丁服饰,而是换了一身打着补丁的苦力装。
面对周围一群同样换了衣服的手下,刘旺布置起了最后的任务:“最后一批人也送走了,现在京城我的级别最高。我现在下令,所有人按照三号预案,开始潜伏。”
“是。”
“注意,接下来的日子,你们要保持贫农身份……三代贫农那种。潜伏期间注意周围环境,就都窝在贫民区,不要往富贵人家凑。”
“是。”
“最后的日子到了,挺过去咱们就要功成,诸位努力!”
“刘队长保重!”
“全体分散撤退。”
安排完这一组即将潜伏的行动队员后,刘旺随即又赶到了宫城外的安全屋……这里已经有另一组待命的队员在等他了。
至于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来皇城……绝密任务,不便透露。
……
长夜终归远去。
京城里的百姓,并不知道夜中发生了什么。大家在睡梦中,等到了第二天的黎明。
今天,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日,在这个位面,大明帝国迎来了最后的结局。
清晨,快马而来的军报带来了最新消息:李逆已至涿州。
京城当即关闭九门,阖城戒严。
午后,快马而来的军报带来了最新消息:李贼已至房山。
傍晚,快马而来的军报带来了最新消息:李闯王已至丰台。
这个时候,站在城头的守军,已经能看到奔驰而来的敌骑了。
而就在入夜前,士气高昂的闯军,开始尝试以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守军随即或逃或降。
随后,和历史上相似的一幕出现了:兵部尚书张缙彦把守的正阳门,太监王相尧把守的宣武门,相继开城。
已经开始占据京城外城的闯军,连夜和一些守军发生了冲突。及至后半夜,城中已起了火头,火光映天。
站在寝宫前,望着天空中明亮的红色光芒,时年二十五岁的崇祯皇帝,情知大事不妙,心情极度沮丧。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皇帝便于宫中彻夜饮酒,并言道:“苦我民尔。”
见皇帝意志消沉,太监张殷上前劝皇帝投降,却被一剑刺死。
就这样,预示着大明王朝覆灭的十月二十日,以李自成开始占据京师外城而告终。
又是一个黎明。
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一日,晨。
皇帝照常上了早朝。他身穿十二团龙明黄龙袍,端坐在皇极殿前的龙椅上,静静等待着帝国的臣子们前来议事。
皇帝的身边,今天人格外少。除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外,只剩余了一群低品级的小太监。其余宫中大铛,踪迹全无。
不久后,上朝的臣子终于来了。
只见空荡荡广场上,一个孤零零的身影,穿着全套大明朝服,沿着往常群臣上朝的路线,缓缓来到丹陛前,下跪行礼:“臣卜大醒,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
望着唯一来捧场的臣子,皇帝终于破防了:“煌煌大明,却唯你我君臣二人。”
推开案几,神色已然有些癫狂的皇帝,大步来到殿前,扬臂推锥,亲手敲响了景阳钟,召集百官。
悠远的钟声随之荡漾开来,传遍了京城的每个角落,久久未曾停歇。
可是,任崇祯如何奋力敲钟,许久时间过去,空旷的殿前,依旧只有卜大醒孤零零一个臣子矗立在原地。
“亡了,终究是亡了!”
貌似癫狂的崇祯皇帝,仰天大笑,复又悲哭三声。随即,他拔出腰间平时并不佩戴的宝剑,大步向后宫赶去。
一众太监急忙跟上。
到了这个时候,社稷将覆,乾坤倒转,早已准备好殉国的卜大醒,也就不再遵循什么宫中礼仪了。于是他一个外臣也匆匆跟在了皇帝身后。
就这样,一行人径直入了后宫。不一刻,皇帝当先踏进了坤宁宫内殿。
内殿中,早有预感的周皇后,已经穿着皇后正装,和往日得宠的田贵妃、袁贵妃一起,静静坐在座椅上,等待着皇帝的来临。
在皇后面前站着的,还有三个少年人:太子、永王和定王。
原本面露狰狞的皇帝,见到这一幕后,面色不由得缓和了下来。他缓缓走到太子朱慈烺面前,摸了摸太子头顶,然后下令,命太监将三子带去后殿,找些贫民衣物,换装后,将他们送去各自的外戚家中。
安排完这些,皇帝开始履行下一道程序:为避免被反贼凌辱,他要求皇后自杀。
早有准备的周皇后,先是与三子诀别,复又在皇帝面前下跪,行了最后的夫妻大礼:“妾随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
说完,周皇后平静地去了后殿,上吊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