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以前还需要找地方,甚至还要想办法搞搞拆迁,让选定地方的民宅迁走,这次却不需要了,之前几番风波,栽倒的官员乃至宗亲很是不少,他们那些宅子不管是以前圣上赏赐的,还是自家建造的都是住不了了,直接被收入官中。
抄家抄出来的财产,正常情况下,现银什么的,直接收入国库,其他一些什么良田庄子铺子之类的,一般直接拿出来官卖,这些的价格自然比正常情况下要低不少,算是给站对了队的官员的福利,一般是轮不到普通人沾手的。而其他许多东西,比如说一些摆设之类的,一般就是归了圣上的内库了,多半都是由内务府处理,那些宅子也是如此,除了官邸之外,一般就是预留出来,要么赏赐给荣养的官员或者是外戚,要么就是改造一番给那些开府的皇子公主一流。
这两年抄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家,内务府手里头各种房契地契一大堆,楚穆还趁机置办了不少产业,如今选出几个地段好的,都不需要太费劲,只需要提升一下规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楚穆有的时候都觉得,时不时抄点家,真是个比较合算的交易。许多官宦人家,真正家风清正的也有,但是,有句话叫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官嘛,不给自个捞点儿,那简直是白考一次。有的人为了读书科考,甚至找那些商人借高利贷,回头当官了,不把自个当年欠下来的钱十倍百倍赚回来,岂不是要亏死了。因此,朝中上下,贪腐的官员着实是不少,当然了,许多官员虽说有着贪腐行为,但是其实还算是挺能干,任上也能做出不少政绩来,即便是当地的百姓,也觉得这样的父母官其实还不错。就怕那种没本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还贪腐的。像这种官员,抄上一波,那就是大快人心了。
楚穆这些想法其实挺幼稚,毕竟,很多事情,其实是瞒上不瞒下的,作为上位者,对下头人的了解还是来源于类似于吏部的考评,御史们的巡查,人家的人品本事如何,都不可能很直观地了解。楚穆知道的事情多,有的根本就是事后诸葛亮,有的道听途说,有的也就是人家栽了才知道。
不过,楚穆如今已经开始下意识地去了解这些,如官员的官声,能力,还有就是他们的品行如何。不经过这次抄家,他真是不知道,许多原本标榜着两袖清风,清廉如水的官员,实际上家中妻妾成群,不管是在老家,还是在京城,都有不小的家私。一些成天在朝堂上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的御史,日子也过得非常精彩,家里头各种放印子钱的借据还有包揽诉讼之类的帖子,总之,很是刷新了楚穆的三观。
楚穆如今开始琢磨着,自个其实应该出去看一看,老是在京城,只怕回头都叫那些官员骗得团团转。
楚穆很快就有了机会。
第104章
山东那边黄河决口, 这其实没什么,国家那么大, 哪一年没个什么天灾人祸的。
问题是, 这次主要是人祸。黄河泛滥早就不是新闻了,朝廷年年为此支付大量的钱粮,用于筑坝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工程, 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有了一整套固定的流程。因此,黄河算起来虽然时有泛滥之事,但是造成的影响都不大,顶多也就是河边几十里地的问题,就算是泛滥了,赈灾什么的也都比较及时。
只是,这次却压根算不得什么天灾, 而是人祸了。因为黄河这几年水流量都不算太多,泛滥也不严重, 这一任的一些官员到任之后,就产生了侥幸之心, 上下勾结,将用于筑坝还有其他水利措施的钱粮侵吞了大半,原本筑坝用的是石头,如今直接随便用泥沙混了点稻草就糊上去了, 刚开始的时候, 有原本那些堤坝挡着, 一时半会儿没太多问题,可是,这只是一时侥幸,今年春天雨水多了一些,顿时挡不住了,直接就溃了堤。
这种事情,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回头查起来,只怕上百个官员要人头落地,因此,当地官员捂着盖子,一直不肯上报,朝廷也不知道,自然不会有什么赈济,结果那些已经不能忍受的百姓直接揭竿而起,聚众造反,几十万饥民冲击县城,已经占领了一座县城,这下,盖子彻底捂不住了。
圣上在早朝上大发雷霆,下旨平叛,又命追究责任。只是朝廷承平多年,几十万饥民,说真的,也难以处置,杀官造反这种事情,开了个头,之后就不好办了,他们中许多人不能留在原籍,否则就是不安定因素,可是这么多人,要迁移到别处去,又是个大工程,而且稍微一个不小心,就要闹出乱子了,只要有心人挑拨一番,那些本来就反过一次的人,是不介意再反一次的。
因此,这个差事很难办,说不准就要把自个的前程甚至是性命搭上去了。
圣上在那里等着有人自动请缨,结果一个个都低眉顺眼,没一个肯主动为君分忧的,不由气得半死。最后,圣上只得点了两个还算差不多的武将,为主的是平北侯何毅,平北侯一脉也算是开国功臣,何家原本也想着从武转文,奈何家里几辈子没受文曲星君眷顾,至今没出一个能读书的,旁支里头最出息的也就是出了两个秀才,最后只得依旧从武。只是自tai zong以来,四海承平,北方也就是偶尔有些摩擦,蛮人并不能真的北下,因此,想要军功,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如今这位平北侯年轻的时候也曾去了北疆,混了点军功回来继承了爵位,在一众故交之中,好歹有着知兵的名头,如今也领着一卫禁军,之前楚瑞谋逆的时候,也立了点功劳,虽说不足以升爵,但是也得了不少赏赐。
--
抄家抄出来的财产,正常情况下,现银什么的,直接收入国库,其他一些什么良田庄子铺子之类的,一般直接拿出来官卖,这些的价格自然比正常情况下要低不少,算是给站对了队的官员的福利,一般是轮不到普通人沾手的。而其他许多东西,比如说一些摆设之类的,一般就是归了圣上的内库了,多半都是由内务府处理,那些宅子也是如此,除了官邸之外,一般就是预留出来,要么赏赐给荣养的官员或者是外戚,要么就是改造一番给那些开府的皇子公主一流。
这两年抄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家,内务府手里头各种房契地契一大堆,楚穆还趁机置办了不少产业,如今选出几个地段好的,都不需要太费劲,只需要提升一下规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楚穆有的时候都觉得,时不时抄点家,真是个比较合算的交易。许多官宦人家,真正家风清正的也有,但是,有句话叫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官嘛,不给自个捞点儿,那简直是白考一次。有的人为了读书科考,甚至找那些商人借高利贷,回头当官了,不把自个当年欠下来的钱十倍百倍赚回来,岂不是要亏死了。因此,朝中上下,贪腐的官员着实是不少,当然了,许多官员虽说有着贪腐行为,但是其实还算是挺能干,任上也能做出不少政绩来,即便是当地的百姓,也觉得这样的父母官其实还不错。就怕那种没本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还贪腐的。像这种官员,抄上一波,那就是大快人心了。
楚穆这些想法其实挺幼稚,毕竟,很多事情,其实是瞒上不瞒下的,作为上位者,对下头人的了解还是来源于类似于吏部的考评,御史们的巡查,人家的人品本事如何,都不可能很直观地了解。楚穆知道的事情多,有的根本就是事后诸葛亮,有的道听途说,有的也就是人家栽了才知道。
不过,楚穆如今已经开始下意识地去了解这些,如官员的官声,能力,还有就是他们的品行如何。不经过这次抄家,他真是不知道,许多原本标榜着两袖清风,清廉如水的官员,实际上家中妻妾成群,不管是在老家,还是在京城,都有不小的家私。一些成天在朝堂上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的御史,日子也过得非常精彩,家里头各种放印子钱的借据还有包揽诉讼之类的帖子,总之,很是刷新了楚穆的三观。
楚穆如今开始琢磨着,自个其实应该出去看一看,老是在京城,只怕回头都叫那些官员骗得团团转。
楚穆很快就有了机会。
第104章
山东那边黄河决口, 这其实没什么,国家那么大, 哪一年没个什么天灾人祸的。
问题是, 这次主要是人祸。黄河泛滥早就不是新闻了,朝廷年年为此支付大量的钱粮,用于筑坝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工程, 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有了一整套固定的流程。因此,黄河算起来虽然时有泛滥之事,但是造成的影响都不大,顶多也就是河边几十里地的问题,就算是泛滥了,赈灾什么的也都比较及时。
只是,这次却压根算不得什么天灾, 而是人祸了。因为黄河这几年水流量都不算太多,泛滥也不严重, 这一任的一些官员到任之后,就产生了侥幸之心, 上下勾结,将用于筑坝还有其他水利措施的钱粮侵吞了大半,原本筑坝用的是石头,如今直接随便用泥沙混了点稻草就糊上去了, 刚开始的时候, 有原本那些堤坝挡着, 一时半会儿没太多问题,可是,这只是一时侥幸,今年春天雨水多了一些,顿时挡不住了,直接就溃了堤。
这种事情,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回头查起来,只怕上百个官员要人头落地,因此,当地官员捂着盖子,一直不肯上报,朝廷也不知道,自然不会有什么赈济,结果那些已经不能忍受的百姓直接揭竿而起,聚众造反,几十万饥民冲击县城,已经占领了一座县城,这下,盖子彻底捂不住了。
圣上在早朝上大发雷霆,下旨平叛,又命追究责任。只是朝廷承平多年,几十万饥民,说真的,也难以处置,杀官造反这种事情,开了个头,之后就不好办了,他们中许多人不能留在原籍,否则就是不安定因素,可是这么多人,要迁移到别处去,又是个大工程,而且稍微一个不小心,就要闹出乱子了,只要有心人挑拨一番,那些本来就反过一次的人,是不介意再反一次的。
因此,这个差事很难办,说不准就要把自个的前程甚至是性命搭上去了。
圣上在那里等着有人自动请缨,结果一个个都低眉顺眼,没一个肯主动为君分忧的,不由气得半死。最后,圣上只得点了两个还算差不多的武将,为主的是平北侯何毅,平北侯一脉也算是开国功臣,何家原本也想着从武转文,奈何家里几辈子没受文曲星君眷顾,至今没出一个能读书的,旁支里头最出息的也就是出了两个秀才,最后只得依旧从武。只是自tai zong以来,四海承平,北方也就是偶尔有些摩擦,蛮人并不能真的北下,因此,想要军功,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如今这位平北侯年轻的时候也曾去了北疆,混了点军功回来继承了爵位,在一众故交之中,好歹有着知兵的名头,如今也领着一卫禁军,之前楚瑞谋逆的时候,也立了点功劳,虽说不足以升爵,但是也得了不少赏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