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南门市场以后,芳华才知道这里虽说是一个大市场,其实更确切地应该是个大的农贸市场。
靠近码头的那端是家禽市场,中间是蔬菜蛋类的,再过去则是干货粮食。
穿梭在买菜的大叔大婶中间,芳华和承飏两个小青年显得有些突兀。当然,这样的市场对芳华来说,暂时也提不起太多的兴致。
两人在市场就那么随波逐流般溜达了一圈,准备离开的时候,芳华被一家门口摆着各种蛋类和五谷杂粮的店吸引了目光。只是吸引她的并不是店里的买卖的东西,而且那个白发苍苍的店老板。
店老板的年龄因为满头的白发反而猜不出来,只是那白发留的很长,盘着一个发髻在头顶,上面还插着一根木簪,花白的胡须也很长,拿着根小皮筋扎着,身上穿着的正是汉家的深衣,这身装扮倒不像一个买菜的老板,而像一位不知哪里来的高人。
此时的“高人”正悠闲地靠坐在竹椅上闭目养神,在这还不到四月的天里,拿着个大蒲扇轻轻地摇晃,那态势大有一种姜太公钓鱼的悠然自得,跟周边叫卖拉客的摊贩们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离开中南门市场的一路上,芳华因为好奇一直在跟承飏打探:“他为什么要穿着我们古代的深衣?他是道家或者修行的人吗?”
对于这个老板,承飏也是印象深刻的,只是自己能知道的也不多,依稀只是听说老人家家里似乎一直都有穿古代汉家服饰的习惯,多年前有次偶然碰见他儿子来店里也是这样的装扮。
至于为什么穿?承飏并不知晓,也许是因为单纯的喜欢,也许是一种汉民族的情怀!只是,在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农贸市场里,他们成了最让人回忆的存在!
出了中南门市场,站在市场后面的大马路上,承飏思寻着在有限的时间里该带芳华再去哪里逛逛好。
“柳树湾你去过吗?”现在离两人最近的去处便是这里了。
芳华摇了摇头,柳树湾知道是知道,只是自己每次进城都步履匆匆,买了点东西就急急忙忙往回赶,自然,辰阳城里去过的地方少之又少。
“那我们就去这里。”承飏笑着指了指路的前方,“那头就是柳树湾了,那里啊有很多有特色的吊脚楼,我以前读书那会儿就爱去那里瞎逛。”
听到承飏说自己爱去,芳华从心中对柳树湾也有了一种莫名的喜欢,顿时心生向往。
柳树湾离中南门市场很近,就在市场后面那条大马路的尽头,沿着沅江岸边高低起伏的石岩崖壁,建立着一排排的吊脚楼,高矮各异屋角倾斜的楼房,你挤着我我拥着你,依山傍水地矗立在沅江边上,远远望去,那吊脚楼就像长在悬崖上一般,疏密有致,富有韵律。
读高中的时候,只要能出来溜达,承飏每每必去的地方便是柳树湾了。那一条条青石板铺设的小巷,那支撑在坡地上,或者立在峭壁上的一幢幢吊脚楼,还有那用木棍支起的木窗外飘晒的各色的衣物,都是承飏青春年华里对辰阳城最直观而留恋的回忆。
只是不知道,那时候在巷子边卖炒瓜子营生的老阿婆还在不在。
水泥马路在柳树湾的入口处戛然而止,承接它的便是一块块墨青色石板铺成的路,也许因为年代久远,来来往往的人又多,每块石头已经被踩得光滑发亮,慢慢地,慢慢地,向巷子深处延伸。
比起中南门市场的喧嚣,这里便显得安静多了,路的两旁那些古老的房子,青灰色的屋檐,矮矮的墙角爬满青苔,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岁月的气息。
这个时间,老房子里的人们有的已经开始忙活晚上的饭食,搬着个竹板凳坐在家门口摘菜叶,是不是抬头看看过路的人,或者跟邻居们说上几句话。
两人沿着这条巷子慢慢走着,迎面走来几个老婆婆,手臂上挽着竹篮子,竹篮里放着几把干净的青菜,可能是去沅江边洗菜吧,菜叶上还占着些晶莹的水珠。
即使不认识,承飏还是笑眯眯地跟她们打了招呼:“阿婆,去洗菜了呀?”而几位阿婆也高兴地回应着:“是呀,跟你对象出来走走呀?”就像好久不见的熟人一般。
一旁的芳华有些懵憧,待阿婆们走过后,诧异地问:“你们认识?”
见承飏笑着摇摇头,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这样的感觉,让芳华觉得这里并不像在县城里,而像自己的家乡,人和人之间,邻里之间那种发自内心的亲和是与生俱来的乡情。
在一条巷子的拐角处,承飏果然没能再看见那位炒瓜子的老阿婆,取代她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只是她卖的不再是炒瓜子,而是当地现做的一种糕点油糍粑和剩饭糍(拿煮熟的糯米饭油炸的一种食品)。
逛了这么久,想着芳华中午也吃的不多,承飏这次没有征求芳华意见,他知道,就算问了,因为害怕自己花钱,芳华也会说自己不饿。
“阿姨,麻烦给我们两个油糍粑两个剩饭糍。”见有生意上门,这位妇人很高兴,麻利地腕上一块糯米面团,用手捏成一个窝窝头状,在里面舀上两勺绿豆渣,揉搓成了一个圆饼,小心地放入热腾腾的油锅中,瞬间,小圆饼在油锅里滋滋作响,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黄橙橙的,外皮酥脆的油糍粑。
乘着妇人做糍粑的功夫,承飏有些心存不甘地打探起那位炒瓜子的阿婆来。
“你问的是刘婆婆呀?几年前就过世了,她可怜哟,丈夫孩子孙子一大家子当年都被天杀的日本鬼子投炸弹给炸死了,后来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就靠着卖瓜子做营生,她病死的时候都没个后人送终,后事都是公社跟我们街坊们一起办的。”
说起刘婆婆,这位妇人似乎有很多的感叹,而让听着的承飏和芳华也满腹的惆怅和伤感。
与妇人道别后,承飏情绪明显有些低落,走了很远后还忍不住再回望下那个拐角处,渴望在时光的微醺中能再见见那位穿着青布衣衫,头上盘着青纱,总是对他们这些学生或者孩子带着慈爱的笑意,招呼着他们可以抓把让她赖以为生的瓜子当零嘴的阿婆。
芳华默默地跟着承飏,对于当年那场日军的轰炸,芳华多少也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过,曾经傲立在辰阳城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庙也是毁于当年的那场轰炸中。
只是那位阿婆,虽然她不知道承飏和他又是什么关系,但她知道,此时此刻,一向如和煦阳光的他是难过的。
清爽的风从江边吹来,带着特有的湿润的气息,吹乱了别人晾晒在窗外的衣裳,却吹不开包裹在承飏身上的忧伤。
这样的承飏让芳华也开始有些难过,只是自己一向嘴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宽慰宽慰他,所以不假思索下,芳华大步跟到承飏的身边,紧紧牵住了他的手。
承飏诧异地转头看着芳华,小巷两边不知是谁家先飘起来了阵阵的炊烟,借着暖暖的阳光,让整条小巷笼罩在一片朦胧中。
这淡淡的烟淡淡的雾,淡淡的阳光,淡淡的景致,还有两个手紧紧牵握在一起的身影,风依旧安静地吹着,整条小巷忽然变得那样的沉寂,却又显得一切都是那样刚刚的好!
靠近码头的那端是家禽市场,中间是蔬菜蛋类的,再过去则是干货粮食。
穿梭在买菜的大叔大婶中间,芳华和承飏两个小青年显得有些突兀。当然,这样的市场对芳华来说,暂时也提不起太多的兴致。
两人在市场就那么随波逐流般溜达了一圈,准备离开的时候,芳华被一家门口摆着各种蛋类和五谷杂粮的店吸引了目光。只是吸引她的并不是店里的买卖的东西,而且那个白发苍苍的店老板。
店老板的年龄因为满头的白发反而猜不出来,只是那白发留的很长,盘着一个发髻在头顶,上面还插着一根木簪,花白的胡须也很长,拿着根小皮筋扎着,身上穿着的正是汉家的深衣,这身装扮倒不像一个买菜的老板,而像一位不知哪里来的高人。
此时的“高人”正悠闲地靠坐在竹椅上闭目养神,在这还不到四月的天里,拿着个大蒲扇轻轻地摇晃,那态势大有一种姜太公钓鱼的悠然自得,跟周边叫卖拉客的摊贩们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离开中南门市场的一路上,芳华因为好奇一直在跟承飏打探:“他为什么要穿着我们古代的深衣?他是道家或者修行的人吗?”
对于这个老板,承飏也是印象深刻的,只是自己能知道的也不多,依稀只是听说老人家家里似乎一直都有穿古代汉家服饰的习惯,多年前有次偶然碰见他儿子来店里也是这样的装扮。
至于为什么穿?承飏并不知晓,也许是因为单纯的喜欢,也许是一种汉民族的情怀!只是,在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农贸市场里,他们成了最让人回忆的存在!
出了中南门市场,站在市场后面的大马路上,承飏思寻着在有限的时间里该带芳华再去哪里逛逛好。
“柳树湾你去过吗?”现在离两人最近的去处便是这里了。
芳华摇了摇头,柳树湾知道是知道,只是自己每次进城都步履匆匆,买了点东西就急急忙忙往回赶,自然,辰阳城里去过的地方少之又少。
“那我们就去这里。”承飏笑着指了指路的前方,“那头就是柳树湾了,那里啊有很多有特色的吊脚楼,我以前读书那会儿就爱去那里瞎逛。”
听到承飏说自己爱去,芳华从心中对柳树湾也有了一种莫名的喜欢,顿时心生向往。
柳树湾离中南门市场很近,就在市场后面那条大马路的尽头,沿着沅江岸边高低起伏的石岩崖壁,建立着一排排的吊脚楼,高矮各异屋角倾斜的楼房,你挤着我我拥着你,依山傍水地矗立在沅江边上,远远望去,那吊脚楼就像长在悬崖上一般,疏密有致,富有韵律。
读高中的时候,只要能出来溜达,承飏每每必去的地方便是柳树湾了。那一条条青石板铺设的小巷,那支撑在坡地上,或者立在峭壁上的一幢幢吊脚楼,还有那用木棍支起的木窗外飘晒的各色的衣物,都是承飏青春年华里对辰阳城最直观而留恋的回忆。
只是不知道,那时候在巷子边卖炒瓜子营生的老阿婆还在不在。
水泥马路在柳树湾的入口处戛然而止,承接它的便是一块块墨青色石板铺成的路,也许因为年代久远,来来往往的人又多,每块石头已经被踩得光滑发亮,慢慢地,慢慢地,向巷子深处延伸。
比起中南门市场的喧嚣,这里便显得安静多了,路的两旁那些古老的房子,青灰色的屋檐,矮矮的墙角爬满青苔,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岁月的气息。
这个时间,老房子里的人们有的已经开始忙活晚上的饭食,搬着个竹板凳坐在家门口摘菜叶,是不是抬头看看过路的人,或者跟邻居们说上几句话。
两人沿着这条巷子慢慢走着,迎面走来几个老婆婆,手臂上挽着竹篮子,竹篮里放着几把干净的青菜,可能是去沅江边洗菜吧,菜叶上还占着些晶莹的水珠。
即使不认识,承飏还是笑眯眯地跟她们打了招呼:“阿婆,去洗菜了呀?”而几位阿婆也高兴地回应着:“是呀,跟你对象出来走走呀?”就像好久不见的熟人一般。
一旁的芳华有些懵憧,待阿婆们走过后,诧异地问:“你们认识?”
见承飏笑着摇摇头,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这样的感觉,让芳华觉得这里并不像在县城里,而像自己的家乡,人和人之间,邻里之间那种发自内心的亲和是与生俱来的乡情。
在一条巷子的拐角处,承飏果然没能再看见那位炒瓜子的老阿婆,取代她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只是她卖的不再是炒瓜子,而是当地现做的一种糕点油糍粑和剩饭糍(拿煮熟的糯米饭油炸的一种食品)。
逛了这么久,想着芳华中午也吃的不多,承飏这次没有征求芳华意见,他知道,就算问了,因为害怕自己花钱,芳华也会说自己不饿。
“阿姨,麻烦给我们两个油糍粑两个剩饭糍。”见有生意上门,这位妇人很高兴,麻利地腕上一块糯米面团,用手捏成一个窝窝头状,在里面舀上两勺绿豆渣,揉搓成了一个圆饼,小心地放入热腾腾的油锅中,瞬间,小圆饼在油锅里滋滋作响,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黄橙橙的,外皮酥脆的油糍粑。
乘着妇人做糍粑的功夫,承飏有些心存不甘地打探起那位炒瓜子的阿婆来。
“你问的是刘婆婆呀?几年前就过世了,她可怜哟,丈夫孩子孙子一大家子当年都被天杀的日本鬼子投炸弹给炸死了,后来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就靠着卖瓜子做营生,她病死的时候都没个后人送终,后事都是公社跟我们街坊们一起办的。”
说起刘婆婆,这位妇人似乎有很多的感叹,而让听着的承飏和芳华也满腹的惆怅和伤感。
与妇人道别后,承飏情绪明显有些低落,走了很远后还忍不住再回望下那个拐角处,渴望在时光的微醺中能再见见那位穿着青布衣衫,头上盘着青纱,总是对他们这些学生或者孩子带着慈爱的笑意,招呼着他们可以抓把让她赖以为生的瓜子当零嘴的阿婆。
芳华默默地跟着承飏,对于当年那场日军的轰炸,芳华多少也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过,曾经傲立在辰阳城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庙也是毁于当年的那场轰炸中。
只是那位阿婆,虽然她不知道承飏和他又是什么关系,但她知道,此时此刻,一向如和煦阳光的他是难过的。
清爽的风从江边吹来,带着特有的湿润的气息,吹乱了别人晾晒在窗外的衣裳,却吹不开包裹在承飏身上的忧伤。
这样的承飏让芳华也开始有些难过,只是自己一向嘴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宽慰宽慰他,所以不假思索下,芳华大步跟到承飏的身边,紧紧牵住了他的手。
承飏诧异地转头看着芳华,小巷两边不知是谁家先飘起来了阵阵的炊烟,借着暖暖的阳光,让整条小巷笼罩在一片朦胧中。
这淡淡的烟淡淡的雾,淡淡的阳光,淡淡的景致,还有两个手紧紧牵握在一起的身影,风依旧安静地吹着,整条小巷忽然变得那样的沉寂,却又显得一切都是那样刚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