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王嬷嬷略带惊异地看了探春一眼,才调整好神色和语气,继续介绍扶南国的二王子,他娶的这位公主,就是光福殿李娘娘的女儿。他们扶南国的风俗,但凡生下女儿,都是随母姓的,出嫁前的供养花费也是由母族来承担。因此这扶南国中,公主和母族间的联系,比王子和母族间的联系还要更密切一些。
你的意思是说,庆源李家
老奴只是为郡主点出这一层关系,至于庆源李家是会支持大王子还是二王子,这老奴可就说不出来了。
探春也有些拿不准,她的手指一点一点地敲击着太师椅的副手,过了半晌,才沉吟地道:应当还是更支持大王子,不然刚刚周大人也不会
探春自己能从周大人的态度和语气中看出这些,柳五儿自然无比欣慰。她觉得自己现在或许也可以把自己听说的那些消息说给探春知道了,只是要拿捏好时机,不能惹人怀疑
王嬷嬷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看了身边的吴嬷嬷一眼。吴嬷嬷刚刚不发一言,只当自己是个哑巴,此时王嬷嬷示意她开口,才不慌不忙地接过话茬,郡主所言自然有道理,庆源李家更看重大王子,那对咱们倒是个利好消息。老奴这些日子偶尔在庆晖楼周围闲逛,也听过一些风言风语,其中大多是关于大王子的,说大王子身边两位娘娘,一位是庆和公主,另一位是他舅舅家的表妹这两位虽然斗得厉害,却都不得宠,大王子最爱的,却是自己在民间遇见的一个庶民女子。
这样看来,大王子显然是一个很有自己的主意的人,不愿意受母族或是妻族摆布当然,也可能是大王子是个天生的情种,愿意为了最心爱的女人得罪两个位高权重的妻子,以及她们背后的族阀势利。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探春都是半点利处都没有的。
反而,如果二王子真的对中原儒家文化心存向往
那么二王子和那位娘娘呢
那位是元和公主。王嬷嬷笑着补充,说起来,李娘娘也确实更有福气一些,元和公主跟庆和公主同年同月,但是元和公主就硬是早生了两日,这才当得上这个lsquo;元rsquo;字。
探春微微点头,依旧用秀目注视着两位嬷嬷不用她在出声问询,刚刚的疑问还没有被解答呢,两位嬷嬷自然也知晓她沉默背后的等待和催促。吴嬷嬷不慌不忙地开口,李娘娘和赵娘娘早年争得厉害,连带着两殿的宫人之间也势同水火,但是元和公主的脾气却和妹妹不同,向来是在两殿之间不偏不倚,和李娘娘关系看不出亲疏,赵娘娘那边也不会怠慢同二王子的关系,也只能用lsquo;相敬如宾rsquo;来描述,两人间客客气气的,每月同房两次,话都不多说。
两位嬷嬷也确实都是能人,说是对二王子了解不多,但是二王子夫妻间的房中事都能信口拈来。柳五儿偷听了这么多日庆晖楼外侍女的对话,也没了解出个皮毛,也是听到这里,她才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这两位嬷嬷之间的差距。
能在深宫大内存活下来,最后当上嬷嬷的人,哪个手里没有点儿压箱底的本事柳五儿心里已经打起了偷师的主意了,恨不得自己能表现得更恭敬一些。
北阙的宫人都说二王子待人和气,但是二王子本人来北阙是时候并不多,他大多数时候都是去南阙。
南阙是何地探春一愣。
扶南国王室居地被称为北阙,那么有一所对应的南阙,似乎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不过她们来扶南十余日,都没听过半点关于南阙的消息,好似那边就真的默默无闻了一般。
南阙是上一辈宫人的养老之地。显然,对于两位深谙扶南宫事的老嬷嬷来说,南阙并不是什么隐秘之地,如果老奴没记错的话,南阙那边应该还住着一位咱们国朝嫁过来的老太妃呢。
探春眨了眨眼,想到自己今后的命运,不由得露出些若有所思的神色。柳五儿心下暗想:探春此刻必定是把主意打到了那位老太妃身上,她在扶南生活了几十年,就算多年在南阙隐居,对于扶南宫廷的了解也必然比两位嬷嬷多。
若能得到这位老太妃的帮助
这个念头从柳五儿的脑海中闪过,却又被她暂时放弃:她们这一行人每日只能在庆晖楼及周围活动,根本没机会踏出北阙宫门一步,根本就没有去往南阙,和那位老太妃取得联系的机会。
王嬷嬷和吴嬷嬷觑着探春脸上的神色,知道她对这位老太妃生出了兴趣,就挑着知道的关于老太妃的事说了些,说起这位老太妃,她还是正儿八经的圣祖皇帝的女儿呢,当时老奴才刚进宫,和小姐妹们还去帮着给搬过东西
王嬷嬷的脸上显出一点怀念,又猛地收敛了神色,语气平淡下来,那位公主嫁过来的时候也是心甘情愿的,早些年能听到消息的时候,据说还颇为受宠。只是一辈子都没有个自己的孩子,移居到南阙后,就渐渐听不到什么声音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
你的意思是说,庆源李家
老奴只是为郡主点出这一层关系,至于庆源李家是会支持大王子还是二王子,这老奴可就说不出来了。
探春也有些拿不准,她的手指一点一点地敲击着太师椅的副手,过了半晌,才沉吟地道:应当还是更支持大王子,不然刚刚周大人也不会
探春自己能从周大人的态度和语气中看出这些,柳五儿自然无比欣慰。她觉得自己现在或许也可以把自己听说的那些消息说给探春知道了,只是要拿捏好时机,不能惹人怀疑
王嬷嬷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看了身边的吴嬷嬷一眼。吴嬷嬷刚刚不发一言,只当自己是个哑巴,此时王嬷嬷示意她开口,才不慌不忙地接过话茬,郡主所言自然有道理,庆源李家更看重大王子,那对咱们倒是个利好消息。老奴这些日子偶尔在庆晖楼周围闲逛,也听过一些风言风语,其中大多是关于大王子的,说大王子身边两位娘娘,一位是庆和公主,另一位是他舅舅家的表妹这两位虽然斗得厉害,却都不得宠,大王子最爱的,却是自己在民间遇见的一个庶民女子。
这样看来,大王子显然是一个很有自己的主意的人,不愿意受母族或是妻族摆布当然,也可能是大王子是个天生的情种,愿意为了最心爱的女人得罪两个位高权重的妻子,以及她们背后的族阀势利。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探春都是半点利处都没有的。
反而,如果二王子真的对中原儒家文化心存向往
那么二王子和那位娘娘呢
那位是元和公主。王嬷嬷笑着补充,说起来,李娘娘也确实更有福气一些,元和公主跟庆和公主同年同月,但是元和公主就硬是早生了两日,这才当得上这个lsquo;元rsquo;字。
探春微微点头,依旧用秀目注视着两位嬷嬷不用她在出声问询,刚刚的疑问还没有被解答呢,两位嬷嬷自然也知晓她沉默背后的等待和催促。吴嬷嬷不慌不忙地开口,李娘娘和赵娘娘早年争得厉害,连带着两殿的宫人之间也势同水火,但是元和公主的脾气却和妹妹不同,向来是在两殿之间不偏不倚,和李娘娘关系看不出亲疏,赵娘娘那边也不会怠慢同二王子的关系,也只能用lsquo;相敬如宾rsquo;来描述,两人间客客气气的,每月同房两次,话都不多说。
两位嬷嬷也确实都是能人,说是对二王子了解不多,但是二王子夫妻间的房中事都能信口拈来。柳五儿偷听了这么多日庆晖楼外侍女的对话,也没了解出个皮毛,也是听到这里,她才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这两位嬷嬷之间的差距。
能在深宫大内存活下来,最后当上嬷嬷的人,哪个手里没有点儿压箱底的本事柳五儿心里已经打起了偷师的主意了,恨不得自己能表现得更恭敬一些。
北阙的宫人都说二王子待人和气,但是二王子本人来北阙是时候并不多,他大多数时候都是去南阙。
南阙是何地探春一愣。
扶南国王室居地被称为北阙,那么有一所对应的南阙,似乎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不过她们来扶南十余日,都没听过半点关于南阙的消息,好似那边就真的默默无闻了一般。
南阙是上一辈宫人的养老之地。显然,对于两位深谙扶南宫事的老嬷嬷来说,南阙并不是什么隐秘之地,如果老奴没记错的话,南阙那边应该还住着一位咱们国朝嫁过来的老太妃呢。
探春眨了眨眼,想到自己今后的命运,不由得露出些若有所思的神色。柳五儿心下暗想:探春此刻必定是把主意打到了那位老太妃身上,她在扶南生活了几十年,就算多年在南阙隐居,对于扶南宫廷的了解也必然比两位嬷嬷多。
若能得到这位老太妃的帮助
这个念头从柳五儿的脑海中闪过,却又被她暂时放弃:她们这一行人每日只能在庆晖楼及周围活动,根本没机会踏出北阙宫门一步,根本就没有去往南阙,和那位老太妃取得联系的机会。
王嬷嬷和吴嬷嬷觑着探春脸上的神色,知道她对这位老太妃生出了兴趣,就挑着知道的关于老太妃的事说了些,说起这位老太妃,她还是正儿八经的圣祖皇帝的女儿呢,当时老奴才刚进宫,和小姐妹们还去帮着给搬过东西
王嬷嬷的脸上显出一点怀念,又猛地收敛了神色,语气平淡下来,那位公主嫁过来的时候也是心甘情愿的,早些年能听到消息的时候,据说还颇为受宠。只是一辈子都没有个自己的孩子,移居到南阙后,就渐渐听不到什么声音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