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熙华笑道:“怎么当得起,真是天恩浩荡,再想不到的荣耀呢。”
吩咐把圣旨供起来,请夏太监入席喝酒,一时太子的贺礼也从正门抬了进来,贺陈颐安父子,又乱了一通,众人纷纷上去恭贺。
武安侯府越发喜气洋洋了!
☆、第219章 赐婚
陈颐安获封世子虽然在陈家人看来是理所应当,不过是时间问题,但在帝都依然是件大事,究其原因,当初的从龙之功,随太祖打下江山,并在其后的坐稳江山的数十次战役中立功封公封侯的共有十八公二十七侯,在太祖身后,就已经只剩下了六位国公十一位侯爵。
再由太宗朝高宗朝一路下来,大浪淘金,这十一位侯爵或夺爵,或降爵,唯有武安侯的爵位一直传承,现在俨然已经是大盛王朝唯一的一位由太祖封侯,传承至今的侯爷了。
这一次,陈颐安虽封世子,但能不能平级袭爵,却也未可知。
旨意下来,议论纷纷,不过陈熙华尚不到五十岁,现在就说袭爵也太早了,不过众人心中都有计较,若是太子将来登基,陈颐安这个侯爵想必就跑不掉了。
而更有知道那桩公案的人心中琢磨,看来在这一次静妃一系彻底湮灭的公案当中,圣上对太子的举动是满意的,单看武安侯府,涉事颇深,直接推动,结果静妃和南安侯夫人赐死,武安侯府不仅毫发无损,还得了赞赏嘛。
不管到底各人心中怎么个想法,武安侯府自是一片欢腾,就算是不欢喜的脸面上也要装出欢喜来,不过郑明珠觉得,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倒是真欢喜。
第二日,几个妹妹一早就都聚在甘兰院,宝哥儿和五妹妹陈颐雅对坐吃着糖,陈颐贞把自己屋里的茶具取了来,煮茶给姐妹们喝。
一时茶香四溢,连院子里的郑明珠都被吸引进来了。
姐妹们纷纷恭喜嫂子,又送贺礼又要红包,热闹了一阵子,郑明珠却见陈颐安大步进门来,丫鬟还没来得及掀帘子报呢。
屋里一屋子的小姐都忙站起来,陈颐安不妨妹妹们都在,也就只在门口站了站,并不进去了,只是吩咐郑明珠:“你好生招呼妹妹们。”
就退了出去。
郑明珠应了,只是这一个照面见陈颐安脸色神情不像是很欢喜的样子,倒也奇怪,今儿这样大的喜事,虽说是意料中事,到底是件大喜事,他这是怎么了。
郑明珠想了想,嘱咐妹妹们:“好生看着宝哥儿。”
自己追了出去:“哎,大爷等等。”
陈颐安站住回头:“怎么了?”
“我能怎么了。”郑明珠走到他跟前:“我瞧你不大喜欢,这是怎么了?昨儿才有这样大的喜事呢。”
陈颐安觉得郑明珠看人越来越厉害了,自己也算控制的好的,她只是一个照面,就觉得自己情绪不对。
陈颐安想了想,还是说:“今儿我得了消息,圣上要给几位适龄的皇子赐婚了。”
“有什么妨碍吗?”郑明珠忙问。
陈颐安道:“听说三妹妹也在名单上头。”
啊?陈颐娴?
当 然,身为武安侯唯一的嫡女,陈颐娴当然有资格赐婚皇子,只是一家子从来没有想过要把陈颐娴送进宫廷,陈夫人更是早已替她看好了人家,如今考察了哥儿,已经 基本定下来了,镇国公梁家的长房嫡长孙,今年十六岁,家里门风清正,夫人宽厚,哥儿也出落的有出息,眼看就要换庚贴了。
这当口,冒出来这样一个消息?
郑明珠忙问:“母亲和父亲可知道?”
陈颐安道:“父亲进宫去打探了,母亲那边,我等父亲的消息回来再去回罢,没的白让母亲担心。”
这也对,郑明珠点点头,琢磨了一下,其实若是赐婚几位皇子作正妃,也不是不好,到底位分高,皇子只要不去跟太子争大位,一世的荣华富贵总是有的,尤其是几位适龄皇子都人物齐整,知书达礼,并不比世家子弟差。
今后太子登基,几位皇子一个王爵是跑不掉的,虽说皇子妃不是那么好做的,但到底宫中没有太后皇后,只有几位皇子的母妃,到底也还算轻省。
郑明珠权衡利弊,觉得就算真的赐婚皇子,其实也不难接受。
陈夫人慈母之心,当然希望女儿一辈子舒心顺意,不过世家嫡长子,也不见得就轻省了。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陈颐安一眼看穿她的心思,低声说:“若是就这几位爷,倒也罢了,要紧的是,听说七爷也在名单上头。”
啊,七皇子!郑明珠瞬间就悟了,再一想,自己当初也想的太简单了,当初静妃出手对付太子妃,却被太子妃趁机掀翻,逼得圣上降了静妃位分,又处置了文家卫家,想起来还没这一回闹的大呢,圣上也不大欢喜,到底过了些日子就把卫氏诸女分赐了各勋贵才算完一回事。
如今此事比当日大了十倍,圣上处置静妃和卫家之后反倒没有动静,按说是不大对劲的,原来是在这里呢。
果然圣心难测。
陈颐安一眼就看出来郑明珠的想法,轻轻点点头:“太子爷原是虑着这个,倒是猜的j□j不离十,只是就算知道,圣上乾纲独断,也没什么法子。”
静妃一系倒了,在朝势力变化并不大,但皇子却不一样,七皇子、九皇子、十皇子是静妃所出,尤其是七皇子,颇有点风口浪尖的感觉。
郑明珠基本明白了这件事的意思了,封陈颐安世子是给太子脸面,给皇子们赐婚则是重新分配朝中势力的举措。
圣上一收一放,于微处见大局,虽是和风细雨,却也真是手段莫测,不过看起来,对太子依然是另眼相看的。
郑明珠叹道:“七皇子才十一岁呢,且三妹妹也比他大着三岁,不至于吧?”
陈颐安道:“先赐婚,过几年再大婚也是有的,且现就有例子,孝顺安皇后就比先帝大着三岁呢。”
怪道陈颐安脸色不大好看,自己的亲妹妹,要是真赐婚给七皇子,这笔糊涂烂账可要命了。
郑明珠送走陈颐安,回了屋子,见几位妹妹都在笑着聊天,在嫂嫂屋里,她们都显得随意而放松,有在炕上歪着的,有在窗下椅子上坐着的,郑明珠不由自主的打量了陈颐娴两眼。
她比陈颐雅矮一点点,浓眉大眼,长的其实比较像父亲陈熙华,倒是陈颐安长的更像陈夫人,陈颐娴看起来十分阳光,带着十四岁女孩子的天真和无忧无虑,又因为教养和礼仪,深藏骄傲,并不张扬。
不过她的娴静是活泼的,带着阳光的清新味道,一切都恰到好处,很讨人喜欢。
这个时候她坐在窗下的椅子上,细白的手执着一杯茶,笑着听陈颐雅和陈颐敏斗嘴,上午的阳光照着她的侧脸,照的出一个少女的快活。
郑明珠只能在心里叹口气。
到了晚上,陈颐安回来,郑明珠忙问这件事,却是毫无进展,一家子只得等着圣意,这种感觉,把陈颐安封世子的喜悦冲刷的一干二净。
陈颐安道:“待选的小姐不止三位,也不一定就是三妹妹。”
郑明珠点头,也只得这样安慰自己了。
还是那句话,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任何计策谋划都是不堪一击的。
这样过了好几日,终于尘埃落定,朝廷发了明诏,武安侯嫡女陈氏赐婚四皇子为正妃,平安长公主嫡女祝氏赐婚六皇子为正妃,承恩公嫡女方氏赐婚七皇子为正妃。
其余还有各皇子侧妃等。
郑明珠听了墨烟来回,登时松了一口气,不由的拍拍心口。
宝哥儿瞧见了,也学着他娘的样子拍一拍,然后就笑的开心的狠,一个没坐稳,倒在垫子上,仿佛被翻身的乌龟,扎手扎脚,就是翻不过来。
郑明珠心中郁气一扫而空,抱起宝哥儿狠狠的在他的胖脸上亲了一口。
宝哥儿只是笑,就是不说话。
不过虽说郑明珠的担心放下了,但郑明珠知道,陈颐安却是不一样,承恩公,那是太子的亲舅舅,早逝的方皇后的长兄,生母早逝,娘舅就代娘了。
承恩公在方皇后晋位皇后前就是长宁侯,本就位高权重,又自然的对太子有不同寻常的影响力,圣上将太子的亲表妹,承恩公的独女赐婚七皇子为正妃,这显然不无保全七皇子之意。
太子党更需有分寸才是了。
身为皇帝,或许不指望每个儿子都有出息,但想要保全每个儿子,那也是人之常情。
这一轮赐婚涉及太子并五位皇子,十一位帝都出身身份各不相同的小姐,也就涉及了远超过十一个家族,帝都一时议论纷纷,郑明珠连着几次赴宴都听到有人在议论这件事。
不过无论如何,随着赐婚旨意的明发,随着满帝都的议论纷纷,大盛成宗朝最为轰动的一桩皇室公案终于尘埃落定,有了一个结局。
待天气渐热,重生成为郑明珠的第三个年头的五月,郑明珠迎来了对她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喜事——唐菱月与卫江俊成亲。
卫家是没什么亲戚了,卫姨妈这边却是很热闹,陈夫人要亲自去,郑明珠自然随侍身边服侍,可以名正言顺的参加菱月妹妹的婚礼。
虽然是作为夫家的亲戚,郑明珠依然很高兴。
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虽不能与妹妹相认,阴错阳差之下,却能名正言顺的来往,郑明珠已经很满足了。
五月初六一大早,郑明珠领着陈颐娴、陈颐敏随陈夫人前往卫家。
陈颐娴是亲外甥女,自是应该去,而陈颐敏是听说有热闹看,又有郑明珠带着,非要跟着去的。
☆、220
因在帝都发展态势良好,未来似乎还有做黄商的可能,卫江俊与母亲卫陈氏商量了之后,在帝都西南的豆角胡同置下了一间五进的大宅子,后头有个小小的花园,小小的池塘,亭台楼阁都有,还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陈夫人来过好几回,郑明珠还是第一回来,这宅子看起来也是有些年头了,早前的主人想来也是殷实人家,院子里铺的全是两尺见方的大青石,岁月长了,带着一种古旧的光泽。各院子的门窗柱子全是上好的木材,越经岁月越显润泽。
因到的时间还早,郑明珠是坐在厅里听陈家的长辈们讲古,陈颐敏却是坐不住,东张西望,似乎很想出去看热闹。
郑明珠就跟陈颐娴说:“我瞧你听这些也无聊的很,你带五妹妹出去逛逛吧,只看着她别叫她淘气才是。”
曾家赵姨妈也带了女儿云姐儿来,此时听说了,扯着她娘的袖子,赵姨妈笑道:“你也是大姑娘了,就这么坐不住,也罢,娴姐儿是个懂事的,你跟她一块儿我倒也放心。”
陈夫人听说,就笑着嘱咐陈颐娴好生带着妹妹们玩,倒也罢了。
姑 娘们都出去逛去了,郑明珠接着听陈夫人和赵姨妈、卫姨妈等人讲古,因着卫姨妈在姐妹中际遇最差,带着一儿一女孤苦伶仃,娘家人越发怜惜她些,卫姨妈和卫江 俊又都懂事会做人,并没有成日指望着娘家要给金山银山,反倒是得了照顾,总想着回礼,虽说自己身份家底都有限,但这几年来,凡是得了好的,总先紧着送曾家 陈家赵家等,如今,卫姨妈的娘家曾家连大老爷连底下的小爷们都越发看顾着卫江俊呢。
就是这几家的女眷,无不是骄傲的天之骄女,却也都很买卫家的帐。
郑明珠今日身上穿的,就是卫江俊和唐菱月前儿春季换季送来的新鲜花样颜色的缎子。
而曾家人更是名正言顺,为着卫江俊今日的成亲,南京曾家来了好几位舅太太舅奶奶的,郑明珠不认得,只得挨着叫舅母表嫂。
陈夫人赵姨妈自与他们讲着娘家事,哪个哥儿订了亲,哪个姐儿在挑姑爷了,哪一房又新添了孙子孙女,长篇大套的讲了起来,慢慢的又讲到了哪个哥儿出息,考中了举人。
如 今,曾家有几个会读书的孩子正预备到帝都来备考明年的秋围,陈夫人是嫡长女,当仁不让叫几个孩子到府里住着:“虽说家里头在帝都有宅子,不过这些年没人住 了,不过几家人在那里看着房子,如何方便?须得修葺整理,还得添了人手,才住得,哥儿几个横竖住不长,一年半载罢了,咱们府里有的是空房子,一应都是现成 的,不过拨几个人服侍,岂不便宜。”
说着就商议起来。
郑明珠只笑着听,并不说一句话。
正在此时,一个丫头走进来,郑明珠认得是陈颐娴的丫头锦辉,她进来不找陈夫人,却是附在郑明珠耳边道:“外头小姐们和几个公子有点纠纷,小姐打发奴婢来请世子夫人,还说……别叫夫人知道了。”
这丫头!
郑明珠便对陈夫人笑道:“锦辉说敏姐儿一直吃糖,劝不住,媳妇去给她收了,不然牙该坏了。”
陈夫人就笑着点头:“你去吧,叫她们几个都安分些。”
郑明珠就带着锦辉走了出去。
郑明珠这样一打岔,话题就落在了陈夫人身上,都在恭喜大哥儿封了世子,两个儿媳妇,一个县主一个公主,如今女儿又赐婚皇子正妃,真真是富贵荣华,再没得比了。
赵姨妈笑道:“安哥儿媳妇以前我见她绵软些,如今看起来却是个好的,别的不说,一家子的小姑子都与她亲近,这么多世家里头,我都看遍了,这样子的倒也少见,虽说是大姐姐会教导小姐们,一个个都懂事大方,不挑剔嫂子,不过也得做嫂子的有些好处才行。”
陈 夫人笑道:“论起来我也没得再挑剔的了,两个儿媳妇,大的这个,懂事稳重,别的好处都不论,我就喜欢她的品格儿,不是我夸自家媳妇,安哥儿媳妇的气派格局 在帝都都是一等一的,说起来,咱们这样的人家又不用媳妇女红服侍,要的无非就是做人行事这份心胸,有这点好处,以后这个家交给她,也就不怕了。小的那个, 虽说是公主,这样尊贵,却也是谦逊柔和,知道孝敬长辈,疼爱弟弟妹妹们的,就是娴姐儿……这也是再想不到的荣耀,那是万岁爷给咱们家的体面。”
陈夫人是不太情愿这桩亲事的,可是圣上赐婚旨意已经下来了,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再不情愿也不敢说半个不字,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还得歌功颂德,感激涕零。
吩咐把圣旨供起来,请夏太监入席喝酒,一时太子的贺礼也从正门抬了进来,贺陈颐安父子,又乱了一通,众人纷纷上去恭贺。
武安侯府越发喜气洋洋了!
☆、第219章 赐婚
陈颐安获封世子虽然在陈家人看来是理所应当,不过是时间问题,但在帝都依然是件大事,究其原因,当初的从龙之功,随太祖打下江山,并在其后的坐稳江山的数十次战役中立功封公封侯的共有十八公二十七侯,在太祖身后,就已经只剩下了六位国公十一位侯爵。
再由太宗朝高宗朝一路下来,大浪淘金,这十一位侯爵或夺爵,或降爵,唯有武安侯的爵位一直传承,现在俨然已经是大盛王朝唯一的一位由太祖封侯,传承至今的侯爷了。
这一次,陈颐安虽封世子,但能不能平级袭爵,却也未可知。
旨意下来,议论纷纷,不过陈熙华尚不到五十岁,现在就说袭爵也太早了,不过众人心中都有计较,若是太子将来登基,陈颐安这个侯爵想必就跑不掉了。
而更有知道那桩公案的人心中琢磨,看来在这一次静妃一系彻底湮灭的公案当中,圣上对太子的举动是满意的,单看武安侯府,涉事颇深,直接推动,结果静妃和南安侯夫人赐死,武安侯府不仅毫发无损,还得了赞赏嘛。
不管到底各人心中怎么个想法,武安侯府自是一片欢腾,就算是不欢喜的脸面上也要装出欢喜来,不过郑明珠觉得,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倒是真欢喜。
第二日,几个妹妹一早就都聚在甘兰院,宝哥儿和五妹妹陈颐雅对坐吃着糖,陈颐贞把自己屋里的茶具取了来,煮茶给姐妹们喝。
一时茶香四溢,连院子里的郑明珠都被吸引进来了。
姐妹们纷纷恭喜嫂子,又送贺礼又要红包,热闹了一阵子,郑明珠却见陈颐安大步进门来,丫鬟还没来得及掀帘子报呢。
屋里一屋子的小姐都忙站起来,陈颐安不妨妹妹们都在,也就只在门口站了站,并不进去了,只是吩咐郑明珠:“你好生招呼妹妹们。”
就退了出去。
郑明珠应了,只是这一个照面见陈颐安脸色神情不像是很欢喜的样子,倒也奇怪,今儿这样大的喜事,虽说是意料中事,到底是件大喜事,他这是怎么了。
郑明珠想了想,嘱咐妹妹们:“好生看着宝哥儿。”
自己追了出去:“哎,大爷等等。”
陈颐安站住回头:“怎么了?”
“我能怎么了。”郑明珠走到他跟前:“我瞧你不大喜欢,这是怎么了?昨儿才有这样大的喜事呢。”
陈颐安觉得郑明珠看人越来越厉害了,自己也算控制的好的,她只是一个照面,就觉得自己情绪不对。
陈颐安想了想,还是说:“今儿我得了消息,圣上要给几位适龄的皇子赐婚了。”
“有什么妨碍吗?”郑明珠忙问。
陈颐安道:“听说三妹妹也在名单上头。”
啊?陈颐娴?
当 然,身为武安侯唯一的嫡女,陈颐娴当然有资格赐婚皇子,只是一家子从来没有想过要把陈颐娴送进宫廷,陈夫人更是早已替她看好了人家,如今考察了哥儿,已经 基本定下来了,镇国公梁家的长房嫡长孙,今年十六岁,家里门风清正,夫人宽厚,哥儿也出落的有出息,眼看就要换庚贴了。
这当口,冒出来这样一个消息?
郑明珠忙问:“母亲和父亲可知道?”
陈颐安道:“父亲进宫去打探了,母亲那边,我等父亲的消息回来再去回罢,没的白让母亲担心。”
这也对,郑明珠点点头,琢磨了一下,其实若是赐婚几位皇子作正妃,也不是不好,到底位分高,皇子只要不去跟太子争大位,一世的荣华富贵总是有的,尤其是几位适龄皇子都人物齐整,知书达礼,并不比世家子弟差。
今后太子登基,几位皇子一个王爵是跑不掉的,虽说皇子妃不是那么好做的,但到底宫中没有太后皇后,只有几位皇子的母妃,到底也还算轻省。
郑明珠权衡利弊,觉得就算真的赐婚皇子,其实也不难接受。
陈夫人慈母之心,当然希望女儿一辈子舒心顺意,不过世家嫡长子,也不见得就轻省了。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陈颐安一眼看穿她的心思,低声说:“若是就这几位爷,倒也罢了,要紧的是,听说七爷也在名单上头。”
啊,七皇子!郑明珠瞬间就悟了,再一想,自己当初也想的太简单了,当初静妃出手对付太子妃,却被太子妃趁机掀翻,逼得圣上降了静妃位分,又处置了文家卫家,想起来还没这一回闹的大呢,圣上也不大欢喜,到底过了些日子就把卫氏诸女分赐了各勋贵才算完一回事。
如今此事比当日大了十倍,圣上处置静妃和卫家之后反倒没有动静,按说是不大对劲的,原来是在这里呢。
果然圣心难测。
陈颐安一眼就看出来郑明珠的想法,轻轻点点头:“太子爷原是虑着这个,倒是猜的j□j不离十,只是就算知道,圣上乾纲独断,也没什么法子。”
静妃一系倒了,在朝势力变化并不大,但皇子却不一样,七皇子、九皇子、十皇子是静妃所出,尤其是七皇子,颇有点风口浪尖的感觉。
郑明珠基本明白了这件事的意思了,封陈颐安世子是给太子脸面,给皇子们赐婚则是重新分配朝中势力的举措。
圣上一收一放,于微处见大局,虽是和风细雨,却也真是手段莫测,不过看起来,对太子依然是另眼相看的。
郑明珠叹道:“七皇子才十一岁呢,且三妹妹也比他大着三岁,不至于吧?”
陈颐安道:“先赐婚,过几年再大婚也是有的,且现就有例子,孝顺安皇后就比先帝大着三岁呢。”
怪道陈颐安脸色不大好看,自己的亲妹妹,要是真赐婚给七皇子,这笔糊涂烂账可要命了。
郑明珠送走陈颐安,回了屋子,见几位妹妹都在笑着聊天,在嫂嫂屋里,她们都显得随意而放松,有在炕上歪着的,有在窗下椅子上坐着的,郑明珠不由自主的打量了陈颐娴两眼。
她比陈颐雅矮一点点,浓眉大眼,长的其实比较像父亲陈熙华,倒是陈颐安长的更像陈夫人,陈颐娴看起来十分阳光,带着十四岁女孩子的天真和无忧无虑,又因为教养和礼仪,深藏骄傲,并不张扬。
不过她的娴静是活泼的,带着阳光的清新味道,一切都恰到好处,很讨人喜欢。
这个时候她坐在窗下的椅子上,细白的手执着一杯茶,笑着听陈颐雅和陈颐敏斗嘴,上午的阳光照着她的侧脸,照的出一个少女的快活。
郑明珠只能在心里叹口气。
到了晚上,陈颐安回来,郑明珠忙问这件事,却是毫无进展,一家子只得等着圣意,这种感觉,把陈颐安封世子的喜悦冲刷的一干二净。
陈颐安道:“待选的小姐不止三位,也不一定就是三妹妹。”
郑明珠点头,也只得这样安慰自己了。
还是那句话,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任何计策谋划都是不堪一击的。
这样过了好几日,终于尘埃落定,朝廷发了明诏,武安侯嫡女陈氏赐婚四皇子为正妃,平安长公主嫡女祝氏赐婚六皇子为正妃,承恩公嫡女方氏赐婚七皇子为正妃。
其余还有各皇子侧妃等。
郑明珠听了墨烟来回,登时松了一口气,不由的拍拍心口。
宝哥儿瞧见了,也学着他娘的样子拍一拍,然后就笑的开心的狠,一个没坐稳,倒在垫子上,仿佛被翻身的乌龟,扎手扎脚,就是翻不过来。
郑明珠心中郁气一扫而空,抱起宝哥儿狠狠的在他的胖脸上亲了一口。
宝哥儿只是笑,就是不说话。
不过虽说郑明珠的担心放下了,但郑明珠知道,陈颐安却是不一样,承恩公,那是太子的亲舅舅,早逝的方皇后的长兄,生母早逝,娘舅就代娘了。
承恩公在方皇后晋位皇后前就是长宁侯,本就位高权重,又自然的对太子有不同寻常的影响力,圣上将太子的亲表妹,承恩公的独女赐婚七皇子为正妃,这显然不无保全七皇子之意。
太子党更需有分寸才是了。
身为皇帝,或许不指望每个儿子都有出息,但想要保全每个儿子,那也是人之常情。
这一轮赐婚涉及太子并五位皇子,十一位帝都出身身份各不相同的小姐,也就涉及了远超过十一个家族,帝都一时议论纷纷,郑明珠连着几次赴宴都听到有人在议论这件事。
不过无论如何,随着赐婚旨意的明发,随着满帝都的议论纷纷,大盛成宗朝最为轰动的一桩皇室公案终于尘埃落定,有了一个结局。
待天气渐热,重生成为郑明珠的第三个年头的五月,郑明珠迎来了对她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喜事——唐菱月与卫江俊成亲。
卫家是没什么亲戚了,卫姨妈这边却是很热闹,陈夫人要亲自去,郑明珠自然随侍身边服侍,可以名正言顺的参加菱月妹妹的婚礼。
虽然是作为夫家的亲戚,郑明珠依然很高兴。
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虽不能与妹妹相认,阴错阳差之下,却能名正言顺的来往,郑明珠已经很满足了。
五月初六一大早,郑明珠领着陈颐娴、陈颐敏随陈夫人前往卫家。
陈颐娴是亲外甥女,自是应该去,而陈颐敏是听说有热闹看,又有郑明珠带着,非要跟着去的。
☆、220
因在帝都发展态势良好,未来似乎还有做黄商的可能,卫江俊与母亲卫陈氏商量了之后,在帝都西南的豆角胡同置下了一间五进的大宅子,后头有个小小的花园,小小的池塘,亭台楼阁都有,还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陈夫人来过好几回,郑明珠还是第一回来,这宅子看起来也是有些年头了,早前的主人想来也是殷实人家,院子里铺的全是两尺见方的大青石,岁月长了,带着一种古旧的光泽。各院子的门窗柱子全是上好的木材,越经岁月越显润泽。
因到的时间还早,郑明珠是坐在厅里听陈家的长辈们讲古,陈颐敏却是坐不住,东张西望,似乎很想出去看热闹。
郑明珠就跟陈颐娴说:“我瞧你听这些也无聊的很,你带五妹妹出去逛逛吧,只看着她别叫她淘气才是。”
曾家赵姨妈也带了女儿云姐儿来,此时听说了,扯着她娘的袖子,赵姨妈笑道:“你也是大姑娘了,就这么坐不住,也罢,娴姐儿是个懂事的,你跟她一块儿我倒也放心。”
陈夫人听说,就笑着嘱咐陈颐娴好生带着妹妹们玩,倒也罢了。
姑 娘们都出去逛去了,郑明珠接着听陈夫人和赵姨妈、卫姨妈等人讲古,因着卫姨妈在姐妹中际遇最差,带着一儿一女孤苦伶仃,娘家人越发怜惜她些,卫姨妈和卫江 俊又都懂事会做人,并没有成日指望着娘家要给金山银山,反倒是得了照顾,总想着回礼,虽说自己身份家底都有限,但这几年来,凡是得了好的,总先紧着送曾家 陈家赵家等,如今,卫姨妈的娘家曾家连大老爷连底下的小爷们都越发看顾着卫江俊呢。
就是这几家的女眷,无不是骄傲的天之骄女,却也都很买卫家的帐。
郑明珠今日身上穿的,就是卫江俊和唐菱月前儿春季换季送来的新鲜花样颜色的缎子。
而曾家人更是名正言顺,为着卫江俊今日的成亲,南京曾家来了好几位舅太太舅奶奶的,郑明珠不认得,只得挨着叫舅母表嫂。
陈夫人赵姨妈自与他们讲着娘家事,哪个哥儿订了亲,哪个姐儿在挑姑爷了,哪一房又新添了孙子孙女,长篇大套的讲了起来,慢慢的又讲到了哪个哥儿出息,考中了举人。
如 今,曾家有几个会读书的孩子正预备到帝都来备考明年的秋围,陈夫人是嫡长女,当仁不让叫几个孩子到府里住着:“虽说家里头在帝都有宅子,不过这些年没人住 了,不过几家人在那里看着房子,如何方便?须得修葺整理,还得添了人手,才住得,哥儿几个横竖住不长,一年半载罢了,咱们府里有的是空房子,一应都是现成 的,不过拨几个人服侍,岂不便宜。”
说着就商议起来。
郑明珠只笑着听,并不说一句话。
正在此时,一个丫头走进来,郑明珠认得是陈颐娴的丫头锦辉,她进来不找陈夫人,却是附在郑明珠耳边道:“外头小姐们和几个公子有点纠纷,小姐打发奴婢来请世子夫人,还说……别叫夫人知道了。”
这丫头!
郑明珠便对陈夫人笑道:“锦辉说敏姐儿一直吃糖,劝不住,媳妇去给她收了,不然牙该坏了。”
陈夫人就笑着点头:“你去吧,叫她们几个都安分些。”
郑明珠就带着锦辉走了出去。
郑明珠这样一打岔,话题就落在了陈夫人身上,都在恭喜大哥儿封了世子,两个儿媳妇,一个县主一个公主,如今女儿又赐婚皇子正妃,真真是富贵荣华,再没得比了。
赵姨妈笑道:“安哥儿媳妇以前我见她绵软些,如今看起来却是个好的,别的不说,一家子的小姑子都与她亲近,这么多世家里头,我都看遍了,这样子的倒也少见,虽说是大姐姐会教导小姐们,一个个都懂事大方,不挑剔嫂子,不过也得做嫂子的有些好处才行。”
陈 夫人笑道:“论起来我也没得再挑剔的了,两个儿媳妇,大的这个,懂事稳重,别的好处都不论,我就喜欢她的品格儿,不是我夸自家媳妇,安哥儿媳妇的气派格局 在帝都都是一等一的,说起来,咱们这样的人家又不用媳妇女红服侍,要的无非就是做人行事这份心胸,有这点好处,以后这个家交给她,也就不怕了。小的那个, 虽说是公主,这样尊贵,却也是谦逊柔和,知道孝敬长辈,疼爱弟弟妹妹们的,就是娴姐儿……这也是再想不到的荣耀,那是万岁爷给咱们家的体面。”
陈夫人是不太情愿这桩亲事的,可是圣上赐婚旨意已经下来了,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再不情愿也不敢说半个不字,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还得歌功颂德,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