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众人自然都先跪地叩头请罪。
太子更是声泪俱下,哭诉道:“父皇,儿子一片孝心天地可表!天象如此,公主身份存疑,娘娘怕也受了蒙蔽,儿子如何能不疑心?若公主果真清白,儿子身为兄长却坏她名声,万死难辞其咎,任父皇和玉德妃娘娘处置。只是万望父皇千万以己身为重,勿涉险地啊!”说罢猛叩头不止。
太子属臣更是跟上节奏,整整齐齐吼一句“万望皇上以己身为重,勿涉险地啊!”叩一个头,不一会儿就是一串儿额头血红的列兵,由不得章和帝不郑重以待。
玉德妃也朝皇帝跪下,道:“公主乃妾十月怀胎所生,如何身份存疑?妾不修玄学,不知今日天象作何解释,求陛下召钦天监、护国寺方丈。妾绝不能仅凭太子和这妖道一面之词,就怀疑自己的生身女儿。但若是他二人也说公主不详,为陛下龙体安康,哪怕和妖孽同归于尽,妾也绝不能让低贱之人触碰公主!”
晋王更是摆脱了程元珍,冲出大殿,跪到章和帝跟前,无非是和母妃、亲妹共进退罢了。
玉德妃和晋王何曾在外人面前如此动色,太子等人心中得意,这可是上天要灭她,章和帝却是心疼不已。
毕竟已经被各种手段刷到百分百的好感度,老皇帝再渣,对曲青青也已经是十足的真爱了,这三年又当爹又当妈,对晋王这个老来子的疼爱也不是假的。连忙扶了爱妃、爱子起来,又叫绮年伺候曲青青着了帷帽,好歹维持一代宠妃的体面。
太子和徐道人还待说话,章和帝却不耐烦听,只着人唤钦天监并护国寺方丈。
太子心中笃定。
方丈远在护国寺,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便是来了,自己让人言语中稍作引导,为了护国寺的名誉,他也不敢帮和无机和尚有过瓜葛的玉德妃说话!正好无机也是所谓坐化,这长宸公主没受天罚前,不也是广有祥瑞之名吗?好个妖精,竟然蒙蔽愚弄我大庆皇室至此!而钦天监——我们看似无欲无求深得皇帝信任的钦天监大人,却是有把柄在太子手中,早早投了东宫。
宫人布置了座椅几暗供章和帝、玉德妃、太子及晋王暂歇,其余人只能老老实实跪着。
这一番大事他们参与其中,一步登天,一步落地,此时都不遗余力的施展唇舌之功。
特别是徐道人,跟了太子这么些年,太子都没发现他还有这份舌战之力。那一声声喃喃咒语,似乎在压制妖孽;稍作休息时,还要不停地跟章和帝讲古——俱是前朝妖孽横行的祸事,惨绝人寰处,让人不忍闻听。章和帝似乎也有所动摇,并不让其住嘴。
这下东宫众人更是卯足了劲儿,引经据典地攻讦公主和玉德妃。
便是殿内,也有嗅觉灵敏、胆子大的命妇高声对章和帝进言。论起言语功力,男人们自然不及这些内宅女人半分。
玉德妃全心关注着自己女儿,晋王能和大臣争论,却不能和命妇多言。此时,也就是玉德妃娘家人、中书令王家、开国县公徐家这三家命妇还在勉力出言帮扶,一时间母子三人显得格外孤立无援。
盛极一时的永和宫势力,刚刚还大宴宾客风光无限,一下子却似乎要被打落尘埃,而一切,竟然是突如其来的天象所致。实在不能不让人叹一声世事无常。
钦天监终于被侍卫挟持而来。
太子唇角露出一丝一闪而过的笑意,立刻隐没下去,脸上全是担忧。
正在此时,一道惊雷竟然不偏不倚落在公主身上!
霎时,全场为之一静。
太子再压不住,急急对章和帝道:“父皇,这、这、这分明是妖孽,天不容之!”
玉德妃和晋王急忙护住公主周围。
徐道人也按捺不住了——公主可是自己的大机缘,这被雷劈个灰飞烟灭还有什么好处?或者妖孽熬过雷劫,那自己这个要指它于死地的人,还能活命吗?“皇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妖孽若是逃脱,我们在场所有人都性命难保啊!”
然而,随着他这凄厉的叫声,是钦天监洪亮的话语——“公主乃天降祥瑞,本该护佑我大庆百年盛景,此次被妖邪暗算,不得已只能返回天庭,可叹可叹。”
太子和徐道人都卡壳了两息。
太子更是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瞪着钦天监古井无波的脸。
更奇妙的,钦天监话声刚落,天上乌云尽退,五彩霞光落在刚被雷劈过的公主身上。众人只觉耳中仙乐淼淼,更有香风阵阵,浑身疲乏尽去,惊惶不再。
徐道人眼见事情急转直下,不知怎的竟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挣脱了侍卫,抢过他的佩刀就朝公主砍去,口中还嘶吼着“我的机缘!”,形似疯狂。
侍卫晃了神被徐道人钻了空子,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追赶。
只是徐道人冲势太猛,一时间竟是追赶不及——玉德妃和晋王双双拦在公主身前,眼见一场血案就要发生……
却见公主身上飞出一道五彩凤凰虚影,轻触之下,徐道人惨叫倒地,翻滚不止,最后竟化为一滩乌黑烂泥。
众人受惊出声,便是章和帝也握紧了手。
只听空中传来公主缥缈的声音——分明不响亮,却殿内殿外每个人都听得清楚。
“吾本是天帝座下百灵凤凰,化形前得知和玉德妃有一场母子缘分未了。恰好此间有紫薇帝星照耀,便托身两人亲女,当护佑你朝,以全因果。此番受妖邪暗算,历劫不成,只能返回天帝座下,不知几千年才能再得人身。本该降下天灾惩处,但吾既受父母恩情,就此恩怨两消,再不相见。”
言罢,只见五彩凤凰玄天而走,瞬息消失不见。
空中却显出一行文字:骨肉恩情深以吾千年道行誓约吾父吾母在一日大庆海晏河清
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德当为后
今日奇事频发,众人惊了又惊此时竟莫名淡定下来。
还有大胆的侍卫翻找了那摊黑泥找到一只癞,想来便是那妖道的真身了。
太子眼见着形势瞬息逆转自己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身边的人不是已然吓得瘫软在地,就是眼珠乱转明显在打着歪主意。心中无限悲凉。往日里认定的一片忠心竟都成了笑话。再看抱着玉德妃和晋王轻声细语安慰怜爱的章和帝,太子只觉得浑身发冷。
自己的心腹,是一只妖怪逼走了大庆的祥瑞。
自己的心腹刺杀公主冒犯嫔妃冲撞圣驾。
堂堂太子又如何母家是独孤氏又如何他夏侯松今日过后,便是那不如鸡的落架凤凰了。
而这一切居然是因为神仙妖魔这种事,叫人如何能接受得了?就算太子之前信重徐道长向往长生,但本心里并没有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儿事实上所有人都是这样,明里暗里有无数忌讳,实际上却都很清楚那些都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和自己的生活不相干。
章和帝扶着曲青青回了永和宫内殿,眼角余光都不曾施舍给太子一丝一毫。
太子生来就比旁人多几分骄傲挺拔的脊背不由得一点点崩塌,晃晃悠悠站立起来,踉踉跄跄地走回东宫。一路上宫人避之不及,富贵至极的东宫更是全无人迹,太子狠狠地摔进床里,以袖覆面,再无声响。
却说永和宫里,章和帝半扶半抱着曲青青,见她神色呆滞,只紧紧抱着夏侯任不撒手,心里担忧万分。曲青青对小凤凰的慈母之心,章和帝自然是一清二楚。若是今日的事情发生在别的妃嫔身上,怕是会欣喜若狂,便是有悲伤,那也是扩大了无数倍表现出来给自己看的,以期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是曲青青不会。
她只会因为小小的女儿突然天人永隔而悲痛欲绝。
章和帝原本被利益与狂喜充溢的内心,居然止不住的疼痛起来。
“青青,小凤凰回到天宫,也会生活的很好的,你也不要太难过。你看看小石榴,他今儿一定被吓坏了。”章和帝此时十分羡慕那些自己一向看不上的,素有雄辩之名的文人。若是他们,定能说出些更宽心的话语,让青青好受些许。
曲青青愣愣地看着章和帝,良久,一双美目氤氲出两行清泪,绵延不绝,若雨打梨花,令人心碎。
章和帝心中大恸,猛地将自家爱妃搂入怀中,用力把她的头按在自己最脆弱的脖颈处,希望自己温热的血脉带给她一丝安慰。夏侯任挤在父母之间,紧紧抱着瘦弱的母亲,愤恨又悲凉,权利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必有后报。
火热的泪水很快让章和帝的脖子、衣领都浸湿了。过了一会儿,渐渐风干的泪水带着凝结的盐分,说实话,这是章和帝此生难得的不舒服的体验这里当然不算他心上无数的纠结郁闷。
是夜,帝妃带着幼子,三人相拥而眠,温馨背后是共同的伤痛与怨恨。
是夜,太子、珍淑妃被软禁,当日在场所有内命妇、宫人被统一软禁,外命妇由皇帝亲选心腹亲自护送回府,传旨全府上下不得外出,府外皆设密探。
太后宣布闭宫静养,除皇帝外其余人等皆不可搅扰。
章和三十年九月,长宸公主于永和宫外白日飞升,来龙去脉,空中显字,世人尽知,举国皆惊。
翌日,章和帝宣布罢朝三日,却在内书房陆续召见了多位大臣,朝廷的邸报更是由御前侍卫亲自送至京中所有大臣、名儒僧道府上,又有八百里加急快马,送达地方各处。同时又陆续有快马入京,都是反映迅速、手段高杆且政治嗅觉敏锐的官员,呈报昨日异象。
毕竟是前所未有的玄妙之事,更兼其规模甚大、影响广泛深刻,大庆上上下下,都不由自主地为此事忙碌起来。
太子和珍淑妃被看管地极其严苛,因此虽然他们缓过神来,心知此番再无翻身的可能,妄图拼死一搏,却奈何无人可用,徒为困兽罢了。太后身份特殊,倒不是全无自、由,但是她本来迷信,况且心中重来是儿子比孙子重要,虽痛苦于此番太子、珍淑妃甚至独孤家都要遭受重创,却打定主意绝不插手。
她又能做什么呢?
组织宫内独孤家的心腹夺宫篡权?
不说此举在掌控力极强的章和帝宫中,成功率有多低,就说太后为人母,即便与儿子有再多隔阂,对孙子有再多偏爱,又怎么能狠下心谋取亲子性命?
而这件事,除非章和帝死了,太子一脉被打落尘埃的结果就不可能改变即使太后绝食抗议。
如此,太后越是不言不动,摆明支持章和帝,反而可能激起章和帝的孝心,至少留太子、珍淑妃两条性命。更重要的是,给独孤家留一份生机和颜面。
失了爱女的玉德妃,失了亲妹的晋王,待在永和宫,一步不出,倒也像被软禁了,只是困住他们的,却不是皇命,是悲痛的心。
三天的时间过得很快,还不够全国上下镇静下来,章和帝已经要临朝听政了。
三天的时间又极长,对于事件的中心人物,无异于慢刀割肉,惶惑或悲痛,只觉更漏声凉。
章和帝临朝,众人结拜。
稍走走流程,就有重臣切入主题请皇帝就长宸公主事做出官方说明。
章和帝也不藏着掖着,命程元珍当堂将事情前后讲得清楚明白,比邸报更多了许多波澜起伏和惊心动魄。又有宫人证言,当日在场的外命妇也托请丈夫呈上折子,言明事情原委。
果然众口一词。
自此,事情盖棺定论。
其实事情怎么回事,殿上的大臣有哪个这几天没想法子搞清楚呢?皇帝纵是天子,也控不住满京城的大臣。密探可以探出哪些人家不遵皇命偷偷出府,皇帝却没有那么多兵力困住所有府宅,不过装作不知,以后再论罢了。
今日朝上的忐忑,不过是此事实在关系重大,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肯定不会有反转,谁也不敢早早表明立场和态度。
只是现在事情尘埃落定,再无变数,大家也尽职尽着地开始发表意见无非是有功的当赏,有过的该罚,有损失的要补偿罢了。
长宸公主这有功的最好办立时就有文采出众的跪地叩头,出口成章,华丽工整、感情真挚的赞言大段大段的从其口中倾泻而出,显见是那三天没闲着,想来家里也是废了许多纸墨。
又有礼部官员,引经据典,给出好几个听起来就格外高大上的封号,只是他们怕是没来得及沟通好,自己内部就争吵起来,一时间决不出胜负。不过这也不需要担心,大庆官员处理彼此间的不同意见那是非常有经验的,只要皇帝定个日期,必然是能得到一份完美的意见,章和帝只要凭心意勾选一个便是。
后面两桩却是麻烦。
玉德妃乃长宸公主亲母,身份贵重,又失了女儿,自然该好好补偿。更何况长宸公主离开,她的封赏终归虚了些,合该惠及生母兄弟。可是皇后无过,玉德妃岂不是封无可封?再说晋王,怎么赏?立太子?不说这关系到国本和各家利益,便是晋王的年纪,就让人不能开口呀!
可要是赏的太轻,天下纷议难平就是他们自己,也怕天上谁谁不乐意了,降一道惊雷劈在头山,可不冤枉?或者来年干旱、洪涝,谁敢负那责任?
至于说罚的。
太子固然罪无可赦,但毕竟是储君,身为臣子,如何能直言要对储君做出什么样的处置呢?更别说还涉及后宫高位妃嫔,甚至是皇帝母家,独孤氏的祸端。
这处罚,或轻或重,都是几头不讨好,于是一时间朝上竟无人提及,也是章和帝的臣子都被的太聪明的缘故。
可大臣不提,皇帝难道能自己说要把亲子如何如何吗?
虎毒还不食子,章和帝也是心里窝火却不得不顾忌名声。
幸好章和帝对此早有准备,否则也不至于在那三天最关键的时候,没有时时刻刻陪伴着爱妃幼子,实在是这世间纷扰,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
还是,神仙好啊。
不等皇帝眼神示意,太子太傅就跪地叩首,言道:“太子忤逆失德,当废。臣等未能善尽教导督促之责,万死难辞其咎,请陛下准死。”
太傅乃两朝老臣,德高望重,又是八十高龄,请死之言,闻者心酸。况且所谓太子太傅不过皇帝的恩典,赐个虚衔以示尊重。这下完全是无妄之灾。
但是满朝文武,太傅的亲友门生,无一出言。
却不是人情冷暖,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唯有太傅这样身份的人才好说话这也明显是皇帝示意的,章和帝也不可能真的杀自己最看重的老臣。
果然,等和太子有关系的大臣都跪地请罪,章和帝红着眼睛,声音哽咽道:“众卿家不过为太子师、太子臣,尚且如此自责。朕乃太子生身父亲,又如何能逃脱罪责?养不教,父之过,朕之过,朕之过呀!”
言罢涕泪横流。
此般情景,大臣们还能如何?
太子更是声泪俱下,哭诉道:“父皇,儿子一片孝心天地可表!天象如此,公主身份存疑,娘娘怕也受了蒙蔽,儿子如何能不疑心?若公主果真清白,儿子身为兄长却坏她名声,万死难辞其咎,任父皇和玉德妃娘娘处置。只是万望父皇千万以己身为重,勿涉险地啊!”说罢猛叩头不止。
太子属臣更是跟上节奏,整整齐齐吼一句“万望皇上以己身为重,勿涉险地啊!”叩一个头,不一会儿就是一串儿额头血红的列兵,由不得章和帝不郑重以待。
玉德妃也朝皇帝跪下,道:“公主乃妾十月怀胎所生,如何身份存疑?妾不修玄学,不知今日天象作何解释,求陛下召钦天监、护国寺方丈。妾绝不能仅凭太子和这妖道一面之词,就怀疑自己的生身女儿。但若是他二人也说公主不详,为陛下龙体安康,哪怕和妖孽同归于尽,妾也绝不能让低贱之人触碰公主!”
晋王更是摆脱了程元珍,冲出大殿,跪到章和帝跟前,无非是和母妃、亲妹共进退罢了。
玉德妃和晋王何曾在外人面前如此动色,太子等人心中得意,这可是上天要灭她,章和帝却是心疼不已。
毕竟已经被各种手段刷到百分百的好感度,老皇帝再渣,对曲青青也已经是十足的真爱了,这三年又当爹又当妈,对晋王这个老来子的疼爱也不是假的。连忙扶了爱妃、爱子起来,又叫绮年伺候曲青青着了帷帽,好歹维持一代宠妃的体面。
太子和徐道人还待说话,章和帝却不耐烦听,只着人唤钦天监并护国寺方丈。
太子心中笃定。
方丈远在护国寺,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便是来了,自己让人言语中稍作引导,为了护国寺的名誉,他也不敢帮和无机和尚有过瓜葛的玉德妃说话!正好无机也是所谓坐化,这长宸公主没受天罚前,不也是广有祥瑞之名吗?好个妖精,竟然蒙蔽愚弄我大庆皇室至此!而钦天监——我们看似无欲无求深得皇帝信任的钦天监大人,却是有把柄在太子手中,早早投了东宫。
宫人布置了座椅几暗供章和帝、玉德妃、太子及晋王暂歇,其余人只能老老实实跪着。
这一番大事他们参与其中,一步登天,一步落地,此时都不遗余力的施展唇舌之功。
特别是徐道人,跟了太子这么些年,太子都没发现他还有这份舌战之力。那一声声喃喃咒语,似乎在压制妖孽;稍作休息时,还要不停地跟章和帝讲古——俱是前朝妖孽横行的祸事,惨绝人寰处,让人不忍闻听。章和帝似乎也有所动摇,并不让其住嘴。
这下东宫众人更是卯足了劲儿,引经据典地攻讦公主和玉德妃。
便是殿内,也有嗅觉灵敏、胆子大的命妇高声对章和帝进言。论起言语功力,男人们自然不及这些内宅女人半分。
玉德妃全心关注着自己女儿,晋王能和大臣争论,却不能和命妇多言。此时,也就是玉德妃娘家人、中书令王家、开国县公徐家这三家命妇还在勉力出言帮扶,一时间母子三人显得格外孤立无援。
盛极一时的永和宫势力,刚刚还大宴宾客风光无限,一下子却似乎要被打落尘埃,而一切,竟然是突如其来的天象所致。实在不能不让人叹一声世事无常。
钦天监终于被侍卫挟持而来。
太子唇角露出一丝一闪而过的笑意,立刻隐没下去,脸上全是担忧。
正在此时,一道惊雷竟然不偏不倚落在公主身上!
霎时,全场为之一静。
太子再压不住,急急对章和帝道:“父皇,这、这、这分明是妖孽,天不容之!”
玉德妃和晋王急忙护住公主周围。
徐道人也按捺不住了——公主可是自己的大机缘,这被雷劈个灰飞烟灭还有什么好处?或者妖孽熬过雷劫,那自己这个要指它于死地的人,还能活命吗?“皇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妖孽若是逃脱,我们在场所有人都性命难保啊!”
然而,随着他这凄厉的叫声,是钦天监洪亮的话语——“公主乃天降祥瑞,本该护佑我大庆百年盛景,此次被妖邪暗算,不得已只能返回天庭,可叹可叹。”
太子和徐道人都卡壳了两息。
太子更是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瞪着钦天监古井无波的脸。
更奇妙的,钦天监话声刚落,天上乌云尽退,五彩霞光落在刚被雷劈过的公主身上。众人只觉耳中仙乐淼淼,更有香风阵阵,浑身疲乏尽去,惊惶不再。
徐道人眼见事情急转直下,不知怎的竟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挣脱了侍卫,抢过他的佩刀就朝公主砍去,口中还嘶吼着“我的机缘!”,形似疯狂。
侍卫晃了神被徐道人钻了空子,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追赶。
只是徐道人冲势太猛,一时间竟是追赶不及——玉德妃和晋王双双拦在公主身前,眼见一场血案就要发生……
却见公主身上飞出一道五彩凤凰虚影,轻触之下,徐道人惨叫倒地,翻滚不止,最后竟化为一滩乌黑烂泥。
众人受惊出声,便是章和帝也握紧了手。
只听空中传来公主缥缈的声音——分明不响亮,却殿内殿外每个人都听得清楚。
“吾本是天帝座下百灵凤凰,化形前得知和玉德妃有一场母子缘分未了。恰好此间有紫薇帝星照耀,便托身两人亲女,当护佑你朝,以全因果。此番受妖邪暗算,历劫不成,只能返回天帝座下,不知几千年才能再得人身。本该降下天灾惩处,但吾既受父母恩情,就此恩怨两消,再不相见。”
言罢,只见五彩凤凰玄天而走,瞬息消失不见。
空中却显出一行文字:骨肉恩情深以吾千年道行誓约吾父吾母在一日大庆海晏河清
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德当为后
今日奇事频发,众人惊了又惊此时竟莫名淡定下来。
还有大胆的侍卫翻找了那摊黑泥找到一只癞,想来便是那妖道的真身了。
太子眼见着形势瞬息逆转自己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身边的人不是已然吓得瘫软在地,就是眼珠乱转明显在打着歪主意。心中无限悲凉。往日里认定的一片忠心竟都成了笑话。再看抱着玉德妃和晋王轻声细语安慰怜爱的章和帝,太子只觉得浑身发冷。
自己的心腹,是一只妖怪逼走了大庆的祥瑞。
自己的心腹刺杀公主冒犯嫔妃冲撞圣驾。
堂堂太子又如何母家是独孤氏又如何他夏侯松今日过后,便是那不如鸡的落架凤凰了。
而这一切居然是因为神仙妖魔这种事,叫人如何能接受得了?就算太子之前信重徐道长向往长生,但本心里并没有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儿事实上所有人都是这样,明里暗里有无数忌讳,实际上却都很清楚那些都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和自己的生活不相干。
章和帝扶着曲青青回了永和宫内殿,眼角余光都不曾施舍给太子一丝一毫。
太子生来就比旁人多几分骄傲挺拔的脊背不由得一点点崩塌,晃晃悠悠站立起来,踉踉跄跄地走回东宫。一路上宫人避之不及,富贵至极的东宫更是全无人迹,太子狠狠地摔进床里,以袖覆面,再无声响。
却说永和宫里,章和帝半扶半抱着曲青青,见她神色呆滞,只紧紧抱着夏侯任不撒手,心里担忧万分。曲青青对小凤凰的慈母之心,章和帝自然是一清二楚。若是今日的事情发生在别的妃嫔身上,怕是会欣喜若狂,便是有悲伤,那也是扩大了无数倍表现出来给自己看的,以期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是曲青青不会。
她只会因为小小的女儿突然天人永隔而悲痛欲绝。
章和帝原本被利益与狂喜充溢的内心,居然止不住的疼痛起来。
“青青,小凤凰回到天宫,也会生活的很好的,你也不要太难过。你看看小石榴,他今儿一定被吓坏了。”章和帝此时十分羡慕那些自己一向看不上的,素有雄辩之名的文人。若是他们,定能说出些更宽心的话语,让青青好受些许。
曲青青愣愣地看着章和帝,良久,一双美目氤氲出两行清泪,绵延不绝,若雨打梨花,令人心碎。
章和帝心中大恸,猛地将自家爱妃搂入怀中,用力把她的头按在自己最脆弱的脖颈处,希望自己温热的血脉带给她一丝安慰。夏侯任挤在父母之间,紧紧抱着瘦弱的母亲,愤恨又悲凉,权利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必有后报。
火热的泪水很快让章和帝的脖子、衣领都浸湿了。过了一会儿,渐渐风干的泪水带着凝结的盐分,说实话,这是章和帝此生难得的不舒服的体验这里当然不算他心上无数的纠结郁闷。
是夜,帝妃带着幼子,三人相拥而眠,温馨背后是共同的伤痛与怨恨。
是夜,太子、珍淑妃被软禁,当日在场所有内命妇、宫人被统一软禁,外命妇由皇帝亲选心腹亲自护送回府,传旨全府上下不得外出,府外皆设密探。
太后宣布闭宫静养,除皇帝外其余人等皆不可搅扰。
章和三十年九月,长宸公主于永和宫外白日飞升,来龙去脉,空中显字,世人尽知,举国皆惊。
翌日,章和帝宣布罢朝三日,却在内书房陆续召见了多位大臣,朝廷的邸报更是由御前侍卫亲自送至京中所有大臣、名儒僧道府上,又有八百里加急快马,送达地方各处。同时又陆续有快马入京,都是反映迅速、手段高杆且政治嗅觉敏锐的官员,呈报昨日异象。
毕竟是前所未有的玄妙之事,更兼其规模甚大、影响广泛深刻,大庆上上下下,都不由自主地为此事忙碌起来。
太子和珍淑妃被看管地极其严苛,因此虽然他们缓过神来,心知此番再无翻身的可能,妄图拼死一搏,却奈何无人可用,徒为困兽罢了。太后身份特殊,倒不是全无自、由,但是她本来迷信,况且心中重来是儿子比孙子重要,虽痛苦于此番太子、珍淑妃甚至独孤家都要遭受重创,却打定主意绝不插手。
她又能做什么呢?
组织宫内独孤家的心腹夺宫篡权?
不说此举在掌控力极强的章和帝宫中,成功率有多低,就说太后为人母,即便与儿子有再多隔阂,对孙子有再多偏爱,又怎么能狠下心谋取亲子性命?
而这件事,除非章和帝死了,太子一脉被打落尘埃的结果就不可能改变即使太后绝食抗议。
如此,太后越是不言不动,摆明支持章和帝,反而可能激起章和帝的孝心,至少留太子、珍淑妃两条性命。更重要的是,给独孤家留一份生机和颜面。
失了爱女的玉德妃,失了亲妹的晋王,待在永和宫,一步不出,倒也像被软禁了,只是困住他们的,却不是皇命,是悲痛的心。
三天的时间过得很快,还不够全国上下镇静下来,章和帝已经要临朝听政了。
三天的时间又极长,对于事件的中心人物,无异于慢刀割肉,惶惑或悲痛,只觉更漏声凉。
章和帝临朝,众人结拜。
稍走走流程,就有重臣切入主题请皇帝就长宸公主事做出官方说明。
章和帝也不藏着掖着,命程元珍当堂将事情前后讲得清楚明白,比邸报更多了许多波澜起伏和惊心动魄。又有宫人证言,当日在场的外命妇也托请丈夫呈上折子,言明事情原委。
果然众口一词。
自此,事情盖棺定论。
其实事情怎么回事,殿上的大臣有哪个这几天没想法子搞清楚呢?皇帝纵是天子,也控不住满京城的大臣。密探可以探出哪些人家不遵皇命偷偷出府,皇帝却没有那么多兵力困住所有府宅,不过装作不知,以后再论罢了。
今日朝上的忐忑,不过是此事实在关系重大,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肯定不会有反转,谁也不敢早早表明立场和态度。
只是现在事情尘埃落定,再无变数,大家也尽职尽着地开始发表意见无非是有功的当赏,有过的该罚,有损失的要补偿罢了。
长宸公主这有功的最好办立时就有文采出众的跪地叩头,出口成章,华丽工整、感情真挚的赞言大段大段的从其口中倾泻而出,显见是那三天没闲着,想来家里也是废了许多纸墨。
又有礼部官员,引经据典,给出好几个听起来就格外高大上的封号,只是他们怕是没来得及沟通好,自己内部就争吵起来,一时间决不出胜负。不过这也不需要担心,大庆官员处理彼此间的不同意见那是非常有经验的,只要皇帝定个日期,必然是能得到一份完美的意见,章和帝只要凭心意勾选一个便是。
后面两桩却是麻烦。
玉德妃乃长宸公主亲母,身份贵重,又失了女儿,自然该好好补偿。更何况长宸公主离开,她的封赏终归虚了些,合该惠及生母兄弟。可是皇后无过,玉德妃岂不是封无可封?再说晋王,怎么赏?立太子?不说这关系到国本和各家利益,便是晋王的年纪,就让人不能开口呀!
可要是赏的太轻,天下纷议难平就是他们自己,也怕天上谁谁不乐意了,降一道惊雷劈在头山,可不冤枉?或者来年干旱、洪涝,谁敢负那责任?
至于说罚的。
太子固然罪无可赦,但毕竟是储君,身为臣子,如何能直言要对储君做出什么样的处置呢?更别说还涉及后宫高位妃嫔,甚至是皇帝母家,独孤氏的祸端。
这处罚,或轻或重,都是几头不讨好,于是一时间朝上竟无人提及,也是章和帝的臣子都被的太聪明的缘故。
可大臣不提,皇帝难道能自己说要把亲子如何如何吗?
虎毒还不食子,章和帝也是心里窝火却不得不顾忌名声。
幸好章和帝对此早有准备,否则也不至于在那三天最关键的时候,没有时时刻刻陪伴着爱妃幼子,实在是这世间纷扰,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
还是,神仙好啊。
不等皇帝眼神示意,太子太傅就跪地叩首,言道:“太子忤逆失德,当废。臣等未能善尽教导督促之责,万死难辞其咎,请陛下准死。”
太傅乃两朝老臣,德高望重,又是八十高龄,请死之言,闻者心酸。况且所谓太子太傅不过皇帝的恩典,赐个虚衔以示尊重。这下完全是无妄之灾。
但是满朝文武,太傅的亲友门生,无一出言。
却不是人情冷暖,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唯有太傅这样身份的人才好说话这也明显是皇帝示意的,章和帝也不可能真的杀自己最看重的老臣。
果然,等和太子有关系的大臣都跪地请罪,章和帝红着眼睛,声音哽咽道:“众卿家不过为太子师、太子臣,尚且如此自责。朕乃太子生身父亲,又如何能逃脱罪责?养不教,父之过,朕之过,朕之过呀!”
言罢涕泪横流。
此般情景,大臣们还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