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拨开他的手,黏糊糊地说他困。
    二郎一手搂着他一手打开折扇轻轻地扇。
    虞世南看到扇面上的字和画,很是意外:“这是,高明父亲送你的?”
    杜如晦慢慢转过头,睁大不甚明亮的眼睛:“做的。”
    二郎点头:“以前做的。”
    早年二郎“逃”回清河村,除了一些金银和贴身衣物,别的都没带。这几年去接高明和青雀时有时间就会拐去他在长安的家拿一点,有时是几身衣物,有时是早年闲着无事做的小东西。如今这些东西都堆在他和喜儿房中。
    沈伊人和钟子孟和小薇很少进去,有为大了也不再往他舅屋里钻,所以除了喜儿没人知道他屋里单单笔墨砚台就有一小箱。
    二郎有想过拿出来给有为和金宝用。哪怕喜儿不懂墨和砚也知道二郎的那些东西是精品,给他俩练字纯属浪费。不如过几年有为到长安时再给他——世人多肤浅,先敬罗衣后敬人。
    虞世南:“多少年前做的了?还留着呢?”
    二郎挑眉:“我不如您家大业大视黄金如粪土。”
    虞世南转向杜如晦:“克明,你一痊愈我们就走。这个地方以后请我来我都不来。”
    第104章 二郎掉马
    杜如晦笑着微微点头说一声“好”。
    二郎送虞世南一记白眼。
    虞世南忍不住数落他, 亏他是在高明家长大的,还不如高明懂礼数知进退。
    高明不禁惊叫:“你俩吵你们的,扯上我干嘛?”
    “大兄, 可以小点声嘛?”稚奴睁开眼问,“梦里都能听到你说话。”。
    高明的呼吸停顿一下,指着他说:“再阴阳怪气, 我不打你我跟叔姓沈!”
    小团子奶声奶气道:“就你声音大,你还有理啦?”
    高明:“我没理也敢打你。想不想试试?”
    稚奴往他叔怀里挤。二郎被他没轻没重撞的胸口疼:“不困下来。”
    稚奴慌忙攥住他的衣襟:“睡啦。”闭眼躺好。
    二郎怀里仿佛有个小火炉。看着稚奴睡着, 二郎就把他放有为身边。高明等人见状不由得低声说话,端的怕吵醒猴孩子。
    三伏天再热也有过完的一天。七月中旬,中午依然炎热, 太阳能把人烤出油, 但早晚凉爽,卯时左右和下午酉时前后明显不如以前燥热。
    杜如晦的身体依然很虚弱,不能吃米饭馒头。面絮汤中的面絮稍大块他也不能吃, 恰好钟家最不缺鸡蛋,沈伊人就给他做鸡蛋汤鸡蛋羹。
    杜如晦每多吃一口, 虞世南都激动不已。喜儿见状一度想把缸里的水全换成玉佛空间水。不过喜儿只是想想,人心难测,她不能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随着天气转凉, 高明和两个弟弟也该回去了。稚奴不巧听到“回京”二字,二郎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 晚上也要跟二郎睡。
    二郎假装不知道小孩不想回家,出发前一天他进城租一辆马车,载上有为和金宝。高明和青雀登上长孙无忌的车。
    起初帝后打算令禁卫来接几个嫡子。夫妻二人聊到杜如晦, 天子担心他,改令长孙无忌亲自跑一趟。
    杜如晦离京时出气多进气少, 如今虽不能久坐,甚至出来走两步都得一手拄拐,一手借着虞世南的手臂,可明显比以前好多了。
    长孙无忌替天子高兴,也有心思逗小外甥:“稚奴,我们都走你不走你跟谁玩儿?”
    稚奴指着喜儿:“婶婶啊。”
    喜儿:“正好帮我照顾小娃娃。”
    “小娃娃呢?”稚奴不懂“生孩子”,认为喜儿骗他。
    喜儿胡扯:“还没到。”
    稚奴:“小娃娃好玩吗?”
    村里每年都有孩子出生。天气炎热,孩子一出月子就被抱出来。稚奴见过几次。喜儿就说跟他见到的那些小孩一样。
    那几个一周岁左右的小孩不是哭闹就是叫长辈抱,听不懂人话,稚奴很讨厌他们。听到这话稚奴吓得张开手臂要抱抱。
    长孙无忌把他抱车上,他指着二郎的车要叔叔。长孙无忌把他递到二郎怀里:“给他当儿子吧。”
    三岁小孩不懂事,想也没想就说:“好啊。”
    长孙无忌噎住,瞪一眼外甥。
    稚奴跟兄长和长辈们学会了翻白眼,送他舅一记白眼,抱着二郎的脖子撒娇:“叔叔,叔叔,你是我最喜欢的叔叔。”
    二郎失笑:“进去坐好。”
    “叔叔呢?”
    二郎:“我赶车。”
    稚奴抱着他的手臂:“我可以帮叔叔赶车啊。”
    小孩子不见棺材不落泪。二郎由着他。马车跑起来,风吹的头疼,尘土飞扬眯眼睛,一盏茶左右,稚奴受不了,直呼困了,找有为哥哥和金宝侄儿睡觉。
    金宝不禁提醒:“我也是哥哥。我们说好的,各论各的。”
    “你是侄儿!你和哥哥说好的,不是和我说好的。”稚奴理直气壮,二郎头疼,“稚奴,不困啊?”
    车厢里安静下来。
    几个少年走后,钟家也变得异常安静。虞世南天天指点几个少年练字,二郎忙的时候他还得给几个少年讲文章讲兵法,村里孩子也会跟着听,他觉着累。人都走了他又觉着日子无趣,问钟子孟有没有棋,他和杜如晦杀两盘。
    钟子孟差点被口水呛着:“下棋?下棋不耗神?”
    虞世南懊恼:“上了年纪脑子不好使,忘了。克明,你得静养,静养。”
    钟子孟看出老先生闲的难受,就问他想不想钓鱼。
    虞世南不好把杜如晦一人扔在屋里,杜如晦笑了笑,让他尽管去。虞世南犹豫道:“我去去就回?”
    钟子孟把鱼竿和板车以及草帽翻出来,鱼竿给虞世南,草帽给杜如晦戴上,叫女婿推着杜如晦去河边,他去粪坑和墙边找蚯蚓。
    小薇快生了离不开人,钟子孟把蚯蚓和躺椅交给喜儿,喜儿和陈冬日一左一右陪老人和病人。
    虞世南还是不相信二郎和钟子孟那番说辞——喜儿乃有福之人,经她手的东西都自带福气。虞世南和杜如晦一直认为喜儿只是大智若愚。趁着钟家人精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虞世南问喜儿的果子怎么种的,鸡鸭鹅怎么样的,为什么果子那么好吃,肉那么香。
    喜儿两眼一睁,不假思索:“就是那么种的,那么养的啊。”
    虞世南张了张口,改问二郎怎么好起来的。
    喜儿:“多喝水多吃饭。”
    虞世南呼吸停顿一下,转向另一边的杜如晦,你信吗。
    杜如晦不信也不行。钟家并没有奇怪之处,甚至不信道也不信佛。这些天只有热得难受,或阴雨连绵的时候,他才能听到钟家人临时抱佛脚。
    虞世南始终认为“福气”过于虚无缥缈,钟家一定有能叫人延年益寿的东西。可他这些天连二郎房中和后面小薇家都去过,他还撺掇过稚奴“找东西”,结果一无所获。
    虞世南也不想这么干,他只是不想替杜如晦收尸。杜如晦跟着陛下南征北战忙了那么多年,没过几年好日子就病得起不来,想想都替杜如晦可惜。
    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将军有几个这几年先后离世,秦叔宝身体也不好,偏偏太上皇身体康健,虞世南担心杜如晦和他先后离世后,他日太上皇闲着没事折腾陛下,陛下无人可用。
    陈冬日有过跟虞世南一样的怀疑,然而小薇天天跟她舅母在一起都没看到奇怪的景象或物品,说明喜儿确实是有福之人:“老先生,你怎么就不信呢?”
    喜儿:“外甥女婿有所不知,长安人心眼多,吃个鸡蛋都怀疑里头有没有骨头。”
    杜如晦失笑。
    虞世南气得怒瞪喜儿:“我是你相公的师傅!”
    喜儿:“我相公只有一个师傅,就是把他养大的兄长,高明、青雀和稚奴的父亲。”
    “你你——你傻,我不跟你说。”
    喜儿睁大眼睛一脸天真:“那你还问我二郎的病怎么好的?”
    虞世南想说,二郎不是中毒吗。瞥到陈冬日,老人精把话咽回去:“我闲得慌,不行?”
    “你高兴就好。”
    虞世南噎的有口难言,“克明,咱俩换换。”
    杜如晦哭笑不得,他真是越老越像小孩,没比稚奴大几岁:“怎么换啊?”
    虞世南席地而坐,杜如晦不能久坐,此刻是躺着的。虞世南看了看杜如晦,叫陈冬日往旁边移,他挤到两人中间。
    喜儿白了一一眼虞世南:“年龄越大越小心眼。”
    “你说什么?”小心眼没听清。
    喜儿:“只长岁数不长心胸。”
    虞世南指着她,咬了咬牙:“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古人诚不欺吾!”
    喜儿点头:“是啊。我是女子,你是小人。”
    “你你你——”虞世南张口结舌,“你说是就是吧。”
    学我?喜儿转向他那边。杜如晦真担心这一老一小打起来:“喜儿,咬钩了。”
    喜儿手里也有个鱼竿,闻言本能转向河面,看到鱼线动一下,慌忙甩起来。鱼钩上空无一物,喜儿可惜手慢了。
    喜儿瞪一眼虞世南,都是他害的。
    老头确定自己说不过她,以免自己死在杜如晦前面,索性假装没看见。
    鱼不值钱村民依然在稻田里养鱼,晒成鱼干或做成糟鱼留着冬天卖,亦或者自家吃。这就导致村里人不稀罕河里的鱼。
    大半个时辰过去,天热起来,喜儿和虞世南钓了六条一两斤重的大鱼,六七条小的。喜儿把小的扔稻田里,大的一分为二,一半做汤煮面,一半红烧。
    杜如晦喝一碗浓浓的鱼汤浑身舒畅。
    虞世南本不稀罕鱼汤,但喜儿用鱼汤煮面,老人家头回吃到有着浓浓的鱼味却不见鱼的汤面,味道也极好,以至于他吃两大碗打饱嗝,放下碗筷就犯困。
    中午热睡不着,虞世南就到室内一边为他和杜如晦打扇子,一边感慨喜儿会吃。
    杜如晦以前喝鸡汤喝果汁都尝不出味,今儿却能闻到鲜味,他不禁点头:“是这样。二郎该到长安了吧?”
    “三公子太小,不能走太快,得酉时左右。”
    看到长安城,二郎犯难,有为和金宝怎么办。进城前二郎停车,问几个小的要不要找个地方小解。稚奴嚷嚷他要,二郎就叫金宝和有为领他去。
    他俩拉着稚奴走远,二郎移到长孙无忌马车旁问他和高明以及青雀,叫有为和金宝去谁家。

章节目录

家中有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官网只为原作者元月月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元月月半并收藏家中有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