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荡张开双目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即便已经过了三天,方荡依旧还有一种极度透支的疲惫感。
方荡听到身边传来的均匀的呼吸声,方荡扭头看去,就见陈娥那姣好的面容就在自己的左脸颊边上,此时的陈娥就像是一只小白兔一样,蜷缩在他的身旁。
方荡胳膊有点麻,或许就是这个姿势他的胳膊被陈娥枕了三天。
方荡没有任何动作,他怕影响到陈娥的休息。
方荡嗅着陈娥秀发上散发出来的淡淡的香气,不知不觉间想到了洪靖,似乎在凡间的时候,他们也曾如今天这样相拥在一起,只不过,他没有变,身边人却变了。
随后方荡想起了龙六太子所说的他的儿子的事情,方荡已经详细问过关于自己儿子的情况,不过,龙六太子所知也相当模糊,毕竟龙六太子关心的并非是方荡的儿子的事情。
方荡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洪靖来到了上幽界,那么他的儿子该怎么办。
方荡很清楚自己在凡间究竟有多少的仇敌,最后他本想一鼓作气将所有的敌人全部杀光,可惜,他中了圈套,被送到了着这上幽界,最终没能杀光所有的敌人,洪靖来到了上幽界,也就是说,他的孩子现在将要面对的是,如他当初在烂毒滩地中的局面,到处都是敌人,并且每一个敌人都强大无比,随便站出一个就足以碾杀年幼的方荡。
方荡很清楚自己能够在烂毒滩地上活下来,有多大的运气成分,同时自己又付出了怎么样的艰辛和痛苦,那样的环境当真是稍差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一方面方荡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也能有如他那样的运气,同时作为一个父亲,他实在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复走一自己的艰难道路。
想到这一点,方荡的一颗心就犹如刀绞一般的难受。
他要尽快将洪靖从龙宫中救出来,同时,他要想办法回到凡间,至少要想办法给在三浊世之中的自己的儿子送去一些能够保命的东西。
方荡摇了摇头牙,压制住心中不可遏制的层层暴涨的愤怒,也压制住他那想要立即去龙宫救人的想法。
现在还不成,他还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没有准备就去龙宫,他死掉无所谓,但他若是死了,洪靖也就死了,还有他的父母都将被永远囚禁在奇毒内丹之中。
所以,方荡不是为自己活着,也绝对不能随便死去。
此时陈娥微微动了一下缓缓苏醒过来。
随后陈娥就用力的搂住方荡将自己的洁白的脑门紧紧地贴在方荡的脸颊上。
方荡和陈娥之间乃是道侣,心意相通,方荡能够感受到陈娥此时的心中的恐惧,陈娥害怕失去他,不是怕他方荡死去,而是怕他方荡回到自己的妻子身边,抛弃她,死亡并不能阻隔陈娥对方荡的爱意,方荡的抛弃,远比死亡更叫陈娥感到恐慌。
方荡伸手轻轻拍了拍陈娥的手,两人就这样躺了许久,当方荡感到自己身上的力量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方荡想要做起来,陈娥却依旧死死的搂住方荡,“我宁愿这样一直躺下去,到天荒地老,到寿元终结。”
方荡脑子里此时想起的却是洪靖、自己的从未见过的孩子,还有郑守、赵敬修甚至是大洪皇帝的一张张面孔。
凡间种种方荡本似乎已经忘却了,一切恍若隔世一般,但现在,随着洪靖的到来,一切由远及近,转瞬间就又到了眼前。
方荡终究还是坐了起来。
陈娥给方荡整理着衣服,方荡则帮陈娥正了正发钗。
方荡来到自己新打造的那座琉璃雕像面前。
这琉璃雕像乃是方荡的面容,没有什么三头六臂就是一尊平平常常的雕像,在这雕像内中犹如冰封一般的有一个憨憨沉睡的小小婴儿。
这雕像有眼无珠,看上去毫无灵性。
方荡将这雕像一伸手收了起来,他很想用天书天地中的尚未归顺他依旧憎恨他的百姓来尝试一下这件琉璃佛像的神通究竟如何。
如果能够将这座天书天地中的数万百姓化为信徒,方荡的力量就会迈进一大步,现在就能进入龙宫去救自己的妻子。
但这个想法随生随灭,他们本身痛恨方荡,方荡当然可以强行叫他们信仰自己,但方荡觉得,这样做的后果有害无益,方荡隐隐间感觉到了一种循环,天道循环,方荡杀一人,在心中就生出一座七级黑浮屠,杀的人越多,七级黑浮屠就越多,最终这些七级黑浮屠都将报应在他的身上。
这就是循环,方荡强行叫这些憎恨他的人信仰他,肯定也会是循环中的一步骤,带来的后果,恐怕比杀一个人产生的七级黑浮屠更加可怕。
所以,方荡不会强行要他们的信仰,方荡必须先化解他们的憎恨,然后,才能收聚他们的信仰。
不得不说,方荡的感觉是对的,佛家讲究的就是个循环报应,缘法道理。
如果方荡今日强行叫这些憎恶他的百姓信奉他,最后的结果,信仰之力不纯,就是方荡的金浮屠将被逐渐染黑,从此之后,方荡将再无金浮屠可用,之剩下黑浮屠,而那个方荡影子一般的充满邪念怨气的家伙将一下变得强横无比,轻易就能碾压方荡的本我本心本念,这一招失满盘皆输。
人世间有诱惑种种,一步错就是万劫不复。
方荡带着这尊琉璃佛像飞出自己的天书天地,寻了一座城池随后飞了进去。
这座城池叫做核桃城,城池下面的山石犹如一个核桃而得名,这座城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不超过五千人,说是城池其实也不过是稍大一点的村子的规模。
这样规模的城池,一般情况下拥有他的门派也不会太强大,在上幽界中势力垫底,所以方荡也没有太多的避讳。
以方荡的势力,旁的不说,就是那六十多个丹士也相当于一个小小的门派了。
方荡走入城池之中,来到城池中人最多的市集上,今天恰好是每月一次的大集,这里聚集了一千多人,相当于城池中的五分之一的人口了。
在这里地面泥泞,鸡狗乱窜,百姓们也大多蓬头垢面,没办法这座核桃城太小了,周围能够用来耕种的土地不多,人们也就只是勉强能够吃饱而已,在这种状态下,其他的美不美干净不干净什么的,都不在考虑之中。
方荡看着四周的百姓,身处其中,方荡似乎能够感受到他们生活的悲哀。
方荡心中涌起一线慈悲,这慈悲正是方荡修炼到的铁级佛像时参悟出来的。
在这慈悲之念下,方荡祭出自己的这尊琉璃佛像,方荡将自己两颗金丹嵌入这尊琉璃佛像空洞的眼窝中,两颗金丹各自绽放出金色的还有绿色的光芒来。
犹如画龙点睛一般,这尊佛像忽然之间有了灵性,佛像之中的鬼叟也张开双目,一张婴儿般的脸上显现出一丝慈悲之意。
随着这尊佛像开目,一道淡淡的光芒涤荡而出,天空中传来嗡嗡的禅唱之声,四种的百姓微微一愣,齐齐的看向这尊琉璃佛像。
人生在世犹如苦海泛舟,每个人心中都有无穷苦难,此时见到这尊散发出滚滚慈悲的佛像,仿若见到了自己的生母生父,仿若见到了爷爷奶奶的那最慈爱的笑容。
哭声不知从何时开始压抑的传来,继而汇聚成一片海洋。
琉璃佛像四周的人全都跪在了琉璃佛像面前,痛哭流涕。
所有的人都开始倾诉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各种苦难,就像是一个孤身在外游荡了许多年的游子忽然回到了家中见到了自己的父母一样。
很快城中五千多百姓纷纷从房间中走出汇聚到了这集市上,哭声化为一片叫人悲叹的海洋。
这其中甚至还有一些金丹丹士,在这座城池看守的是三名金丹丹士,修为最高的是玄丹境界,此时这三名丹士竟也沉浸在琉璃佛像的慈悲之中。
这场面持续了一刻钟的世间,方荡皱了皱眉,这样哭下去,这些百姓全都得哭死不可!同时他方荡的两颗金丹的丹力在犹如洪水一般的宣泄出去,四周的百姓越多,需要的丹力越多,幸好人少,若是万人大城,再有几个丹士的话,方荡的两颗金丹内的丹力转眼就被耗光了!
方荡不敢维持太久,将佛像收起,百姓们的哭声缓缓收止,随后这些百姓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哭。
此时方荡也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些百姓。
情况似乎没有方荡想象中的那么好!
按照正常情况,一旦这些百姓成为方荡的信众之后,就会有一道道的信仰之力投注过来,就算还未能达到纯粹的信仰的地步,也会有一些力量汇入方荡的脑后光圈之中。
但现在,方荡却完全没有感受到这些民众有力量投递给他,也就是说,这些百姓尚未成为佛像的信众,他们哭了也就哭了,哭完之后,该怎样还是怎样,该如何还是如何。
现在是什么情况?
方荡听到身边传来的均匀的呼吸声,方荡扭头看去,就见陈娥那姣好的面容就在自己的左脸颊边上,此时的陈娥就像是一只小白兔一样,蜷缩在他的身旁。
方荡胳膊有点麻,或许就是这个姿势他的胳膊被陈娥枕了三天。
方荡没有任何动作,他怕影响到陈娥的休息。
方荡嗅着陈娥秀发上散发出来的淡淡的香气,不知不觉间想到了洪靖,似乎在凡间的时候,他们也曾如今天这样相拥在一起,只不过,他没有变,身边人却变了。
随后方荡想起了龙六太子所说的他的儿子的事情,方荡已经详细问过关于自己儿子的情况,不过,龙六太子所知也相当模糊,毕竟龙六太子关心的并非是方荡的儿子的事情。
方荡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洪靖来到了上幽界,那么他的儿子该怎么办。
方荡很清楚自己在凡间究竟有多少的仇敌,最后他本想一鼓作气将所有的敌人全部杀光,可惜,他中了圈套,被送到了着这上幽界,最终没能杀光所有的敌人,洪靖来到了上幽界,也就是说,他的孩子现在将要面对的是,如他当初在烂毒滩地中的局面,到处都是敌人,并且每一个敌人都强大无比,随便站出一个就足以碾杀年幼的方荡。
方荡很清楚自己能够在烂毒滩地上活下来,有多大的运气成分,同时自己又付出了怎么样的艰辛和痛苦,那样的环境当真是稍差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一方面方荡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也能有如他那样的运气,同时作为一个父亲,他实在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复走一自己的艰难道路。
想到这一点,方荡的一颗心就犹如刀绞一般的难受。
他要尽快将洪靖从龙宫中救出来,同时,他要想办法回到凡间,至少要想办法给在三浊世之中的自己的儿子送去一些能够保命的东西。
方荡摇了摇头牙,压制住心中不可遏制的层层暴涨的愤怒,也压制住他那想要立即去龙宫救人的想法。
现在还不成,他还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没有准备就去龙宫,他死掉无所谓,但他若是死了,洪靖也就死了,还有他的父母都将被永远囚禁在奇毒内丹之中。
所以,方荡不是为自己活着,也绝对不能随便死去。
此时陈娥微微动了一下缓缓苏醒过来。
随后陈娥就用力的搂住方荡将自己的洁白的脑门紧紧地贴在方荡的脸颊上。
方荡和陈娥之间乃是道侣,心意相通,方荡能够感受到陈娥此时的心中的恐惧,陈娥害怕失去他,不是怕他方荡死去,而是怕他方荡回到自己的妻子身边,抛弃她,死亡并不能阻隔陈娥对方荡的爱意,方荡的抛弃,远比死亡更叫陈娥感到恐慌。
方荡伸手轻轻拍了拍陈娥的手,两人就这样躺了许久,当方荡感到自己身上的力量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方荡想要做起来,陈娥却依旧死死的搂住方荡,“我宁愿这样一直躺下去,到天荒地老,到寿元终结。”
方荡脑子里此时想起的却是洪靖、自己的从未见过的孩子,还有郑守、赵敬修甚至是大洪皇帝的一张张面孔。
凡间种种方荡本似乎已经忘却了,一切恍若隔世一般,但现在,随着洪靖的到来,一切由远及近,转瞬间就又到了眼前。
方荡终究还是坐了起来。
陈娥给方荡整理着衣服,方荡则帮陈娥正了正发钗。
方荡来到自己新打造的那座琉璃雕像面前。
这琉璃雕像乃是方荡的面容,没有什么三头六臂就是一尊平平常常的雕像,在这雕像内中犹如冰封一般的有一个憨憨沉睡的小小婴儿。
这雕像有眼无珠,看上去毫无灵性。
方荡将这雕像一伸手收了起来,他很想用天书天地中的尚未归顺他依旧憎恨他的百姓来尝试一下这件琉璃佛像的神通究竟如何。
如果能够将这座天书天地中的数万百姓化为信徒,方荡的力量就会迈进一大步,现在就能进入龙宫去救自己的妻子。
但这个想法随生随灭,他们本身痛恨方荡,方荡当然可以强行叫他们信仰自己,但方荡觉得,这样做的后果有害无益,方荡隐隐间感觉到了一种循环,天道循环,方荡杀一人,在心中就生出一座七级黑浮屠,杀的人越多,七级黑浮屠就越多,最终这些七级黑浮屠都将报应在他的身上。
这就是循环,方荡强行叫这些憎恨他的人信仰他,肯定也会是循环中的一步骤,带来的后果,恐怕比杀一个人产生的七级黑浮屠更加可怕。
所以,方荡不会强行要他们的信仰,方荡必须先化解他们的憎恨,然后,才能收聚他们的信仰。
不得不说,方荡的感觉是对的,佛家讲究的就是个循环报应,缘法道理。
如果方荡今日强行叫这些憎恶他的百姓信奉他,最后的结果,信仰之力不纯,就是方荡的金浮屠将被逐渐染黑,从此之后,方荡将再无金浮屠可用,之剩下黑浮屠,而那个方荡影子一般的充满邪念怨气的家伙将一下变得强横无比,轻易就能碾压方荡的本我本心本念,这一招失满盘皆输。
人世间有诱惑种种,一步错就是万劫不复。
方荡带着这尊琉璃佛像飞出自己的天书天地,寻了一座城池随后飞了进去。
这座城池叫做核桃城,城池下面的山石犹如一个核桃而得名,这座城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不超过五千人,说是城池其实也不过是稍大一点的村子的规模。
这样规模的城池,一般情况下拥有他的门派也不会太强大,在上幽界中势力垫底,所以方荡也没有太多的避讳。
以方荡的势力,旁的不说,就是那六十多个丹士也相当于一个小小的门派了。
方荡走入城池之中,来到城池中人最多的市集上,今天恰好是每月一次的大集,这里聚集了一千多人,相当于城池中的五分之一的人口了。
在这里地面泥泞,鸡狗乱窜,百姓们也大多蓬头垢面,没办法这座核桃城太小了,周围能够用来耕种的土地不多,人们也就只是勉强能够吃饱而已,在这种状态下,其他的美不美干净不干净什么的,都不在考虑之中。
方荡看着四周的百姓,身处其中,方荡似乎能够感受到他们生活的悲哀。
方荡心中涌起一线慈悲,这慈悲正是方荡修炼到的铁级佛像时参悟出来的。
在这慈悲之念下,方荡祭出自己的这尊琉璃佛像,方荡将自己两颗金丹嵌入这尊琉璃佛像空洞的眼窝中,两颗金丹各自绽放出金色的还有绿色的光芒来。
犹如画龙点睛一般,这尊佛像忽然之间有了灵性,佛像之中的鬼叟也张开双目,一张婴儿般的脸上显现出一丝慈悲之意。
随着这尊佛像开目,一道淡淡的光芒涤荡而出,天空中传来嗡嗡的禅唱之声,四种的百姓微微一愣,齐齐的看向这尊琉璃佛像。
人生在世犹如苦海泛舟,每个人心中都有无穷苦难,此时见到这尊散发出滚滚慈悲的佛像,仿若见到了自己的生母生父,仿若见到了爷爷奶奶的那最慈爱的笑容。
哭声不知从何时开始压抑的传来,继而汇聚成一片海洋。
琉璃佛像四周的人全都跪在了琉璃佛像面前,痛哭流涕。
所有的人都开始倾诉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各种苦难,就像是一个孤身在外游荡了许多年的游子忽然回到了家中见到了自己的父母一样。
很快城中五千多百姓纷纷从房间中走出汇聚到了这集市上,哭声化为一片叫人悲叹的海洋。
这其中甚至还有一些金丹丹士,在这座城池看守的是三名金丹丹士,修为最高的是玄丹境界,此时这三名丹士竟也沉浸在琉璃佛像的慈悲之中。
这场面持续了一刻钟的世间,方荡皱了皱眉,这样哭下去,这些百姓全都得哭死不可!同时他方荡的两颗金丹的丹力在犹如洪水一般的宣泄出去,四周的百姓越多,需要的丹力越多,幸好人少,若是万人大城,再有几个丹士的话,方荡的两颗金丹内的丹力转眼就被耗光了!
方荡不敢维持太久,将佛像收起,百姓们的哭声缓缓收止,随后这些百姓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哭。
此时方荡也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些百姓。
情况似乎没有方荡想象中的那么好!
按照正常情况,一旦这些百姓成为方荡的信众之后,就会有一道道的信仰之力投注过来,就算还未能达到纯粹的信仰的地步,也会有一些力量汇入方荡的脑后光圈之中。
但现在,方荡却完全没有感受到这些民众有力量投递给他,也就是说,这些百姓尚未成为佛像的信众,他们哭了也就哭了,哭完之后,该怎样还是怎样,该如何还是如何。
现在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