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不像青石板一块一块铺上的那种庄严神圣,但路的本质是什么,是用来行走运输。
    从这方面来说,的确已经天下无敌。
    莫少珩他们来的时候,水泥路上已经有不少凉京百姓了。
    凉京的小孩,也已经在水泥路上跑得嘻嘻哈哈的。
    这就是他们凉京的道路。
    也太好,太漂亮了。
    特别是老人,他们走过太多泥泞的道路,这样连接两城的如此好的路还真是第一次见。
    他凉京,将要被举世瞩目。
    现在水泥路上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来看热闹看稀奇的络绎不绝。
    等习惯了,情况就会好很多。
    莫少珩的队伍驾着马车向临城而去。
    马车上,一群学生也在惊讶,竟然一点颠簸的感觉都没有,这路也太平了。
    以前,出了凉京城,甚至出了城内的主道拐进小巷,坐马车的时候,屁股都能抖得跟坐在石烁上一样。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
    马车的速度还不慢,从两边后移的景色就可以看出。
    我怎么感觉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到临城?
    以前走走停停,怎么也得半日吧。
    这简直就是将两座城连接成了一座城。
    要是花费的时间变得少了,说不得临城的百姓,白天都能跑到凉京来玩了。
    莫少珩一笑,道路的最大用途,可不就是如此。
    连接互通,让百姓的出行变得更加的方便。
    莫少珩,赵棣,南一坐的一辆马车,掀开窗子,边和旁边马车上的学生聊天,边讨论着这水泥路的厉害之处。
    不知不觉,视线中就出现了一座城池。
    天,临城离我们凉京原来这么近?
    这才花了多长时间,就到了。
    差不多节约了二分之一的时间,这还是他们没有拼命赶路的情况。
    赵棣也是眼睛一亮,他也想过,肯定能节省不少时间,只是没有想到居然能节省这么多。
    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太神奇了。
    到了临城,就感觉出来和凉京的差距了。
    无论从精神面貌,还是市容市景。
    这也是因为凉京发展实在太快了,周围城池很难赶上。
    若是一般的发展速度,周围城池也会逐步同化。
    不过,一点也没有打消众人的热情。
    临城的百姓也是欢天喜地,外面的水泥路实在太好了。
    不过在看到凉京的队伍,竟然跑到他们临城来游玩,也是一愣一愣。
    以前,城与城之间的跨越,可不容易。
    但以后,怕是要经常如此了。
    莫少珩逛了一会,和赵棣找了一个茶楼休息。
    赵景澄等倒是精神劲儿十足,完全没逛够,约着南一继续逛。
    莫少珩倒是不怎么担心,这些府邸的小公子出行,身边随时都跟着不少人。
    赵景澄他们一边逛还在一边道,都没有我们凉京干净。
    也没有我们凉京那么多吃的。
    更别说繁荣程度了。
    明明就是相邻的城池,却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他们老师说了,因为不能互通,所以各城的同化程度就会变慢,也就说各城都会保留一些自己的特色。
    他们主要就是找一找有别于凉京的临城的特色,这也是游玩的乐趣。
    结果,特色还没有找到,赵景澄他们就遇到事情了。
    原来是临城一家百姓,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上义务教育,都闹到县衙了。
    我这是个女儿啊,我就是不愿意让她读书怎么了?
    女子读书有什么用,你们说说?
    还不如让她在嫁人前,多给家里干一点活。
    赔钱货一个。
    如今义务教育,都免去了学费了,课本费甚至都能通过助学贷款。
    按理,凡北凉子民,差不多都有能力让自家孩子识数读点书了。
    但有些家长,若自家是个儿子也就罢了,若是个女儿,就有些情况了。
    他们就觉得女子不应该读书。
    周围的百姓也在议论纷纷,有不少还在附和。
    可不是,我们北凉的这个义务教育本也是好的。
    可偏偏,那公文上写着,凡我北凉的孩子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它没有写清楚是男孩还是女孩啊。
    所以这个歧义的地方经常发生问题。
    每个城池的解读也不一样,弄得不少闹上了公堂。
    就比如今天这一起。
    女儿读什么书,我看那公文上写的凡我北凉孩子,指的就是男孩。
    那家长更得意了,道理本来就是如此,这死丫头见别人家的孩子在读书,竟然也生了心思,你怎么敢
    不知好歹。
    县令也皱着眉,这公文的确和平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相违背的。
    但公文上的凡北凉孩子,又让人无法解读清楚。
    赵景澄等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经常跟在莫少珩身边,自然明白这公文的意思。
    既然说的是北凉的孩子,那就是不分男孩女孩。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看看他们凉京的女子百人团,个个都是才女,现在凉京的贵族女子,都以此为荣呢。
    那家长继续道,我这女儿现在不读书,以后也不会读书,今天我就在这里说清楚了。
    还是赵景澄站了出来。
    他是金殿风向官,也算职责所在。
    你这家长好生无礼。
    我朝廷好不容易克服万难,才让我北凉孩子有书可读,这在繁盛的其他诸国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你不思感激朝廷也就罢了,竟然还和朝廷对着干。
    突然的声音,一时间鸦雀无声。
    那家长也是一愣,嘀咕了一句。,我的女儿我说了算,平地管别人家闲事。
    他也不敢大声,因为见赵景澄等穿着,怕不是一般百姓人家。
    赵景澄也懒得理会他,而是掏出一个牌子,对向县令,我是金殿风向官。
    县令大人,为何有人公然违反我朝律令,你还不依法办事?
    县令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么年轻的金殿风向官?
    赵景澄嘀咕了一句,果然没有经过科举的官员,连北凉律都没能熟背就来当官了。
    要是从科举出来的,北凉律那是读得滚瓜烂熟,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赵景澄说了一句,看来我得将这事禀告给圣人。
    那县令直接都哆嗦了一下。
    在他看来,这本也是寻常事,但若是闹到了圣人面前,他怎么也得落一个办事不力的罪名,这乌纱帽是别想保住了。
    赶紧道,依这位大人之见,该如何处置?
    赵景澄嘴角都抽了一下,不是依我所见,而是根据北凉律该如何,我说了又不算,得北凉律说了算。
    那县令连连称是。
    赵景澄居然还学大人感慨了一句,我北凉的科举任重而道远啊,得让圣人多用科举取仕才对。
    然后道,依照我北凉律,凡我北凉适龄孩子,都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力,无人能剥夺他们的这份权力,包括他们的父母。
    所以,这人不让自家女儿上学,已经触犯了律法。
    我看他不像是初犯啊?
    的确不是触犯,去年的时候就闹过这么一出了,这女孩去年就没能入学。
    按照我北凉律,初犯者以罚金银为处罚。
    再犯者,入狱半月。
    众人:
    那家长被衙役抓下去的时候还有些懵,他不就是不让自家女儿上学,竟然要入狱?
    赵景澄拿出一个本子,得记下来,这情况连离凉京这么近的城池都有发生,其他城池肯定也有,我得在上朝的时候,让圣人和百官都知道。
    不得不说,科举出来的那些官员,都被派去了边远城池,反而是靠近凉京的,依旧是贵族推举制度。
    他们可不像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官员,对北凉律那么熟悉,都是靠感觉在治理。
    那县令已经一头冷汗。
    赵景澄等见事了,还要去找临城的特色呢。
    那县令赶紧派人来接待。
    赵景澄嘀咕了一句,平时不熟读北凉律,拍马屁倒是熟练。
    将安排来的一堆接待人员打发走,留下了一个本地的老户。
    赵景澄说道,临城有什么比较有特色的东西?
    不需要多珍贵,只要是其他城池没有就行。
    老户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临城生活了一辈子,最是了解临城的情况。
    犹豫了一下,倒真有这么个东西。
    第87章 羊皮筏子和码头鱼市
    莫少珩和赵棣在茶楼喝茶,等了半天,赵景澄等还没有回来。
    正准备让人去找人,这时,赵景澄等学生已经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
    老师,我们找到好东西了。
    一个个的,大冬天的鞋子都没穿,裤脚也捞得老高。
    莫少珩心道,这是怎么了?看把一个个激动得。
    下了楼,就看到一人手上提着一个小石头大小的种子。
    老师,这叫芋母,在临城外面有一片池塘,里面长满了这样的芋母,临城的人每年都要去挖来吃。
    刚才,那老户还给我们煮了几个,味道还不错呢。
    莫少珩:
    还真让他们找到了好东西呢。
    老师,这算不算特色产品?
    莫少珩点点头,说道,要是临城的芋母每年的产量足够,我可以全部收购。
    一群学生:
    他们老师做生意,连窝边草都不放过。
    不过,这可是他们发现的,高兴到了不行。
    莫少珩赶紧让他们将脚冲洗了,将鞋穿上,免得感冒。
    跟随的一群下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就是一个地方小吃吗?怎么感觉他们家小公子比发现了什么金银财宝还开心。
    一群人又嘻嘻哈哈地往凉京走。
    没想到现在在凉京和临城走一趟居然这么快就到了,岂不是说以后我们还可以经常来临城玩。
    莫少珩说道,要致富,先修路可不是说着玩的,有了这一条路,我们凉京的商品就可以很方便的卖到临城。
    临城的一些特色也可以卖到凉京。
    互通有无,带动发展。
    不多日,乌衣巷又有了一样新的产品。
    路过奶茶店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小朋友举着铜板,奶声奶气的道,一杯奶茶,多加点芋泥波波。
    波波两个字,还要翘着嘴巴说,这样才正宗。
    都怪那些小货郎,每次喊芋泥波波的时候都这样,将所有人都带偏了。
    莫少珩也在忙着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赵景澄发现的,义务教育中,对所有北凉孩子的诠释,有很多地方都误解为仅仅是男孩,依旧限制女孩上学。
    北凉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莫少珩既然见到了,就不可能不管。
    金殿上,莫少珩提出了由朝廷释法的概念。
    所谓释法,就是在朝廷颁布的律法中,有一部分容易让人产生误读的内容,这时候,就需要我北凉最高机构,也就是朝廷,就律法进行最公正和正确的解释。
    我北凉,尊的是北凉律,只有这一部法典,而不是各地方,根据自己的理解,各自设置自己的律法。
    莫少珩又强调了一番律法的重要性,合理的律法,是我北凉稳定的基石,绝不能被地方官员滥用。
    各地方官员,在判案之时,也必须依照律法的条款来进行,而不是凭借个人的喜好,想当然的,想怎么判就怎么判。
    莫少珩说的这种情况,在各地可不少见。
    读书人以前是不学律法的,这些被举荐去各地当官的贵族,要是还算是个清明的,或许还会看看北凉律。
    但要是个不知道上进的,呵,都是凭借自己的好恶在判案。
    这也导致了,百姓受了委屈也不敢报官,官民勾结的事情常有发生。
    我北凉必须有法可依,有律可守,如此,我北凉才能长治久安。
    金殿上也是议论纷纷。
    莫少珩的思想,有一些先贤们的影子。
    历史上,也并非没有以法为根本的王朝。
    但脱离人治的王朝,总给人感觉太冷酷了一点。
    果然,有人提出了这一个观点。
    莫少珩说道,之所以有人觉得律法太过严苛,并非律法之错。
    而是制定律法的人太严苛,一厢情愿地制定了太多的酷法恶法。
    所以臣建议,重修我北凉律。
    事无巨细,一点一滴,皆要符合我北凉国情。
    但律法一但通过,也需要严格执行。
    金殿上:
    重修律法?
    他们北凉的律法都是沿用的历朝的版本。
    况且,重修律法,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若是要真想要做到莫少珩说的,有法可依,有律可守,天下太平,那么律法肯定是要从新整顿一番的。
    比如他们北凉的律法,还有一些严苛得,现在都不实施的条款,什么斩首,挖舌,五马分尸之刑都有。
    莫少珩也是一叹,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大工程。
    说道,我北凉百姓,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是圣人的子民。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官网只为原作者肥皂有点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肥皂有点滑并收藏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