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折上徐达回忆从小和皇帝一起长大的情义,二十二岁那年,皇帝回乡募兵,他欣然前往。然后他们一起相扶走过,打过败仗,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啃草根树皮撑过来。有过辉煌,张士诚、陈友谅都倒下了,最后他们终于迎来了大明。这是中原汉人盼望了近百年的翻身做主啊!徐达泣不成声,每每回想往事,只觉倍感荣光。
可是他们的敌人不止这些人啊,北元还躲在大漠深处,大明的威胁并没有消除!徐达献上自己哭思许久的彻底清剿北元残余策略,推荐蓝玉作为主将,请陛下挥师北上,一举定功。王师捷报传来,便是他坟前的哀乐了。“只盼来世再做陛下马前卒!”
通篇没提家人一个字,连清剿北元的国策都是提前密封好的。
徐达一边说,柳娘一边哭,晕开字迹,忍不住偏头任眼泪流干,才能继续。
徐达气喘吁吁的说完遗折,他趴卧在床上,嘴角口水控制不住的留出。一代名将终成行将就木的病死鬼,他才五十三岁啊!
徐达感觉自己的舌头应不太受控制了,问道:“燕王……”
“已经派人去通知了,来人啊,通知王爷的人去了多久,预计什么时候回来?”
守门的小将回禀,“同时通知王爷、王妃,王爷出关不远,想必今夜能到。”
“孩子……”
“是,我先叫孩子们进来。”柳娘转身招呼几个孩子进屋,连还在襁褓的小女儿安成郡主都抱来了。
徐达忍着痛,和每个孩子都说了几句话,不忍心他们见自己闭眼,让他们又回去歇息了。孩子们如何睡得着,都等在东厢。
徐达又拉着柳娘,断断续续交待了了他一生的经验。柳娘泣不成声,京中谢夫人已经去世,若是徐达再走,柳娘就成了失父失母的孤儿。人说有父母,才有归处。徐达走了,柳娘的路只剩征途,再不能回头。徐达教导柳娘、关爱柳娘、尊重柳娘,是她所遇难得的好父亲,难道连这样的温情老天都不允许她享受得太久吗?
到了傍晚,燕王却还没回来,徐达撑不住了,叹道:“给我碗参汤吧。”
“爹爹!”参汤是吊命用的,真用了,就回天乏术了。
“舍不得?”徐达努力想轻松气氛。
“来人,上参汤!”柳娘咬牙发狠。
徐达喝了参汤,让人把他翻过来,背斜靠在软垫上。现在他的背已经没有知觉了,徐达不想死得那般狼狈。
等啊,等啊,柳娘把孩子们都召集到了屋中,等啊,等啊,参汤的作用让徐达忘记了疼痛,大声说着当年的辉煌。他一生谨慎寡言,在最后时刻,好似要把一辈子没说的话都说了,一辈子没有的张狂都炫耀出来。等啊,等啊,参汤的效果都过了……
子时一刻,燕王裹挟着北平凛冽的寒风进门,扑到床边。徐达颤抖着拉了柳娘的手放在燕王掌心,来不及说一句话,含笑而逝。
悲切的哭声响彻云霄,柳娘心想,她这一生,大约就是一个又一个葬礼,送走每个人。
徐达于燕王偶教导之情,半师之谊,可徐达的葬礼依旧不可能在北平办理。
燕王是藩王,不可擅自离开。朱允熥和朱高炽做使臣,亲自送徐达灵柩回京。
皇帝哀戚不已,他与徐达的感情比常遇春更深,那是发小、同袍、属下、朋友。皇帝亲临葬礼,以表哀思,徐达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高悬在功臣庙,列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生死荣耀。
未等出孝,当场赐徐达长子徐允恭承袭魏国公爵位。
朱允熥和朱高炽既入了京城,便直接入学,不再回北平。
皇帝考察了朱允熥的学识武艺,满意老四夫妻教养用心,朱允熥能文能武,关键是气质出众、落落大方,在皇帝面前也不怯场。
太子也对朱允熥十分满意,在东宫收拾了房子,不让朱高炽回燕王府居住,就让他挨着朱允熥住在东宫。
“回太子殿下,来时父王母妃嘱咐了,要守礼,东宫乃太子居所,我可住燕王府的。”朱高炽有模有样的拱手。
“在北平,你不是和允熥一个院子吗?在京城也一样,东宫也有你的卧房,你和他一个院子。”太子笑道,这些年继妃李氏始终没有为他诞育子嗣,太子的嫡子,依旧只有朱允熥一人。
“可父王母妃说要守礼……”
“那你父王母妃有没有说要听话?”太子问道。
“说了。”朱高炽还能怎么答。
“那就好,去吧。”
太子话音一落,朱允熥就拉着朱高炽小跑着去看他们的院子了。太子站在身后,看着朱允熥第一次露出笑脸,也忍不住欣慰一笑。朱允熥自进了东宫之后就没露过笑影,太子欣慰燕王夫妻养育他平安长大允文允武,可这孩子与他不亲,与东宫不亲,也是事实。太子真怕那不按牌理出牌的燕王妃,向朱允熥灌输他母妃是让东宫妃妾害死的之类的观念。现在看来还好,只是小孩子怕生,日后熟悉起来就好了。
徐达再功高,也不过外臣,朱高炽身为龙子皇孙,明面上并不需要为外公服丧。可朱高炽还是默默吃了三个月素食,朱允熥知道原因后,也跟着吃。他喊婶娘做娘的人,怎么能和朱高炽不一样呢!
柳娘觉得,徐达过世之后,日子过的是这么快。
北平听不到别的声音,只有刀兵碰撞和战匹嘶鸣。北伐接连不断的进行,大元的势力一次比一次消减。
第五次北伐,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成功把辽东划入大明版图。
第六次北伐,以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王庭,动摇蒙古统治根基,这是北伐中战果最大的一次。蓝玉因此大功,晋封凉国公。
第七次北伐,皇帝能放心任用自己的儿子了,他的儿子终于成长起来,取代这些勋贵将领。此次北伐,晋王、燕王兵分两路,节制诸将,击败犯边的乃儿不花等人,悉数接受其部落,缴获牛羊马匹数十万。
燕王以为他的一生就这样了,在最喜爱的战场上挥洒热血,等到老了,就让他的儿子继续他的征程。
谁也没想到,变故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大明的继承人,被所有人看好的太子,在洪武二十五年突然病逝。
“王爷,您准备怎么办?”柳娘拉着燕王的袖子问道,这么些年,燕王和柳娘相依为命走过,共同诞育三子四女,柳娘诞育小女儿之后,就不再怀孕。燕王也未曾有过其他妾室,燕王夫妻伉俪情深在大明也是出了名的。
“不急,不急,待本王想一想。”燕王深吸一口气,去了书房。
柳娘也没妄想燕王能瞬间决断,不打扰他想事情,只派人往书房送来夜宵和披风就不管了。
半夜子时,阿孟却来禀告:“主子,王爷出门了,看方向,是往庆寿寺去了。”
“知道了,去睡吧。”柳娘在黑暗中眼睛都没睁开,片刻又睡了过去。自洪武十五年道衍和尚来了燕王藩地主持庆寿寺之后,柳娘就感觉燕王的心思越来越不好琢磨。她已经做好了燕王纳妾的准备,可燕王却一直“情深”。她以为燕王会暗示什么,他却一直任自己作为,包括关心朱允熥。
道衍和尚、柳娘,他们互知对方的存在,可谁也没有挑破过。
柳娘在梦中也纠结,她要不要杀了这个善于蛊惑人心的妖僧?
第154章 燕王妃
“殿下此来, 可是有了决断?”道衍端坐蒲团, 好似对燕王深夜来访并不惊讶, 矮几对面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
燕王盘腿坐在道衍对面,一口干了那茶,道:“太子病逝了。”
“阿弥陀佛!”道衍低声宣佛号,叹道:“太子殿下无真龙之相, 老衲早已悉知,只未料到去了这样急。”
“依大师所见,现在当如何?”
道衍没有回答燕王的问题,反而问他:“王妃可有高见?”
“出来的急,没有问。”燕王对道衍很少说假话,他有些不解:“大师对王妃好似十分关注。”
“阿弥陀佛……”道衍再宣佛号, 笑道:“天下之人, 有王佐之才者, 老衲平生所见两人,一为王妃。王妃之能, 非区区内宅府务,甚至经营草原。王妃之才, 王爷不可小觑。”
“大师所说,本王亦有体会。只王妃至情至性之人,恐不赞成大师的做法。本王以往倒没看出大师对王妃亦如此推崇, 她既有此才,大师难道不怕吗?”燕王问道。若王妃真有所谓王佐之才,那她佐的一定也是朱允熥, 那个她一手教养大的孩子,正统、名正言顺。和道衍的想法是两个极端,道衍怎么会在自己面前为王妃说好话。
道衍神秘一笑,道:“殊途同归。”
见道衍不说,燕王也不再问了。这些年燕王听道衍的建议,从未纳妾置婢,一直守着王妃过活。年轻时候还有不忿之意,到了现在也觉出少年夫妻老来伴的好处。男女之间□□的确迷人,可这肤浅的愉悦和王妃带来的家庭温暖、真金白银乃至朝堂助力相比不值一提。道衍也说了,王妃至情至性,对朱允熥的感情是感情,这么多年的夫妻之情难道不是感情吗?
!
燕王回想自王妃嫁给他之后,总是以情动人,先得母后欢心,再得父皇重视,他也慢慢改变在父皇心中地位。情之一字,有大用。
“大师还未替本王解惑,而今当如何?”燕王把话题转回来。
道衍起身,去书桌那里写了一张纸条塞在锦囊里,拿过来递给燕王。“待王爷问过王妃之后,再拆此锦囊,一切就明白了。”
燕王接过,告辞回府。
燕王一路上不是没有想过先拆开看看,可自古文人谋臣都爱做这些故弄玄虚之事,若真有什么天机在里面,自己提前打开,岂不坏事。反正问王妃的意见最迟明天早上,锦囊已经在自己怀里装着,迟几个时辰不碍事。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饭,燕王打发了几个在身边的孩子,挥退下人,皱眉道:“昨夜一晚没睡好,太子病逝,我等藩王当如何应对?”
“当真是,怪我昨晚睡得太熟,瞧这黑眼圈,我去找个鸡蛋滚一滚。”柳娘抚摸他眼下靑黑,紧张得张罗。
“别忙啦,老白菜梆子,黑就黑吧。”燕王问道:“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应对。”
“朝廷大事不急这一时半刻。”柳娘高声招呼下人送上煮好的鸡蛋,回身道:“王爷当这张俊脸是自己的,这是我的,我不不许你糟蹋。”
燕王噗嗤一笑,自己这王妃啊,几十年了,还是总能逗笑自己。
燕王紧张的情绪骤然放松,笑道:“是,是,小王就靠这张俊脸吃饭了,多谢王妃娘娘垂青。”
不一会儿厨房送来白煮蛋,柳娘坐在软榻上,让燕王把头靠在她腿上,慢慢给他拿鸡蛋滚脸。
“我与太子殿下并没有多深的交情,可他就这么壮年而逝,心中还是忍不住怅然。”燕王闭着眼睛听她说话,只听她轻叹一声道:“太子仁厚,即便有姐姐的死隔在中间,也无可否认殿下宽仁友爱,年轻时候我脾气火爆,也亏得殿下包容。”
“你而今也很年轻。”燕王已经学会抓重点了。
柳娘轻笑,“父皇开国之初就立了武选法,前些年又立了宗法,太子殿下是嫡子,他不幸往生,继位的当是嫡子嫡孙才是。父皇素来看中太子殿下一支,连太子庶长子都在宫中颇有脸面。王爷已定了做藩王,咱们就安心做藩王,朝中风云不必理会。秦王殿下、晋王殿下为人爽直,就是开始有不满,日后也会想通的。”
燕王嗤之以鼻,他二哥和三哥,那脾气能用爽直来形容吗?父皇真的跳过儿子,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他们俩保证造反。就是自己也觉得不忿,他们小时随着父皇南征北战,长大镇守藩地,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难道就比不上会投胎吗?都是父皇的子嗣,谁比谁又差了?皇孙一辈和父皇的血脉更远,皇孙能上位,他们更有资格!
“你真是这样想的?”燕王问道。
柳娘摇头,发现他还闭着眼睛,补充道:“不是我的想法,是父皇的想法。父皇不会放任藩王的,王爷若是不信,可等一等,秦王殿下如今占着长,又是母后所出,他若动作,也能给我们做参考。不急于一时,这事儿本就急不来。”
“好了,王爷起来吧,已经消下去了。”柳娘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起身,又给他拧了帕子擦脸。
“你呢?你的想法是什么?你就不怕削藩吗?”燕王的脸上还蒙着布巾,声音瓮声翁气的传出来。
半响,柳娘不答话,燕王取下布巾,眼神坚定的看着她,一定要她给个答案。
“允熥嫡子嫡出的嫡孙,太子逝世,理应由他继位。允熥是我们一手教养长大的,他知道北疆的重要,不会轻易削藩的。”柳娘避重就轻。
“若是他执意那么做呢?北平现在已经不在最前线了,没那么重要。你常说屁股决定脑袋,等他坐上皇位,一切就都变了。”
柳娘闭目,不肯让燕王看到她眼中闪过的泪光。燕王微微错开眼,假装自己没发现,燕王有些愧疚,可仍旧执意要一个答案,他太想知道了。
“请王爷留允熥性命,愿为李宪,看在多年情同父子的份儿上。”柳娘语带哽咽。
燕王却一瞬间狂喜!柳娘这话分明是说两人若是真打起来,赢的绝对是他,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宽恕失败者。道衍和柳娘这两个他最重视的人,对自己的实力有如此坚定的信心,燕王如何不高兴。或者还有更深刻的含义,若是自己起兵,王妃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是了,是了,抚养允熥的母子之情是情,与自己的夫妻之情更深。自己也非铁石心肠之人,到时给朱允熥封爵,让他做逍遥王,也就对得起王妃,也让王妃对得起先太子妃的嘱托了。
燕王一把抱住柳娘,安慰道:“别哭,别哭,不过随意说笑,又不会真的到那地步。遥不可及的事情咱们不想了,还是说说现在吧,你说咱们该怎么应对?”
柳娘吸了吸鼻子,道:“自然是跟着父皇走,父王希望王爷做什么,王爷就做什么,比如,请立皇太孙。”
“立允熥?”燕王追问。
“不必说,立谁全凭父皇心意,咱们只说立皇太孙,以示清白。咱们老老实实在藩地,我就不信有人会来捋虎须,太平日子谁不想过呢。”
若是真被惹急了,那就只能奋起抵抗了!燕王把后半句补充完整,做了这么多年夫妻,燕王还是了解王妃的思维模式的。
燕王从柳娘这里得到确切答案,回到书房,挥退下人,拿出在胸口捂了一晚上锦囊。从锦囊里取出一张素白纸条,上面只有五个大字“请立皇太孙”。
“哈哈哈哈……”燕王在书房中哈哈大笑,皇太孙,好一个皇太孙,自己的王妃、谋士都料到了。那么如他们所预测,若真有那么一天,自己绝不会输。
笑着笑着,大笑声又转为悲鸣。立皇太孙啊,自己这些年的努力父皇都没看到吗?秦王、晋王在藩地肆意妄为,自己却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怠慢,父皇也曾多次嘉奖,燕王以为父皇已经看到了他。可事到如今,燕王才发现自己仍旧是那个站在角落里的人。小时候父皇母后皇兄才是一家,他即便被养在坤宁宫,可只坐在最末,从不敢向父皇撒娇。长大了依然没变,他仍旧不入父皇的眼。
我还是那个站在角落里的人,父皇考虑继承人的时候,从来不曾考虑过我。
燕王这么想就悲观了,皇帝怎么会没有考虑过他。
可是他们的敌人不止这些人啊,北元还躲在大漠深处,大明的威胁并没有消除!徐达献上自己哭思许久的彻底清剿北元残余策略,推荐蓝玉作为主将,请陛下挥师北上,一举定功。王师捷报传来,便是他坟前的哀乐了。“只盼来世再做陛下马前卒!”
通篇没提家人一个字,连清剿北元的国策都是提前密封好的。
徐达一边说,柳娘一边哭,晕开字迹,忍不住偏头任眼泪流干,才能继续。
徐达气喘吁吁的说完遗折,他趴卧在床上,嘴角口水控制不住的留出。一代名将终成行将就木的病死鬼,他才五十三岁啊!
徐达感觉自己的舌头应不太受控制了,问道:“燕王……”
“已经派人去通知了,来人啊,通知王爷的人去了多久,预计什么时候回来?”
守门的小将回禀,“同时通知王爷、王妃,王爷出关不远,想必今夜能到。”
“孩子……”
“是,我先叫孩子们进来。”柳娘转身招呼几个孩子进屋,连还在襁褓的小女儿安成郡主都抱来了。
徐达忍着痛,和每个孩子都说了几句话,不忍心他们见自己闭眼,让他们又回去歇息了。孩子们如何睡得着,都等在东厢。
徐达又拉着柳娘,断断续续交待了了他一生的经验。柳娘泣不成声,京中谢夫人已经去世,若是徐达再走,柳娘就成了失父失母的孤儿。人说有父母,才有归处。徐达走了,柳娘的路只剩征途,再不能回头。徐达教导柳娘、关爱柳娘、尊重柳娘,是她所遇难得的好父亲,难道连这样的温情老天都不允许她享受得太久吗?
到了傍晚,燕王却还没回来,徐达撑不住了,叹道:“给我碗参汤吧。”
“爹爹!”参汤是吊命用的,真用了,就回天乏术了。
“舍不得?”徐达努力想轻松气氛。
“来人,上参汤!”柳娘咬牙发狠。
徐达喝了参汤,让人把他翻过来,背斜靠在软垫上。现在他的背已经没有知觉了,徐达不想死得那般狼狈。
等啊,等啊,柳娘把孩子们都召集到了屋中,等啊,等啊,参汤的作用让徐达忘记了疼痛,大声说着当年的辉煌。他一生谨慎寡言,在最后时刻,好似要把一辈子没说的话都说了,一辈子没有的张狂都炫耀出来。等啊,等啊,参汤的效果都过了……
子时一刻,燕王裹挟着北平凛冽的寒风进门,扑到床边。徐达颤抖着拉了柳娘的手放在燕王掌心,来不及说一句话,含笑而逝。
悲切的哭声响彻云霄,柳娘心想,她这一生,大约就是一个又一个葬礼,送走每个人。
徐达于燕王偶教导之情,半师之谊,可徐达的葬礼依旧不可能在北平办理。
燕王是藩王,不可擅自离开。朱允熥和朱高炽做使臣,亲自送徐达灵柩回京。
皇帝哀戚不已,他与徐达的感情比常遇春更深,那是发小、同袍、属下、朋友。皇帝亲临葬礼,以表哀思,徐达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高悬在功臣庙,列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生死荣耀。
未等出孝,当场赐徐达长子徐允恭承袭魏国公爵位。
朱允熥和朱高炽既入了京城,便直接入学,不再回北平。
皇帝考察了朱允熥的学识武艺,满意老四夫妻教养用心,朱允熥能文能武,关键是气质出众、落落大方,在皇帝面前也不怯场。
太子也对朱允熥十分满意,在东宫收拾了房子,不让朱高炽回燕王府居住,就让他挨着朱允熥住在东宫。
“回太子殿下,来时父王母妃嘱咐了,要守礼,东宫乃太子居所,我可住燕王府的。”朱高炽有模有样的拱手。
“在北平,你不是和允熥一个院子吗?在京城也一样,东宫也有你的卧房,你和他一个院子。”太子笑道,这些年继妃李氏始终没有为他诞育子嗣,太子的嫡子,依旧只有朱允熥一人。
“可父王母妃说要守礼……”
“那你父王母妃有没有说要听话?”太子问道。
“说了。”朱高炽还能怎么答。
“那就好,去吧。”
太子话音一落,朱允熥就拉着朱高炽小跑着去看他们的院子了。太子站在身后,看着朱允熥第一次露出笑脸,也忍不住欣慰一笑。朱允熥自进了东宫之后就没露过笑影,太子欣慰燕王夫妻养育他平安长大允文允武,可这孩子与他不亲,与东宫不亲,也是事实。太子真怕那不按牌理出牌的燕王妃,向朱允熥灌输他母妃是让东宫妃妾害死的之类的观念。现在看来还好,只是小孩子怕生,日后熟悉起来就好了。
徐达再功高,也不过外臣,朱高炽身为龙子皇孙,明面上并不需要为外公服丧。可朱高炽还是默默吃了三个月素食,朱允熥知道原因后,也跟着吃。他喊婶娘做娘的人,怎么能和朱高炽不一样呢!
柳娘觉得,徐达过世之后,日子过的是这么快。
北平听不到别的声音,只有刀兵碰撞和战匹嘶鸣。北伐接连不断的进行,大元的势力一次比一次消减。
第五次北伐,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成功把辽东划入大明版图。
第六次北伐,以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王庭,动摇蒙古统治根基,这是北伐中战果最大的一次。蓝玉因此大功,晋封凉国公。
第七次北伐,皇帝能放心任用自己的儿子了,他的儿子终于成长起来,取代这些勋贵将领。此次北伐,晋王、燕王兵分两路,节制诸将,击败犯边的乃儿不花等人,悉数接受其部落,缴获牛羊马匹数十万。
燕王以为他的一生就这样了,在最喜爱的战场上挥洒热血,等到老了,就让他的儿子继续他的征程。
谁也没想到,变故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大明的继承人,被所有人看好的太子,在洪武二十五年突然病逝。
“王爷,您准备怎么办?”柳娘拉着燕王的袖子问道,这么些年,燕王和柳娘相依为命走过,共同诞育三子四女,柳娘诞育小女儿之后,就不再怀孕。燕王也未曾有过其他妾室,燕王夫妻伉俪情深在大明也是出了名的。
“不急,不急,待本王想一想。”燕王深吸一口气,去了书房。
柳娘也没妄想燕王能瞬间决断,不打扰他想事情,只派人往书房送来夜宵和披风就不管了。
半夜子时,阿孟却来禀告:“主子,王爷出门了,看方向,是往庆寿寺去了。”
“知道了,去睡吧。”柳娘在黑暗中眼睛都没睁开,片刻又睡了过去。自洪武十五年道衍和尚来了燕王藩地主持庆寿寺之后,柳娘就感觉燕王的心思越来越不好琢磨。她已经做好了燕王纳妾的准备,可燕王却一直“情深”。她以为燕王会暗示什么,他却一直任自己作为,包括关心朱允熥。
道衍和尚、柳娘,他们互知对方的存在,可谁也没有挑破过。
柳娘在梦中也纠结,她要不要杀了这个善于蛊惑人心的妖僧?
第154章 燕王妃
“殿下此来, 可是有了决断?”道衍端坐蒲团, 好似对燕王深夜来访并不惊讶, 矮几对面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
燕王盘腿坐在道衍对面,一口干了那茶,道:“太子病逝了。”
“阿弥陀佛!”道衍低声宣佛号,叹道:“太子殿下无真龙之相, 老衲早已悉知,只未料到去了这样急。”
“依大师所见,现在当如何?”
道衍没有回答燕王的问题,反而问他:“王妃可有高见?”
“出来的急,没有问。”燕王对道衍很少说假话,他有些不解:“大师对王妃好似十分关注。”
“阿弥陀佛……”道衍再宣佛号, 笑道:“天下之人, 有王佐之才者, 老衲平生所见两人,一为王妃。王妃之能, 非区区内宅府务,甚至经营草原。王妃之才, 王爷不可小觑。”
“大师所说,本王亦有体会。只王妃至情至性之人,恐不赞成大师的做法。本王以往倒没看出大师对王妃亦如此推崇, 她既有此才,大师难道不怕吗?”燕王问道。若王妃真有所谓王佐之才,那她佐的一定也是朱允熥, 那个她一手教养大的孩子,正统、名正言顺。和道衍的想法是两个极端,道衍怎么会在自己面前为王妃说好话。
道衍神秘一笑,道:“殊途同归。”
见道衍不说,燕王也不再问了。这些年燕王听道衍的建议,从未纳妾置婢,一直守着王妃过活。年轻时候还有不忿之意,到了现在也觉出少年夫妻老来伴的好处。男女之间□□的确迷人,可这肤浅的愉悦和王妃带来的家庭温暖、真金白银乃至朝堂助力相比不值一提。道衍也说了,王妃至情至性,对朱允熥的感情是感情,这么多年的夫妻之情难道不是感情吗?
!
燕王回想自王妃嫁给他之后,总是以情动人,先得母后欢心,再得父皇重视,他也慢慢改变在父皇心中地位。情之一字,有大用。
“大师还未替本王解惑,而今当如何?”燕王把话题转回来。
道衍起身,去书桌那里写了一张纸条塞在锦囊里,拿过来递给燕王。“待王爷问过王妃之后,再拆此锦囊,一切就明白了。”
燕王接过,告辞回府。
燕王一路上不是没有想过先拆开看看,可自古文人谋臣都爱做这些故弄玄虚之事,若真有什么天机在里面,自己提前打开,岂不坏事。反正问王妃的意见最迟明天早上,锦囊已经在自己怀里装着,迟几个时辰不碍事。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饭,燕王打发了几个在身边的孩子,挥退下人,皱眉道:“昨夜一晚没睡好,太子病逝,我等藩王当如何应对?”
“当真是,怪我昨晚睡得太熟,瞧这黑眼圈,我去找个鸡蛋滚一滚。”柳娘抚摸他眼下靑黑,紧张得张罗。
“别忙啦,老白菜梆子,黑就黑吧。”燕王问道:“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应对。”
“朝廷大事不急这一时半刻。”柳娘高声招呼下人送上煮好的鸡蛋,回身道:“王爷当这张俊脸是自己的,这是我的,我不不许你糟蹋。”
燕王噗嗤一笑,自己这王妃啊,几十年了,还是总能逗笑自己。
燕王紧张的情绪骤然放松,笑道:“是,是,小王就靠这张俊脸吃饭了,多谢王妃娘娘垂青。”
不一会儿厨房送来白煮蛋,柳娘坐在软榻上,让燕王把头靠在她腿上,慢慢给他拿鸡蛋滚脸。
“我与太子殿下并没有多深的交情,可他就这么壮年而逝,心中还是忍不住怅然。”燕王闭着眼睛听她说话,只听她轻叹一声道:“太子仁厚,即便有姐姐的死隔在中间,也无可否认殿下宽仁友爱,年轻时候我脾气火爆,也亏得殿下包容。”
“你而今也很年轻。”燕王已经学会抓重点了。
柳娘轻笑,“父皇开国之初就立了武选法,前些年又立了宗法,太子殿下是嫡子,他不幸往生,继位的当是嫡子嫡孙才是。父皇素来看中太子殿下一支,连太子庶长子都在宫中颇有脸面。王爷已定了做藩王,咱们就安心做藩王,朝中风云不必理会。秦王殿下、晋王殿下为人爽直,就是开始有不满,日后也会想通的。”
燕王嗤之以鼻,他二哥和三哥,那脾气能用爽直来形容吗?父皇真的跳过儿子,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他们俩保证造反。就是自己也觉得不忿,他们小时随着父皇南征北战,长大镇守藩地,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难道就比不上会投胎吗?都是父皇的子嗣,谁比谁又差了?皇孙一辈和父皇的血脉更远,皇孙能上位,他们更有资格!
“你真是这样想的?”燕王问道。
柳娘摇头,发现他还闭着眼睛,补充道:“不是我的想法,是父皇的想法。父皇不会放任藩王的,王爷若是不信,可等一等,秦王殿下如今占着长,又是母后所出,他若动作,也能给我们做参考。不急于一时,这事儿本就急不来。”
“好了,王爷起来吧,已经消下去了。”柳娘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起身,又给他拧了帕子擦脸。
“你呢?你的想法是什么?你就不怕削藩吗?”燕王的脸上还蒙着布巾,声音瓮声翁气的传出来。
半响,柳娘不答话,燕王取下布巾,眼神坚定的看着她,一定要她给个答案。
“允熥嫡子嫡出的嫡孙,太子逝世,理应由他继位。允熥是我们一手教养长大的,他知道北疆的重要,不会轻易削藩的。”柳娘避重就轻。
“若是他执意那么做呢?北平现在已经不在最前线了,没那么重要。你常说屁股决定脑袋,等他坐上皇位,一切就都变了。”
柳娘闭目,不肯让燕王看到她眼中闪过的泪光。燕王微微错开眼,假装自己没发现,燕王有些愧疚,可仍旧执意要一个答案,他太想知道了。
“请王爷留允熥性命,愿为李宪,看在多年情同父子的份儿上。”柳娘语带哽咽。
燕王却一瞬间狂喜!柳娘这话分明是说两人若是真打起来,赢的绝对是他,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宽恕失败者。道衍和柳娘这两个他最重视的人,对自己的实力有如此坚定的信心,燕王如何不高兴。或者还有更深刻的含义,若是自己起兵,王妃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是了,是了,抚养允熥的母子之情是情,与自己的夫妻之情更深。自己也非铁石心肠之人,到时给朱允熥封爵,让他做逍遥王,也就对得起王妃,也让王妃对得起先太子妃的嘱托了。
燕王一把抱住柳娘,安慰道:“别哭,别哭,不过随意说笑,又不会真的到那地步。遥不可及的事情咱们不想了,还是说说现在吧,你说咱们该怎么应对?”
柳娘吸了吸鼻子,道:“自然是跟着父皇走,父王希望王爷做什么,王爷就做什么,比如,请立皇太孙。”
“立允熥?”燕王追问。
“不必说,立谁全凭父皇心意,咱们只说立皇太孙,以示清白。咱们老老实实在藩地,我就不信有人会来捋虎须,太平日子谁不想过呢。”
若是真被惹急了,那就只能奋起抵抗了!燕王把后半句补充完整,做了这么多年夫妻,燕王还是了解王妃的思维模式的。
燕王从柳娘这里得到确切答案,回到书房,挥退下人,拿出在胸口捂了一晚上锦囊。从锦囊里取出一张素白纸条,上面只有五个大字“请立皇太孙”。
“哈哈哈哈……”燕王在书房中哈哈大笑,皇太孙,好一个皇太孙,自己的王妃、谋士都料到了。那么如他们所预测,若真有那么一天,自己绝不会输。
笑着笑着,大笑声又转为悲鸣。立皇太孙啊,自己这些年的努力父皇都没看到吗?秦王、晋王在藩地肆意妄为,自己却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怠慢,父皇也曾多次嘉奖,燕王以为父皇已经看到了他。可事到如今,燕王才发现自己仍旧是那个站在角落里的人。小时候父皇母后皇兄才是一家,他即便被养在坤宁宫,可只坐在最末,从不敢向父皇撒娇。长大了依然没变,他仍旧不入父皇的眼。
我还是那个站在角落里的人,父皇考虑继承人的时候,从来不曾考虑过我。
燕王这么想就悲观了,皇帝怎么会没有考虑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