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年后
朱小月提着一个篮子刚走进店里,就见顾三娘低头绣着鞋样儿,她三步并做两步上前,一把夺走顾三娘手里的东西,轻声斥道:“你身子本就病歪歪的,再不保重自己,我可要请沈举人和婆婆来治你了。”
顾三娘瞅了她一眼,说道:“你只会拿他们两人来吓唬我了。”
三年前,她身中剧毒,本来人都已经踏进鬼门关了,沈拙不肯死心,带着她去寻他师傅谢柏,幸得老天垂怜,竟把顾三娘救活了,只是鹤顶红毒性太强,沈拙和顾三娘夫妇二人在山中一呆就是三年,这期间,他俩音讯全无,蒋家陆续派了许多人外出寻找,全都没有找到他的下落,众人只当沈拙深受打击,心灰意冷之下避世了,谁知就在一个月前,沈拙和顾三娘回到郦县。
顾三娘生了一场大病,身子自是不比从前,略微多走几步路,就会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她和沈拙回来了,秦大娘不免又惊又喜,先前她们接到来信,只当顾三娘走了,谁知她人竟然还活着。
这些年,珑琇庄的买卖一直是朱小月在打理,秦家都是忠厚老实的人,顾三娘刚回到家,朱小月就要把铺子交还给她,顾三娘自知身子虚弱,哪里还有精力管着铺子里的生意,是以这间铺子就仍旧交给朱小月。
沈拙和顾三娘到了郦县之后,第一件事是写信回京,他们离家三年,心里牵挂几个孩子,此番归来,也期盼着能一家尽早团聚,第二件事,沈拙在县里置了一处三进的宅子,宅子离着秦家不远,他为了照料顾三娘的身子,悉心钻研医理,隐约已成半个神医,这回在郦县买地置产,是打算后半生和顾三娘就在这里安家,至于原先那些宏伟志向,只要顾三娘平平安安,其余的他甚么都不要。
多年没有正经做活,顾三娘一手针线手艺早就荒废了,不过平常的针织缝补还是绰绰有余,今日日头好,她在家里歇了半日,就过来帮着朱小月看店,只因手里闲不住,就动手绣起一副鞋面来了,还没绣完,朱小月便回来了。
朱小月掀开篮子搭的布巾,露出里面一窝夜猫儿幼崽,她说:“我在路上遇到小红,她叫我把这篮子夜猫儿幼崽带给你,这是她特地叫他男儿下乡收来的,炖着吃最是滋阴补气。”
莫小红和顾三娘当年在绣庄一起做绣娘,嫁人后她就辞了工,家里的男人空闲时专在四里八乡收些皮子野物拿到镇上贩买,她得知顾三娘身子不好,便叫她男人掏了这窝幼崽送给顾三娘补身子。
顾三娘收下来,又道:“难为她费心了,下次看到她,一定得好好谢她。”
这几年,她和沈拙住在山上,刚去的头一年,她一直昏睡不醒,跟个活死人似的,就连沈拙的恩师谢柏也说她或许终生不会苏醒,可是沈拙不放弃,用了无数办法,最终把顾三娘医治好了,只不过她这身子也算是彻底败坏了,几个月前,沈拙说要带她下山沾沾烟火气,顾三娘见到了往常相熟的人,心情似乎确实松散多了。
两个妇人闲话几句,就见沈拙迎面走进店里,他看到顾三娘,冲着她微微一笑,说道:“起风了,我来接你回去。”
朱小月一笑,说道:“她出来这么大半日,我猜你也该寻过来了。”
顾三娘抬头望了沈拙一眼,又跟朱小月打了一声招呼,便随着沈拙一起出门。
顾三娘走得慢,沈拙扶着她的手,也慢慢陪她踱着步子,街上的左邻右舍看到他俩,不时搭几句话,有些热心肠的,还会送上一把白菜两根萝卜,待到他们二人回到家里,手里已提了若干蔬果。
沈拙买的这处三进宅院不大不小,靠前的两间屋子打通了,这些日他请了木匠正在打桌椅板凳,邻居看他这架势,试探着问他是不是又要开馆授课,沈拙当时只笑不语,没过几日,四处就开始传言沈拙又要收学生了,这两日,镇上有人看到他,时不时就要打听打听消息。
几年前,沈拙送了学馆,有些家境一般的孩子,就无处读书了,现今他又要收学生,不少人家心里又盘算起来,毕竟沈拙为人厚道,束脩银子收得不多,只要是过得下去的家里,都乐意让孩子多认几个字。
两人回到家里,顾三娘先进到沈拙教书的课堂里看了一遍,桌椅板凳昨日就全部打好了,如今整整齐齐的排着,顾三娘满意的看了几眼,又指着窗户说道:“窗户纸要重新换了,要不然等到日头不好的时候,读书写字很是费眼。”
“知道,过两日就换。”沈拙扶着她回到里屋,走了这大半日,他生怕顾三娘累着,顾三娘坐下后,沈拙又取来熬好的汤药,还贴心的拿出一小碟蜜饯。
顾三娘喝了两口药,她望着窗外,嘴里说道:“你说孩子们甚么时候能到呢。”
沈拙算了一算日子,说道:“要是路上顺利的话,这两日就该到了。”
想起家里几个孩子,顾三娘微微有些失神,她和沈拙走了三年,又没个只言片语传回去,也不知道孩子们过得好不好呢。
沈拙见她垂头不语,已是猜出她的心思,他道:“有吉昌公主照顾,你就别担心他们了。”
“话是这么说,哪能当真不惦记,我们走的时候,虎哥儿刚刚只有几个月大,到时见了,想来都不认得我们罢。”说到这里,顾三娘眼圈儿一红,便要落下眼泪,沈拙见此,连忙将她抱进怀里,又轻声劝道:“你莫要庸人自扰,只要你一切都好,还怕咱们一家人不能团聚么。”
沈拙最不愿回想三年前之事,每每夜里他被噩梦惊醒,摸到枕边人温热的身子,总是禁不住一阵心悸,顾三娘能活下来,他别无所求。
两人静静的靠在一起,也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忽然响起敲门的声音,顾三娘坐起身,疑惑的说道:“这个时候,是谁过来了?”
沈拙把药碗推到她面前,又道:“你趁热把药喝了,我去看看。”
顾三娘伸长脖子朝外看了几眼,像是心有所感似的,她终是忍不住,走到屋外,刚走进院子里,顾三娘就听到孩子说话的声音,接着,就见两个孩子出现在她面前。
“叶子,御哥儿!”顾三娘看到他俩,先是一楞,随后小叶子抢先冲过来,一把抱住顾三娘,张嘴大哭:“娘,我们可算是见着你了。”
顾三娘一时还不敢相信,刚才还念叨着孩子们,这孩子们就来了,御哥儿走上前,他眼眶含泪,朝着顾三娘行了一礼,喊道:“娘!”
御哥儿的个头儿窜得比小叶子还高,也比小叶子稳重多了,顾三娘拉着他的手,细细的打量着他,流泪说道:“长高了,也懂事了。”
落在最后面的是沈拙,他怀里抱着一个小哥儿,顾三娘只望了一眼,就认出那是她的虎哥儿。
虎哥儿望着顾三娘,他奶声奶气的喊道:“娘。”
他们走时,虎哥儿连话都不会说,自然不认得沈拙和顾三娘,这一路,小叶子和御哥儿一遍一遍的教导,让他看到爹娘要喊人,虎哥儿记在心里,是以看到顾三娘,这声娘便叫出来了。
顾三娘心口一痛,眼泪像决了堤似的,沈拙生怕她哭出个好歹,连忙带着她和孩子们进屋坐下,一家人再慢慢叙话。
进了里间,大人和孩子哭成一团,沈拙忙着安慰顾三娘,足足过了大半晌,她这眼泪才算是停了下来。
这时,只待沈拙和顾三娘坐下,小叶子领着两个弟弟,恭恭敬敬的跪下来,给他们两人磕了三个响头。
“娘,你和爹终于回家了。”当日沈拙不听劝,坚持要把顾三娘带走,这些年,蒋府多次派人去找,也没寻到踪迹,谁知就在不久前,家里接到来信,说是他爹和他娘身在郦县,小叶子和御哥儿带着虎哥儿,急匆匆就赶来了。
顾三娘看着地上跪着的三个孩子,心里又是欢喜又是自责,她扶着孩子们起身,说道:“是娘不好,你们受苦了。”
母子几人搂在一起又是一阵落泪,如此又过了半日,沈拙招来万福问话,那万福进屋,先磕了一个头,说起一路的经过,除了在方县遇到大雨耽搁一日,路上他们走的还算顺遂。
顾三娘问万福:“府里的家人都还好么?”
万福垂手回道:“都很好,府里接到大爷和奶奶的家书,公主本来要亲自送哥儿姐儿来郦县,恰巧这时查出怀了身孕,于是便打发小的过来。”
听说吉昌公主有孕,顾三娘很替她高兴,她说道:“那是应当要好生养着,家里别的人呢,锦三奶奶养下孩子没有,柳五婆身子可还结实?”
万福又道:“锦三奶奶今年春上添了一个姐儿,锦三爷十分喜爱,柳五婆年龄大了,身子不如从前,原本她也要跟来,公主得知后劝住了,说是路途遥远,怕她老人家经不住颠簸。”
顾三娘听说家人都很好,满心都是欣喜,正在他们说话时,外面又响起敲门声。
☆、第145章
万福机灵,连忙跑去开门,不到片刻,就听他高声喊道:“大爷,大奶奶,家里来远客了。”
沈拙和顾三娘互视一眼,也不知来的客人是谁,她起身走到屋外,就见一个身穿素色袍子的妇人扶着丫鬟的手进来了,那妇人刚看到顾三娘,便颤颤巍巍的喊了一声:“三妹。”
顾三娘定眼一看,来的妇人却是她二姐,她刚停下的眼泪又开始哗哗往下流。
当年,桐城刺史薛永洲在沈拙的规劝下,站在了太子一方,待到太子登宝,薛永洲自是领功受赏,不久,他带着阖家赶赴新任,只是没过半年,薛永洲就因病去世,顾二娘因着没生下儿子,又和蒋家是姻情关系,薛家的主母倒也不曾苛待她。
只说顾二娘当日以为妹妹死了,每回想起就会流泪,前些日子,她意外得知妹妹没死,于是和薛家的家主商量,说要来探望妹妹,那薛家在桐城也有祖业,虽说孀居的妇人不好随意在外走动,不过顾二娘一向本份,薛家的家主也便点头应允了。
姐妹二人生离死别,总算相见,不禁抱头痛哭,一旁的沈拙顾及着顾三娘的身子,劝道:“三娘,外头风大,不如和二姐一道进屋坐下说话。”
顾二娘这才记起妹妹身子不好,她连忙擦了眼泪,和顾三娘一同进到屋里。
只因顾氏姐妹相聚,沈拙一个大男人不好待在里间,便领着御哥儿挪到书房,屋内只留她们二人说些体己话。
这边屋里,顾三娘和顾二娘坐到炕上,姐妹俩手拉着手,彼此望着对方,又是一阵落泪,说到伤心处,更是痛哭不止,一时,顾二娘贴身的嬷嬷来劝了半日,顾二娘便试泪说道:“我们姐妹能团聚,原该高高兴兴才是,可别再哭哭啼啼的了。”
小叶子早已打来热水,顾二娘看到她,伸手搂住她,又扭头对顾三娘说道:“五年前在桐城看到这丫头,她还只到我的肩膀,如今比我还高了。”
小叶子拧了一块手帕给顾二娘净面,又道:“姨妈,那时是我不好,偷听了你和嬷嬷说话,又跑去告诉我娘,你大人有大量,千万别生我的气。”
提起过去的往事,顾二娘心里有些唏嘘,她说道:“姨妈怎会生你的气,你娘是个倔性子,就算没你报信,任凭我把她关在哪里,她都能想法子逃走的。”
顾三娘难为情的笑了笑,又叫来御哥儿和虎哥儿给她二姐磕头,小叶子和御哥儿都是先前见过的,只有虎哥儿是头一回见面,他又生得团子一般,顾二娘见了心生喜爱,叫丫鬟送了见面礼,又抱在怀里好一番爱抚。
说了半日话,顾三娘看见她姐姐随身带着服侍的丫鬟婆子,一应的笼箱包袱也带着,便说道:“二姐,你可曾有地方安顿?要不就住在我家里罢,我这宅子有几间空房,家人仆妇都能住得下。”
顾二娘摇着头,她说:“有妹夫在,我住在这里到底不大方便,你放心,我来之前,家里已先打发下人在镇上寻了一处院子,离着你家不远,走几步路就到了,我刚到,一心想早些见你,故此没来得及回去安置。”
顾三娘听说她有住的地方,也便没有多劝,那顾二娘又叫仆妇们把行李等物送回家,只叫贴身的嬷嬷留下伺候,不一时,秦大娘和朱小月听说孩子们到了,她家里又来了客人,特意过来帮厨。
沈拙看到家里这么多人,心想着要买两个下人,之前只有他和顾三娘,日常起居都是他来打点,现下孩子们回来了,请个婆子照看,能省不少事情。
谁知一顿饭还没做好,万福再来回话,他说道:“大奶奶,又来客人了。”
“这真是赶巧,竟都碰到一天来了。”顾三娘笑了起来,她又问:“来得甚么人,是谁找的?”
万福回道:“来了两个人,一个是京里的东方侯爷,另一个却不认识。”
顾三娘深知东方检是沈拙的好友,便叫他速去请沈拙见客,此时,书房里的沈拙已走出来,他问了万福两句,便和他一同来到前院。
他走到门口,立时看到东方检,只见到他身边站的人时,沈拙不禁有些惊讶,这来的人竟然是当今皇上赵津。
沈拙单看他们的衣着打扮,就猜到他们是微服出访,于是朝着他们拱了拱手,说道:“来了贵客,有失远迎。”
东方检和他是多年的故友,他上前重重的拍了拍沈拙的肩头,笑道:“快收起这些虚礼,这很不像你!”
沈拙撩起眼皮看了他一记,东方检便收起笑声,不好意思的摸着鼻子说道:“我和赵公子外出游玩,经过郦县,就过来看看你们。”
沈拙甚么话也没说,只对皇上说道:“赵公子,里面请。”
皇上微微颔首,随着沈拙走进宅子里,一走进大门,他不时四处打量,待走到里面,顾三娘正好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迎接,当她看到皇上时,免不了楞住,当年在京城,皇上还是太子,她与他曾有过数面之缘,他乃是一国之君,再者京城和郦县相隔甚远,这回他特地过来,恐怕是专程来找沈拙的。
顾三娘很快回过神来,她并未多话,只朝着他们行了一个福礼,皇上也点头示意,倒是东方检,他还了顾三娘一礼,问道:“小嫂,你身子可好些了?”
“托福,这些年有阿拙照料,已经恢复了许多。”说完这句话,顾三娘又看了一眼沈拙,沈拙便带领皇上和东方检进到书房,避开屋里的女眷。
为免唬到屋里的二姐,顾三娘并未戳破皇上的身份,随口说是京里来的贵客,那顾二娘哪会想到会和当今皇上同处一屋,只和顾三娘说起这几年的际遇。
再说沈拙这边,皇上走进书房后,随手拿起沈拙压在桌上的一本庄子翻了几页,他笑道:“你竟也看起老庄来了。”
沈拙回以一笑,他说:“闲来无事,随意翻看罢了。”
说话时,万福端来热茶,沈拙刚请他们落座,东方检就率先开口,他问道:“我看小嫂的身子无恙了,你打算何时回京?”
沈拙淡淡回道:“我不准备回去了。”
坐在东首的皇上眉头一挑,他放下手里的茶碗,双眼直视沈拙,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霸气,他说:“你知道朕是不会应允的。”
停顿片刻,皇上又道:“当年朕体谅你和夫人感情深厚,是以并未勉强你,现今你夫人的身子已然痊愈,难不成你真要在这偏远乡下蹉跎一生?”
沈拙对皇上说道:“多谢圣上抬爱,人生有可为之事,亦有不可为之事,草民无悔自己的选择。”
皇上听了此言,脸色一沉,他道:“大丈夫处事,当成就一番事业,你有浑身的才干,只因儿女情长,就要白白自我埋没,这就是你认定的可为之事?”
沈拙不语,他满脸平静,显然是心意已决,东方检眼见气氛僵硬,连忙对沈拙劝道:“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郦县,都无碍你和小嫂厮守,你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呢,皇上有爱才之心,你切莫要辜负他的一片心意才是。”
沈拙摇头,这片市井才是顾三娘更好的归宿,他不忍心让她去过不舒心的日子,当日他差点失去她,也正是经此一事,沈拙这才悔悟过来,他寻求的从来就不是甚么功名利禄。
皇上盯着他问道:“世人都爱贪图安逸,这本来无可厚非,只是你要问问你的本心,你这辈子真的愿意碌碌无为?”
沈拙站起来,他不慌不忙的对皇上施了一礼,说道:“还请圣上成全?”
皇上脸色微恼,他都亲自登门请沈拙回京,他却还是油盐不进,难道当真以为他无人可用么?旁边的东方检心里暗急,皇上已不是当年的太子,沈拙这般一再落他的落面,要是弄僵了,反倒不美。
好在沈拙并非那起不识眼色之人,他语气放缓,又道:“圣上贤明持重,朝中有众位阁老辅佐,外有几位将军看守门户,海晏河清指日可待,如果将来有一日,皇上有用得着草民的地方,草民必不推辞。”
听了他此言,皇上的神色稍微有些缓和,他道:“罢了,再逼下去,朕要落个强人所难的名声了。”
说完这句话,皇上起身便要往外走,沈拙说道:“圣上一路远来,内人已备下薄酒,聊表草民的心意,还请圣上赏脸。”
皇上心中负气,哪里还肯在此停留,他道:“省了,朕可吃不起你的酒。”
三年后
朱小月提着一个篮子刚走进店里,就见顾三娘低头绣着鞋样儿,她三步并做两步上前,一把夺走顾三娘手里的东西,轻声斥道:“你身子本就病歪歪的,再不保重自己,我可要请沈举人和婆婆来治你了。”
顾三娘瞅了她一眼,说道:“你只会拿他们两人来吓唬我了。”
三年前,她身中剧毒,本来人都已经踏进鬼门关了,沈拙不肯死心,带着她去寻他师傅谢柏,幸得老天垂怜,竟把顾三娘救活了,只是鹤顶红毒性太强,沈拙和顾三娘夫妇二人在山中一呆就是三年,这期间,他俩音讯全无,蒋家陆续派了许多人外出寻找,全都没有找到他的下落,众人只当沈拙深受打击,心灰意冷之下避世了,谁知就在一个月前,沈拙和顾三娘回到郦县。
顾三娘生了一场大病,身子自是不比从前,略微多走几步路,就会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她和沈拙回来了,秦大娘不免又惊又喜,先前她们接到来信,只当顾三娘走了,谁知她人竟然还活着。
这些年,珑琇庄的买卖一直是朱小月在打理,秦家都是忠厚老实的人,顾三娘刚回到家,朱小月就要把铺子交还给她,顾三娘自知身子虚弱,哪里还有精力管着铺子里的生意,是以这间铺子就仍旧交给朱小月。
沈拙和顾三娘到了郦县之后,第一件事是写信回京,他们离家三年,心里牵挂几个孩子,此番归来,也期盼着能一家尽早团聚,第二件事,沈拙在县里置了一处三进的宅子,宅子离着秦家不远,他为了照料顾三娘的身子,悉心钻研医理,隐约已成半个神医,这回在郦县买地置产,是打算后半生和顾三娘就在这里安家,至于原先那些宏伟志向,只要顾三娘平平安安,其余的他甚么都不要。
多年没有正经做活,顾三娘一手针线手艺早就荒废了,不过平常的针织缝补还是绰绰有余,今日日头好,她在家里歇了半日,就过来帮着朱小月看店,只因手里闲不住,就动手绣起一副鞋面来了,还没绣完,朱小月便回来了。
朱小月掀开篮子搭的布巾,露出里面一窝夜猫儿幼崽,她说:“我在路上遇到小红,她叫我把这篮子夜猫儿幼崽带给你,这是她特地叫他男儿下乡收来的,炖着吃最是滋阴补气。”
莫小红和顾三娘当年在绣庄一起做绣娘,嫁人后她就辞了工,家里的男人空闲时专在四里八乡收些皮子野物拿到镇上贩买,她得知顾三娘身子不好,便叫她男人掏了这窝幼崽送给顾三娘补身子。
顾三娘收下来,又道:“难为她费心了,下次看到她,一定得好好谢她。”
这几年,她和沈拙住在山上,刚去的头一年,她一直昏睡不醒,跟个活死人似的,就连沈拙的恩师谢柏也说她或许终生不会苏醒,可是沈拙不放弃,用了无数办法,最终把顾三娘医治好了,只不过她这身子也算是彻底败坏了,几个月前,沈拙说要带她下山沾沾烟火气,顾三娘见到了往常相熟的人,心情似乎确实松散多了。
两个妇人闲话几句,就见沈拙迎面走进店里,他看到顾三娘,冲着她微微一笑,说道:“起风了,我来接你回去。”
朱小月一笑,说道:“她出来这么大半日,我猜你也该寻过来了。”
顾三娘抬头望了沈拙一眼,又跟朱小月打了一声招呼,便随着沈拙一起出门。
顾三娘走得慢,沈拙扶着她的手,也慢慢陪她踱着步子,街上的左邻右舍看到他俩,不时搭几句话,有些热心肠的,还会送上一把白菜两根萝卜,待到他们二人回到家里,手里已提了若干蔬果。
沈拙买的这处三进宅院不大不小,靠前的两间屋子打通了,这些日他请了木匠正在打桌椅板凳,邻居看他这架势,试探着问他是不是又要开馆授课,沈拙当时只笑不语,没过几日,四处就开始传言沈拙又要收学生了,这两日,镇上有人看到他,时不时就要打听打听消息。
几年前,沈拙送了学馆,有些家境一般的孩子,就无处读书了,现今他又要收学生,不少人家心里又盘算起来,毕竟沈拙为人厚道,束脩银子收得不多,只要是过得下去的家里,都乐意让孩子多认几个字。
两人回到家里,顾三娘先进到沈拙教书的课堂里看了一遍,桌椅板凳昨日就全部打好了,如今整整齐齐的排着,顾三娘满意的看了几眼,又指着窗户说道:“窗户纸要重新换了,要不然等到日头不好的时候,读书写字很是费眼。”
“知道,过两日就换。”沈拙扶着她回到里屋,走了这大半日,他生怕顾三娘累着,顾三娘坐下后,沈拙又取来熬好的汤药,还贴心的拿出一小碟蜜饯。
顾三娘喝了两口药,她望着窗外,嘴里说道:“你说孩子们甚么时候能到呢。”
沈拙算了一算日子,说道:“要是路上顺利的话,这两日就该到了。”
想起家里几个孩子,顾三娘微微有些失神,她和沈拙走了三年,又没个只言片语传回去,也不知道孩子们过得好不好呢。
沈拙见她垂头不语,已是猜出她的心思,他道:“有吉昌公主照顾,你就别担心他们了。”
“话是这么说,哪能当真不惦记,我们走的时候,虎哥儿刚刚只有几个月大,到时见了,想来都不认得我们罢。”说到这里,顾三娘眼圈儿一红,便要落下眼泪,沈拙见此,连忙将她抱进怀里,又轻声劝道:“你莫要庸人自扰,只要你一切都好,还怕咱们一家人不能团聚么。”
沈拙最不愿回想三年前之事,每每夜里他被噩梦惊醒,摸到枕边人温热的身子,总是禁不住一阵心悸,顾三娘能活下来,他别无所求。
两人静静的靠在一起,也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忽然响起敲门的声音,顾三娘坐起身,疑惑的说道:“这个时候,是谁过来了?”
沈拙把药碗推到她面前,又道:“你趁热把药喝了,我去看看。”
顾三娘伸长脖子朝外看了几眼,像是心有所感似的,她终是忍不住,走到屋外,刚走进院子里,顾三娘就听到孩子说话的声音,接着,就见两个孩子出现在她面前。
“叶子,御哥儿!”顾三娘看到他俩,先是一楞,随后小叶子抢先冲过来,一把抱住顾三娘,张嘴大哭:“娘,我们可算是见着你了。”
顾三娘一时还不敢相信,刚才还念叨着孩子们,这孩子们就来了,御哥儿走上前,他眼眶含泪,朝着顾三娘行了一礼,喊道:“娘!”
御哥儿的个头儿窜得比小叶子还高,也比小叶子稳重多了,顾三娘拉着他的手,细细的打量着他,流泪说道:“长高了,也懂事了。”
落在最后面的是沈拙,他怀里抱着一个小哥儿,顾三娘只望了一眼,就认出那是她的虎哥儿。
虎哥儿望着顾三娘,他奶声奶气的喊道:“娘。”
他们走时,虎哥儿连话都不会说,自然不认得沈拙和顾三娘,这一路,小叶子和御哥儿一遍一遍的教导,让他看到爹娘要喊人,虎哥儿记在心里,是以看到顾三娘,这声娘便叫出来了。
顾三娘心口一痛,眼泪像决了堤似的,沈拙生怕她哭出个好歹,连忙带着她和孩子们进屋坐下,一家人再慢慢叙话。
进了里间,大人和孩子哭成一团,沈拙忙着安慰顾三娘,足足过了大半晌,她这眼泪才算是停了下来。
这时,只待沈拙和顾三娘坐下,小叶子领着两个弟弟,恭恭敬敬的跪下来,给他们两人磕了三个响头。
“娘,你和爹终于回家了。”当日沈拙不听劝,坚持要把顾三娘带走,这些年,蒋府多次派人去找,也没寻到踪迹,谁知就在不久前,家里接到来信,说是他爹和他娘身在郦县,小叶子和御哥儿带着虎哥儿,急匆匆就赶来了。
顾三娘看着地上跪着的三个孩子,心里又是欢喜又是自责,她扶着孩子们起身,说道:“是娘不好,你们受苦了。”
母子几人搂在一起又是一阵落泪,如此又过了半日,沈拙招来万福问话,那万福进屋,先磕了一个头,说起一路的经过,除了在方县遇到大雨耽搁一日,路上他们走的还算顺遂。
顾三娘问万福:“府里的家人都还好么?”
万福垂手回道:“都很好,府里接到大爷和奶奶的家书,公主本来要亲自送哥儿姐儿来郦县,恰巧这时查出怀了身孕,于是便打发小的过来。”
听说吉昌公主有孕,顾三娘很替她高兴,她说道:“那是应当要好生养着,家里别的人呢,锦三奶奶养下孩子没有,柳五婆身子可还结实?”
万福又道:“锦三奶奶今年春上添了一个姐儿,锦三爷十分喜爱,柳五婆年龄大了,身子不如从前,原本她也要跟来,公主得知后劝住了,说是路途遥远,怕她老人家经不住颠簸。”
顾三娘听说家人都很好,满心都是欣喜,正在他们说话时,外面又响起敲门声。
☆、第145章
万福机灵,连忙跑去开门,不到片刻,就听他高声喊道:“大爷,大奶奶,家里来远客了。”
沈拙和顾三娘互视一眼,也不知来的客人是谁,她起身走到屋外,就见一个身穿素色袍子的妇人扶着丫鬟的手进来了,那妇人刚看到顾三娘,便颤颤巍巍的喊了一声:“三妹。”
顾三娘定眼一看,来的妇人却是她二姐,她刚停下的眼泪又开始哗哗往下流。
当年,桐城刺史薛永洲在沈拙的规劝下,站在了太子一方,待到太子登宝,薛永洲自是领功受赏,不久,他带着阖家赶赴新任,只是没过半年,薛永洲就因病去世,顾二娘因着没生下儿子,又和蒋家是姻情关系,薛家的主母倒也不曾苛待她。
只说顾二娘当日以为妹妹死了,每回想起就会流泪,前些日子,她意外得知妹妹没死,于是和薛家的家主商量,说要来探望妹妹,那薛家在桐城也有祖业,虽说孀居的妇人不好随意在外走动,不过顾二娘一向本份,薛家的家主也便点头应允了。
姐妹二人生离死别,总算相见,不禁抱头痛哭,一旁的沈拙顾及着顾三娘的身子,劝道:“三娘,外头风大,不如和二姐一道进屋坐下说话。”
顾二娘这才记起妹妹身子不好,她连忙擦了眼泪,和顾三娘一同进到屋里。
只因顾氏姐妹相聚,沈拙一个大男人不好待在里间,便领着御哥儿挪到书房,屋内只留她们二人说些体己话。
这边屋里,顾三娘和顾二娘坐到炕上,姐妹俩手拉着手,彼此望着对方,又是一阵落泪,说到伤心处,更是痛哭不止,一时,顾二娘贴身的嬷嬷来劝了半日,顾二娘便试泪说道:“我们姐妹能团聚,原该高高兴兴才是,可别再哭哭啼啼的了。”
小叶子早已打来热水,顾二娘看到她,伸手搂住她,又扭头对顾三娘说道:“五年前在桐城看到这丫头,她还只到我的肩膀,如今比我还高了。”
小叶子拧了一块手帕给顾二娘净面,又道:“姨妈,那时是我不好,偷听了你和嬷嬷说话,又跑去告诉我娘,你大人有大量,千万别生我的气。”
提起过去的往事,顾二娘心里有些唏嘘,她说道:“姨妈怎会生你的气,你娘是个倔性子,就算没你报信,任凭我把她关在哪里,她都能想法子逃走的。”
顾三娘难为情的笑了笑,又叫来御哥儿和虎哥儿给她二姐磕头,小叶子和御哥儿都是先前见过的,只有虎哥儿是头一回见面,他又生得团子一般,顾二娘见了心生喜爱,叫丫鬟送了见面礼,又抱在怀里好一番爱抚。
说了半日话,顾三娘看见她姐姐随身带着服侍的丫鬟婆子,一应的笼箱包袱也带着,便说道:“二姐,你可曾有地方安顿?要不就住在我家里罢,我这宅子有几间空房,家人仆妇都能住得下。”
顾二娘摇着头,她说:“有妹夫在,我住在这里到底不大方便,你放心,我来之前,家里已先打发下人在镇上寻了一处院子,离着你家不远,走几步路就到了,我刚到,一心想早些见你,故此没来得及回去安置。”
顾三娘听说她有住的地方,也便没有多劝,那顾二娘又叫仆妇们把行李等物送回家,只叫贴身的嬷嬷留下伺候,不一时,秦大娘和朱小月听说孩子们到了,她家里又来了客人,特意过来帮厨。
沈拙看到家里这么多人,心想着要买两个下人,之前只有他和顾三娘,日常起居都是他来打点,现下孩子们回来了,请个婆子照看,能省不少事情。
谁知一顿饭还没做好,万福再来回话,他说道:“大奶奶,又来客人了。”
“这真是赶巧,竟都碰到一天来了。”顾三娘笑了起来,她又问:“来得甚么人,是谁找的?”
万福回道:“来了两个人,一个是京里的东方侯爷,另一个却不认识。”
顾三娘深知东方检是沈拙的好友,便叫他速去请沈拙见客,此时,书房里的沈拙已走出来,他问了万福两句,便和他一同来到前院。
他走到门口,立时看到东方检,只见到他身边站的人时,沈拙不禁有些惊讶,这来的人竟然是当今皇上赵津。
沈拙单看他们的衣着打扮,就猜到他们是微服出访,于是朝着他们拱了拱手,说道:“来了贵客,有失远迎。”
东方检和他是多年的故友,他上前重重的拍了拍沈拙的肩头,笑道:“快收起这些虚礼,这很不像你!”
沈拙撩起眼皮看了他一记,东方检便收起笑声,不好意思的摸着鼻子说道:“我和赵公子外出游玩,经过郦县,就过来看看你们。”
沈拙甚么话也没说,只对皇上说道:“赵公子,里面请。”
皇上微微颔首,随着沈拙走进宅子里,一走进大门,他不时四处打量,待走到里面,顾三娘正好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迎接,当她看到皇上时,免不了楞住,当年在京城,皇上还是太子,她与他曾有过数面之缘,他乃是一国之君,再者京城和郦县相隔甚远,这回他特地过来,恐怕是专程来找沈拙的。
顾三娘很快回过神来,她并未多话,只朝着他们行了一个福礼,皇上也点头示意,倒是东方检,他还了顾三娘一礼,问道:“小嫂,你身子可好些了?”
“托福,这些年有阿拙照料,已经恢复了许多。”说完这句话,顾三娘又看了一眼沈拙,沈拙便带领皇上和东方检进到书房,避开屋里的女眷。
为免唬到屋里的二姐,顾三娘并未戳破皇上的身份,随口说是京里来的贵客,那顾二娘哪会想到会和当今皇上同处一屋,只和顾三娘说起这几年的际遇。
再说沈拙这边,皇上走进书房后,随手拿起沈拙压在桌上的一本庄子翻了几页,他笑道:“你竟也看起老庄来了。”
沈拙回以一笑,他说:“闲来无事,随意翻看罢了。”
说话时,万福端来热茶,沈拙刚请他们落座,东方检就率先开口,他问道:“我看小嫂的身子无恙了,你打算何时回京?”
沈拙淡淡回道:“我不准备回去了。”
坐在东首的皇上眉头一挑,他放下手里的茶碗,双眼直视沈拙,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霸气,他说:“你知道朕是不会应允的。”
停顿片刻,皇上又道:“当年朕体谅你和夫人感情深厚,是以并未勉强你,现今你夫人的身子已然痊愈,难不成你真要在这偏远乡下蹉跎一生?”
沈拙对皇上说道:“多谢圣上抬爱,人生有可为之事,亦有不可为之事,草民无悔自己的选择。”
皇上听了此言,脸色一沉,他道:“大丈夫处事,当成就一番事业,你有浑身的才干,只因儿女情长,就要白白自我埋没,这就是你认定的可为之事?”
沈拙不语,他满脸平静,显然是心意已决,东方检眼见气氛僵硬,连忙对沈拙劝道:“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郦县,都无碍你和小嫂厮守,你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呢,皇上有爱才之心,你切莫要辜负他的一片心意才是。”
沈拙摇头,这片市井才是顾三娘更好的归宿,他不忍心让她去过不舒心的日子,当日他差点失去她,也正是经此一事,沈拙这才悔悟过来,他寻求的从来就不是甚么功名利禄。
皇上盯着他问道:“世人都爱贪图安逸,这本来无可厚非,只是你要问问你的本心,你这辈子真的愿意碌碌无为?”
沈拙站起来,他不慌不忙的对皇上施了一礼,说道:“还请圣上成全?”
皇上脸色微恼,他都亲自登门请沈拙回京,他却还是油盐不进,难道当真以为他无人可用么?旁边的东方检心里暗急,皇上已不是当年的太子,沈拙这般一再落他的落面,要是弄僵了,反倒不美。
好在沈拙并非那起不识眼色之人,他语气放缓,又道:“圣上贤明持重,朝中有众位阁老辅佐,外有几位将军看守门户,海晏河清指日可待,如果将来有一日,皇上有用得着草民的地方,草民必不推辞。”
听了他此言,皇上的神色稍微有些缓和,他道:“罢了,再逼下去,朕要落个强人所难的名声了。”
说完这句话,皇上起身便要往外走,沈拙说道:“圣上一路远来,内人已备下薄酒,聊表草民的心意,还请圣上赏脸。”
皇上心中负气,哪里还肯在此停留,他道:“省了,朕可吃不起你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