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汪岐兰不说,瓜尔瓜佳氏也要出言提醒的。
如今她说了,瓜尔瓜佳氏暗中点头,是个妥帖的。
贺兰夫人到底六旬多的人了,身体亦不算太康健,的确抵不住这寒气,且潭拓寺地处偏僻,势必赶早往回走。只是,刚刚结识,攀谈了两句,彼此融融,便要分手告辞,如同上好的泉水煮到一半,等不及泡茶,总让人怅然。
而依汪岐兰的门第,虽说是博泰的门生之妻,但平日交情不深,且贺兰家家风严谨,不喜网罗营党,日后要专程登他家的门拜访,并不合宜。
汪岐兰心中不舍,但为顾母亲身体,只能到此了。说来,今日能这么近的见到她,和她聊上几句,已是欣慰。
贺兰夫人自是知道不宜久谈,但总不忍就此别过。依照汪岐兰说的,她在京中不能久留,之后不知何时会见,心中不觉有些不舍。
“这话说到一半,好不尽兴。这样吧,你上我的马车,继续絮叨给我听。让你家的马车跟着,到了京城,咱们再分开。如何?”贺兰夫人一只手牵住了汪岐兰的手,邀请道。
汪岐兰的眼眶一热,反手握住了贺兰夫人的手,这是生她养她的母亲。即使二世为人,换张陌生脸孔,亦心有所感。
汪岐兰望向瓜尔瓜佳氏,后者原本有些疑虑,毕竟是陌生人家,底细不敢确定,但汪岐兰怎么看也不像歹人,亦难得遇到一个说话能令婆婆开怀的人,便点头附和,让汪岐兰一同回程。
汪岐兰当即与凤姑和卫铨交代了几句,便瓜尔瓜佳氏一起,扶着贺兰夫人径直出了山门,登了车,往京城而去。
一路上,汪岐兰继续延续刚才的话题,除了扬州城中趣闻外,还细细将家中的产业产品、日常该如何经营、怎样与对手竞争等一一说给贺兰夫人听,丝毫没有保留,如同向家中长辈汇报自己近年状况如何。
贺兰夫人虽不近商贾,但掌着家中中馈,对于钱财自有概念,听得趣味盎然,频频点头赞汪岐兰聪慧能干。
“这是母亲你教给我的啊。”汪岐兰在心中默念。贺兰明珠十岁时,母亲便开始教导她如何理财管家。汪岐兰从商后,虽是自己摸索经验,但母亲当年的教诲,给了她正确的观念和概念,令她可以速速地领悟经商之道。
瓜尔瓜佳氏在旁,则越听越心安。这汪氏说的如此细致,定是真的。她将自己家底都一清二楚的奉上,足见其坦诚,又有什么可怀疑的。
“兰娘出身商贾之家,张口闭口离不开经营,世人总说铜臭,谢夫人不嫌弃,听我絮叨了这么久。“不知不觉,说了一路,天色渐暗,高大的城门隐隐在望,汪岐兰停了下来。
“哪里的话,多亏你在车上,解了我一路的闷乏。”贺兰夫人的手轻轻在汪岐兰手上一拍,“同为女子,我们只在内宅,目光所及只有夫君孩子,没能你这般,看遍四时风光、领略五光十色。听你讲了一路,如同自己也过了一番平日不曾有的时光,何其难得。“
汪岐兰喉间一哽,强忍住拥抱贺兰夫人的冲动。母亲,你觉得我过得好,真好。
“夫人谬赞了,兰娘只是为守住家父留下的家业,汲汲营营罢了。”汪岐兰看着贺兰夫人,天光暗淡,掩去了她泛红的眼眶。
“你父亲泉下有知,定为你欣慰。”贺兰夫人柔声道。
“能得到夫人您的肯定,兰娘亦觉得可以告慰父亲了。”汪岐兰是真的心中宽慰。
“好孩子。“贺兰夫人伸出手,汪岐兰接住了,轻轻握住。
瓜尔瓜佳氏在旁,亦觉得恻然。
马车停了下来,汪岐兰松开了手,下了马车,整理衣衫,在马车外,朝撩开帘子看着的贺兰夫人郑重的施礼。
“夫人和少夫人好走,有缘再见。”汪岐兰朗声道。
贺兰夫人和瓜尔瓜佳氏点头回礼,马车启动,毂毂而去。
汪岐兰站在路旁,以目相送。
马车走了几丈忽然停了下来,一个嬷嬷下了车,朝汪岐兰快步走来。
那是母亲贴身随伺的嬷嬷,汪岐兰认得。
“嬷嬷,可是有事?”未到面前,汪岐兰先施礼相问。
嬷嬷见汪岐兰礼数周到,微笑着将一个信封递上,“吴小夫人,这是少夫人的名帖。少夫人说,若有事,可以凭此帖登门,请小夫人收下。”
“替我谢过夫人和少夫人。”汪岐兰双手接过,放在胸前,深深回礼。
“嗯。”嬷嬷略略点头,回到了车上。马车重新启动,消失在汪岐兰的视线中。
贺兰夫人忍不住挑帘,看见一个暗淡的影子,仍立在城门处。
“这人与人的缘分说来也妙,只不过今日见了,却犹如很久的旧识。”贺兰夫人喟叹。
“可不是。”瓜尔瓜佳氏温柔的笑道,“母亲安心吧,我给了她名帖,会有机会再相见的。”
“但愿吧。”贺兰夫人沉默了一刻,”那孩子是个乖的,有分寸的很,这相见,我看未必容易。“
“哦?”瓜尔瓜佳氏扬起了眉,有些意外。
婆婆看人一向准的很,她自叹弗如。
所以,真的再难见到吗?
……
汪岐兰回到吴宅前,亦是天色黑沉。
她刚下车来,便跌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耳边响起了吴勉的声音,“怎么不说一声,就去了潭拓寺,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到这么晚才回来?”声音中满是担心和嗔怪。
汪岐兰不觉好笑,她什么时候变得像瓷娃娃一般,要被捧在手心才行了。
“在家中无事闷的慌,听说那很灵验,我便再去一回。恰巧遇到了贺兰家的老夫人和少夫人,攀谈了几句,稍微耽搁了会功夫。”汪岐兰解释道。
“哦,遇到她们了?”吴勉有些诧异,但并不多问,担心她冷,一手裹着她直往屋里走。
冬梅见她回来,帮吩咐人将一直热着的饭菜端上来。
在生着炭盆、热烘烘的饭堂里,吴勉帮汪岐兰脱下冒着寒气的披风,催促她在饭桌旁坐下,手下不停的布菜,直到她端起了饭碗,好好的吃完了饭,才慢慢的问起今日的详情来。
如今她说了,瓜尔瓜佳氏暗中点头,是个妥帖的。
贺兰夫人到底六旬多的人了,身体亦不算太康健,的确抵不住这寒气,且潭拓寺地处偏僻,势必赶早往回走。只是,刚刚结识,攀谈了两句,彼此融融,便要分手告辞,如同上好的泉水煮到一半,等不及泡茶,总让人怅然。
而依汪岐兰的门第,虽说是博泰的门生之妻,但平日交情不深,且贺兰家家风严谨,不喜网罗营党,日后要专程登他家的门拜访,并不合宜。
汪岐兰心中不舍,但为顾母亲身体,只能到此了。说来,今日能这么近的见到她,和她聊上几句,已是欣慰。
贺兰夫人自是知道不宜久谈,但总不忍就此别过。依照汪岐兰说的,她在京中不能久留,之后不知何时会见,心中不觉有些不舍。
“这话说到一半,好不尽兴。这样吧,你上我的马车,继续絮叨给我听。让你家的马车跟着,到了京城,咱们再分开。如何?”贺兰夫人一只手牵住了汪岐兰的手,邀请道。
汪岐兰的眼眶一热,反手握住了贺兰夫人的手,这是生她养她的母亲。即使二世为人,换张陌生脸孔,亦心有所感。
汪岐兰望向瓜尔瓜佳氏,后者原本有些疑虑,毕竟是陌生人家,底细不敢确定,但汪岐兰怎么看也不像歹人,亦难得遇到一个说话能令婆婆开怀的人,便点头附和,让汪岐兰一同回程。
汪岐兰当即与凤姑和卫铨交代了几句,便瓜尔瓜佳氏一起,扶着贺兰夫人径直出了山门,登了车,往京城而去。
一路上,汪岐兰继续延续刚才的话题,除了扬州城中趣闻外,还细细将家中的产业产品、日常该如何经营、怎样与对手竞争等一一说给贺兰夫人听,丝毫没有保留,如同向家中长辈汇报自己近年状况如何。
贺兰夫人虽不近商贾,但掌着家中中馈,对于钱财自有概念,听得趣味盎然,频频点头赞汪岐兰聪慧能干。
“这是母亲你教给我的啊。”汪岐兰在心中默念。贺兰明珠十岁时,母亲便开始教导她如何理财管家。汪岐兰从商后,虽是自己摸索经验,但母亲当年的教诲,给了她正确的观念和概念,令她可以速速地领悟经商之道。
瓜尔瓜佳氏在旁,则越听越心安。这汪氏说的如此细致,定是真的。她将自己家底都一清二楚的奉上,足见其坦诚,又有什么可怀疑的。
“兰娘出身商贾之家,张口闭口离不开经营,世人总说铜臭,谢夫人不嫌弃,听我絮叨了这么久。“不知不觉,说了一路,天色渐暗,高大的城门隐隐在望,汪岐兰停了下来。
“哪里的话,多亏你在车上,解了我一路的闷乏。”贺兰夫人的手轻轻在汪岐兰手上一拍,“同为女子,我们只在内宅,目光所及只有夫君孩子,没能你这般,看遍四时风光、领略五光十色。听你讲了一路,如同自己也过了一番平日不曾有的时光,何其难得。“
汪岐兰喉间一哽,强忍住拥抱贺兰夫人的冲动。母亲,你觉得我过得好,真好。
“夫人谬赞了,兰娘只是为守住家父留下的家业,汲汲营营罢了。”汪岐兰看着贺兰夫人,天光暗淡,掩去了她泛红的眼眶。
“你父亲泉下有知,定为你欣慰。”贺兰夫人柔声道。
“能得到夫人您的肯定,兰娘亦觉得可以告慰父亲了。”汪岐兰是真的心中宽慰。
“好孩子。“贺兰夫人伸出手,汪岐兰接住了,轻轻握住。
瓜尔瓜佳氏在旁,亦觉得恻然。
马车停了下来,汪岐兰松开了手,下了马车,整理衣衫,在马车外,朝撩开帘子看着的贺兰夫人郑重的施礼。
“夫人和少夫人好走,有缘再见。”汪岐兰朗声道。
贺兰夫人和瓜尔瓜佳氏点头回礼,马车启动,毂毂而去。
汪岐兰站在路旁,以目相送。
马车走了几丈忽然停了下来,一个嬷嬷下了车,朝汪岐兰快步走来。
那是母亲贴身随伺的嬷嬷,汪岐兰认得。
“嬷嬷,可是有事?”未到面前,汪岐兰先施礼相问。
嬷嬷见汪岐兰礼数周到,微笑着将一个信封递上,“吴小夫人,这是少夫人的名帖。少夫人说,若有事,可以凭此帖登门,请小夫人收下。”
“替我谢过夫人和少夫人。”汪岐兰双手接过,放在胸前,深深回礼。
“嗯。”嬷嬷略略点头,回到了车上。马车重新启动,消失在汪岐兰的视线中。
贺兰夫人忍不住挑帘,看见一个暗淡的影子,仍立在城门处。
“这人与人的缘分说来也妙,只不过今日见了,却犹如很久的旧识。”贺兰夫人喟叹。
“可不是。”瓜尔瓜佳氏温柔的笑道,“母亲安心吧,我给了她名帖,会有机会再相见的。”
“但愿吧。”贺兰夫人沉默了一刻,”那孩子是个乖的,有分寸的很,这相见,我看未必容易。“
“哦?”瓜尔瓜佳氏扬起了眉,有些意外。
婆婆看人一向准的很,她自叹弗如。
所以,真的再难见到吗?
……
汪岐兰回到吴宅前,亦是天色黑沉。
她刚下车来,便跌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耳边响起了吴勉的声音,“怎么不说一声,就去了潭拓寺,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到这么晚才回来?”声音中满是担心和嗔怪。
汪岐兰不觉好笑,她什么时候变得像瓷娃娃一般,要被捧在手心才行了。
“在家中无事闷的慌,听说那很灵验,我便再去一回。恰巧遇到了贺兰家的老夫人和少夫人,攀谈了几句,稍微耽搁了会功夫。”汪岐兰解释道。
“哦,遇到她们了?”吴勉有些诧异,但并不多问,担心她冷,一手裹着她直往屋里走。
冬梅见她回来,帮吩咐人将一直热着的饭菜端上来。
在生着炭盆、热烘烘的饭堂里,吴勉帮汪岐兰脱下冒着寒气的披风,催促她在饭桌旁坐下,手下不停的布菜,直到她端起了饭碗,好好的吃完了饭,才慢慢的问起今日的详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