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黛玉知道司徒卓的意思,却神色坚定的摇了摇头:“王爷,我更喜欢做军人。”
司徒卓只觉得心中一震,没有再说什么。
三日之后,前去探路的探子回来,其中有三路回禀说再往下走下去是深入大漠,不可冒险。其中两路回禀说确然有可能找到新的路线。
听完详细军情,打发了探路的人,司徒卓和黛玉对视一眼。
华国的陆军堪称天下第一,其中的运动穿插战术更是独步天下。
朝廷军万里驰援北疆,旅途劳顿,且西海国军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越是这样,西海国人越容易疏于防范。
再说,大冬日里,万里黄沙,谁会想道朝廷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能迂回包抄到西海国后方?
西海国之所以敢向朝廷军宣战,除了朝廷许多商品改走海贸之后,西海国断了生计不得已而为之之外,还因西海国东面与大灵朝接壤,西面又是高山荒漠,要走许久的路程才到波斯,后方并没有什么威胁,可以专注和朝廷接壤的这一条防线。
如此背景之下,只要绕过西海国防守重镇,两路包抄轻骑兵可以直入西海国境,必是势如破竹。
现在探得了两条新的路线,要分两路轻骑兵突袭,还有一股大军则是正面迎敌,和前南安王旧部汇合,牵制西海国军主力。
司徒卓是藩王,需要留在主营稳定军心。黛玉则想带一路骑兵突袭西海国后方。
刚开始,司徒卓是不允的。虽然不管从战略还是战术上说,正面冲击西海国军主力,两股骑兵绕道敌军后方夹击,是万无一失的策略。但是黛玉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都从未涉足西域,即便知道许多关于西域的地理气候理论知识,冬日在西域行军打仗,还是有很大的风险。
但是黛玉坚持。
从整个大军的角度,黛玉虽然年轻,却可说是拯救了大军一次,在军中威望极高。从知识储备的角度,黛玉也在后世学了地理、历史知识,成套的军事理论,还认真看过详细的卫星地图。论带兵突袭,没有比黛玉更合适的。
二人争执良久,最终还是黛玉说服了司徒卓,两人达成以大局为重的共识。不过司徒卓坚持要让柳行父子与黛玉同行,黛玉知道司徒卓担心什么,倒也没在这些细节上坚持。
司徒卓是新任藩王,自然是要带领主力大军走官道的。这也是为了牵制西海国军主力,不让西海国军起疑。
另外两股突袭军,最终定了左路主将黛玉,右路主将周安志。
在劫粮大战中,周安志指挥失当,造成了一定损失。虽然因为王爷、王妃补救及时,损失不算极大,而且司徒卓也宽宏大量没有处置他。但是周安志也卯足了劲想要将功折罪,证明自己。
得了指挥右路骑兵的令旗,周安志大喜过望的同时,也自陈定不负王爷所托,恨不能立军令状。
西北地理条件特殊,没有走过的荒漠,什么情况都有可能遇见。司徒卓倒没有让周安志立军令状,而是在临行前,夫妻两个和周安志交谈良久,并交给周安志一份堪舆图。
堪舆图是黛玉和司徒卓反复斟酌之后画的。除了前往西海国必经官道之外,另外两条骑兵绕行的路也都用虚线做了标记。图上将两人记得的后世尚且存在的河流、湖泊做了标记,把这些地方当做取水补给之所。
另外还有一些后来考古发现的古城遗迹,这些地方后来虽然被黄沙掩埋,现在却有可能还是绿洲。这些疑似补给点则是用虚线框出,另做说明。
周安志看了这一份堪舆图,喜出望外的同时,也不禁想王爷和王妃难道真的是神仙下凡?不然两人年纪轻轻,久居京城,又怎么会有如此详细的西域堪舆图?
因司徒卓没有因上次周安志指挥失当而惩罚他,还宽宏大量给了他立功机会,周安志拿了图,除了再次保证定然全力以赴外,不该说的一个字都没说。
武官的花花肠子或许比不上某些文臣,但是能做到一方主将的,政治智商也都过关。王爷因为那神瑛侍者的名头,在京城什么处境,周安志也清楚。
叫周安志说,王爷王妃除了能力过于杰出外,什么都是极好的。他们留在京城,那些凤子龙孙忌惮他们,但是做边关守将的,得遇明主是好事。
“有了此图,再有向导带路,末将定不负王爷所托。”周安志单膝跪地接过堪舆图道。
司徒卓扶周安志起来道:“沙漠不比中原,这些补给点之间的地带也凶险重重。周将军出发之前多挑几个信得过的向导,路上一切小心。”
周安志领命去了。
第114章 这边朝廷军制……
这边朝廷军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 而远在西海国都城,西海国王和众贵族正在准备今年的诺鲁孜节。
朝廷越来越多的货物通过海贸直接运抵波斯,贩卖到遥远的欧罗巴, 西海国去年一年的进项越来越少。直到西海国发兵突袭大灵朝在西海沿子的守军。
谁知道大灵朝看着民富国强,军队却不堪一击, 哪能和西海国马背上的儿郎相比?两任南安王, 一战死, 一被俘,中原人丢盔弃甲不说, 还有多少人都没开始厮杀就投降了。都是一群没血性的东西!
大灵朝那个老皇帝果然年老昏聩了, 或是大灵朝已经派不出人,据说这次来了一个更文弱的皇室子弟。
司徒卓只觉得心中一震,没有再说什么。
三日之后,前去探路的探子回来,其中有三路回禀说再往下走下去是深入大漠,不可冒险。其中两路回禀说确然有可能找到新的路线。
听完详细军情,打发了探路的人,司徒卓和黛玉对视一眼。
华国的陆军堪称天下第一,其中的运动穿插战术更是独步天下。
朝廷军万里驰援北疆,旅途劳顿,且西海国军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越是这样,西海国人越容易疏于防范。
再说,大冬日里,万里黄沙,谁会想道朝廷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能迂回包抄到西海国后方?
西海国之所以敢向朝廷军宣战,除了朝廷许多商品改走海贸之后,西海国断了生计不得已而为之之外,还因西海国东面与大灵朝接壤,西面又是高山荒漠,要走许久的路程才到波斯,后方并没有什么威胁,可以专注和朝廷接壤的这一条防线。
如此背景之下,只要绕过西海国防守重镇,两路包抄轻骑兵可以直入西海国境,必是势如破竹。
现在探得了两条新的路线,要分两路轻骑兵突袭,还有一股大军则是正面迎敌,和前南安王旧部汇合,牵制西海国军主力。
司徒卓是藩王,需要留在主营稳定军心。黛玉则想带一路骑兵突袭西海国后方。
刚开始,司徒卓是不允的。虽然不管从战略还是战术上说,正面冲击西海国军主力,两股骑兵绕道敌军后方夹击,是万无一失的策略。但是黛玉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都从未涉足西域,即便知道许多关于西域的地理气候理论知识,冬日在西域行军打仗,还是有很大的风险。
但是黛玉坚持。
从整个大军的角度,黛玉虽然年轻,却可说是拯救了大军一次,在军中威望极高。从知识储备的角度,黛玉也在后世学了地理、历史知识,成套的军事理论,还认真看过详细的卫星地图。论带兵突袭,没有比黛玉更合适的。
二人争执良久,最终还是黛玉说服了司徒卓,两人达成以大局为重的共识。不过司徒卓坚持要让柳行父子与黛玉同行,黛玉知道司徒卓担心什么,倒也没在这些细节上坚持。
司徒卓是新任藩王,自然是要带领主力大军走官道的。这也是为了牵制西海国军主力,不让西海国军起疑。
另外两股突袭军,最终定了左路主将黛玉,右路主将周安志。
在劫粮大战中,周安志指挥失当,造成了一定损失。虽然因为王爷、王妃补救及时,损失不算极大,而且司徒卓也宽宏大量没有处置他。但是周安志也卯足了劲想要将功折罪,证明自己。
得了指挥右路骑兵的令旗,周安志大喜过望的同时,也自陈定不负王爷所托,恨不能立军令状。
西北地理条件特殊,没有走过的荒漠,什么情况都有可能遇见。司徒卓倒没有让周安志立军令状,而是在临行前,夫妻两个和周安志交谈良久,并交给周安志一份堪舆图。
堪舆图是黛玉和司徒卓反复斟酌之后画的。除了前往西海国必经官道之外,另外两条骑兵绕行的路也都用虚线做了标记。图上将两人记得的后世尚且存在的河流、湖泊做了标记,把这些地方当做取水补给之所。
另外还有一些后来考古发现的古城遗迹,这些地方后来虽然被黄沙掩埋,现在却有可能还是绿洲。这些疑似补给点则是用虚线框出,另做说明。
周安志看了这一份堪舆图,喜出望外的同时,也不禁想王爷和王妃难道真的是神仙下凡?不然两人年纪轻轻,久居京城,又怎么会有如此详细的西域堪舆图?
因司徒卓没有因上次周安志指挥失当而惩罚他,还宽宏大量给了他立功机会,周安志拿了图,除了再次保证定然全力以赴外,不该说的一个字都没说。
武官的花花肠子或许比不上某些文臣,但是能做到一方主将的,政治智商也都过关。王爷因为那神瑛侍者的名头,在京城什么处境,周安志也清楚。
叫周安志说,王爷王妃除了能力过于杰出外,什么都是极好的。他们留在京城,那些凤子龙孙忌惮他们,但是做边关守将的,得遇明主是好事。
“有了此图,再有向导带路,末将定不负王爷所托。”周安志单膝跪地接过堪舆图道。
司徒卓扶周安志起来道:“沙漠不比中原,这些补给点之间的地带也凶险重重。周将军出发之前多挑几个信得过的向导,路上一切小心。”
周安志领命去了。
第114章 这边朝廷军制……
这边朝廷军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 而远在西海国都城,西海国王和众贵族正在准备今年的诺鲁孜节。
朝廷越来越多的货物通过海贸直接运抵波斯,贩卖到遥远的欧罗巴, 西海国去年一年的进项越来越少。直到西海国发兵突袭大灵朝在西海沿子的守军。
谁知道大灵朝看着民富国强,军队却不堪一击, 哪能和西海国马背上的儿郎相比?两任南安王, 一战死, 一被俘,中原人丢盔弃甲不说, 还有多少人都没开始厮杀就投降了。都是一群没血性的东西!
大灵朝那个老皇帝果然年老昏聩了, 或是大灵朝已经派不出人,据说这次来了一个更文弱的皇室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