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河畔,又是春绿两岸、花开夹道之时,芳草萋萋,莺燕喧喧,成就好一派春光盎然。
河岸边,不知是谁家古人修筑的一方石亭,立在垂柳丝绦之间,又有几株桃李斐然相映生辉。石亭四角见方,虽不甚宽敞,却是基阶较厚,又有高挑之飞檐,远远看去倒也见雄阔之姿。
此间这石亭内,正有一位布衣书生,向着围在四周那些或坐或立的各色青年们,讲说史集之理。闻者有人注目静听,有人奋笔撰录,还有人拥在人群中踮脚伸颈试图望见亭内圣贤,更有人是携了左右童子,左边翻书查典,右边铺纸研墨……众人听讲都彷若聆听箴言。
白宸随着蔚璃在远处早早下马,放了马儿去草地里闲游,他二人缓步向石亭走来。白宸一面惊叹眼前所见,一面扯着蔚璃衣袖,“姐姐,那被围在石亭里的人……应该就是潜之先生罢?果然名不虚传,誉满天下!竟得这许多的追随者!我师父若是出来讲学也未必如此……”
“先不用夸!那里许是偷了瓜的人正受人责骂呢!”蔚璃瞟他一眼,这少年夸人的本事莫非是与生俱有,还真是见谁夸谁!
白宸笑笑,“姐姐见我夸赞别人,心下嫉妒是不是?”
还心思灵透,还非要看破说破!当真可恼!蔚璃自我怜笑,“宸儿从现在起不再说话可好?”
“为何?我一路上与姐姐讲得那些灵怪杂集,姐姐不是也笑了几回?现下又要禁我……”
“现在我们比比谁人最能耐住寂寞,先说话的罚他饮酒十杯!”小孩子当真是烦啊!蔚璃暗呼头痛,后悔自己为何招惹这样麻烦!
“那一定是姐姐先讲话,姐姐方才还说要换青芝酒,你这分明就是给自己找个由头喝酒……”
“现在就开始!谁再说话就灌饱了酒扔进河里!”蔚璃拎住他衣领恐吓道。
白宸立时不语,捂着嘴直管晃头。蔚璃这才放了他,顿觉四周又是鸟语花香。
石亭内,程潜之正在答一位士子的提问,一时论到“伏白帝禅位”一节,他正依着史书所载洋洋大论时,不经意举目,却望见人群后方又走来两位少年。其中那年纪稍长者风姿清雅,年纪幼小者仪容俊美,二人行在一处,便似春风和煦,所到之外必得万物倾倒。那幼小的欢欣雀跃如出笼之鸟,指东指西,瞻云顾草;而年长的却似乎一副愁容,盯着幼童,紧锁眉头。
程潜怔看二人,一时间讲学之辞也生生顿住了,只顾瞠目结舌,全然失了方才的从容自若。待稍得回神,反是更显局促地整了整座下竹席,又理衣袖,又正冠帽,又望望一众听学士子,士子们也都或讶或疑地注目望他,可是他——却全忘了下文!
该死!程潜之全力凝神,总算拈回几句书上所记,草草背诵了,便算是敷衍了那人提问。
可巧他这一段朗诵的史文正被围上来的白宸听见。白宸皱着眉头听了半晌,听到耳熟能详处也就忘了与蔚璃的约定,不由朗声言道,“先生所诵,谬言三处。非《皇朝史记》所录……”
“啪!”蔚璃抬手在他后脑一击,立目嗔道,“要你显摆!”
白宸捂着脑袋,又是委屈又是不忿,“你凭甚么打人啊!错了就是错了!还不许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执迷不误,终入歧途……”他又搬出一大套的经纶道理讲论不休。
原本听学听得正迷的士子们纷纷侧目来看,瞧这少年不过十岁年纪,大约也就与程先生所携书童同龄,可却是言辞整齐,句句在典,条条据理,所论之道不觉间已引得不少人点头称赞。
“你既说有错,且指出错在何处?再说说那正经原文又当如何?”有人出于公允,一旁置言。
白宸瞪看蔚璃,蔚璃瞪视着白宸。他要校正世人之异说;她要教训蛮童之自负。
他自是无所畏惧——天下虽大,他自有青山。世人若不容他,他也不屑容于世人!
她自是心忧意恼——少年孤傲,全是那君子之错!都是他教出来的好弟子!不容异见别说!
众人见他“兄弟”二人对峙,都各有惊疑,各有取笑。石亭内的程潜之也借机起身踱出,来至蔚璃与白宸近前,向着蔚璃先是一揖到底,可是俯身垂首下去,才恍悟竟不知该如何称诵。
她一身男儿装扮,自然是不想暴露身份,无论是称呼蔚姓,亦或称呼越姓,都不妥当!
程潜之弯腰哈背杵在那里,在旁人看去实是恭敬谦逊了得,惟蔚璃知其迷茫,不禁被他这份憨直逗笑了,“先生快快免礼!你若这般,岂非折煞……我等!”又唤一旁瞪眼扬眉的白宸,“宸儿!还不快向先生行礼?!”
白宸这回倒也不好执拗了,一时端正身形,整肃神容,双手抱拳,目色朗然,向着程潜之深深一礼,恭敬谦逊之仪绝不逊于方才程潜之行向蔚璃之礼,起身又道,“白宸见过先生!久闻先生大名,如皓月当空,惊雷贯耳,先生才学堪称天下一流,就连我家师父……”
“啪!”蔚璃照着他后脑又是轻轻一击。
“怎么又打我?!”白宸苦皱眉头,很有上了贼船的感觉。
蔚璃讥笑,“显摆自己也就罢了!就别抬你师父出来了!他老人家忙着呢!”
程潜之忍不住笑,这位东越女君还是旧识模样,只是别后重见,倒觉她风采更胜昨年!“原来是白府两位少主,潜之失礼,与贤昆仲还礼了。”说时又向着白宸一揖。
四围众人见此情形,都各有讶异,各有稀奇。敢来程门面前讨教听学者都是见多识广之辈,只是今日所闻的白家……他们彼此猜论:这又是哪一家?能得程门潜之先生这样恭敬待之,又是一双貌美才俊的同门兄弟?众人只搜遍天下四境的名门世族……可叹也都不曾耳闻!
河岸边,不知是谁家古人修筑的一方石亭,立在垂柳丝绦之间,又有几株桃李斐然相映生辉。石亭四角见方,虽不甚宽敞,却是基阶较厚,又有高挑之飞檐,远远看去倒也见雄阔之姿。
此间这石亭内,正有一位布衣书生,向着围在四周那些或坐或立的各色青年们,讲说史集之理。闻者有人注目静听,有人奋笔撰录,还有人拥在人群中踮脚伸颈试图望见亭内圣贤,更有人是携了左右童子,左边翻书查典,右边铺纸研墨……众人听讲都彷若聆听箴言。
白宸随着蔚璃在远处早早下马,放了马儿去草地里闲游,他二人缓步向石亭走来。白宸一面惊叹眼前所见,一面扯着蔚璃衣袖,“姐姐,那被围在石亭里的人……应该就是潜之先生罢?果然名不虚传,誉满天下!竟得这许多的追随者!我师父若是出来讲学也未必如此……”
“先不用夸!那里许是偷了瓜的人正受人责骂呢!”蔚璃瞟他一眼,这少年夸人的本事莫非是与生俱有,还真是见谁夸谁!
白宸笑笑,“姐姐见我夸赞别人,心下嫉妒是不是?”
还心思灵透,还非要看破说破!当真可恼!蔚璃自我怜笑,“宸儿从现在起不再说话可好?”
“为何?我一路上与姐姐讲得那些灵怪杂集,姐姐不是也笑了几回?现下又要禁我……”
“现在我们比比谁人最能耐住寂寞,先说话的罚他饮酒十杯!”小孩子当真是烦啊!蔚璃暗呼头痛,后悔自己为何招惹这样麻烦!
“那一定是姐姐先讲话,姐姐方才还说要换青芝酒,你这分明就是给自己找个由头喝酒……”
“现在就开始!谁再说话就灌饱了酒扔进河里!”蔚璃拎住他衣领恐吓道。
白宸立时不语,捂着嘴直管晃头。蔚璃这才放了他,顿觉四周又是鸟语花香。
石亭内,程潜之正在答一位士子的提问,一时论到“伏白帝禅位”一节,他正依着史书所载洋洋大论时,不经意举目,却望见人群后方又走来两位少年。其中那年纪稍长者风姿清雅,年纪幼小者仪容俊美,二人行在一处,便似春风和煦,所到之外必得万物倾倒。那幼小的欢欣雀跃如出笼之鸟,指东指西,瞻云顾草;而年长的却似乎一副愁容,盯着幼童,紧锁眉头。
程潜怔看二人,一时间讲学之辞也生生顿住了,只顾瞠目结舌,全然失了方才的从容自若。待稍得回神,反是更显局促地整了整座下竹席,又理衣袖,又正冠帽,又望望一众听学士子,士子们也都或讶或疑地注目望他,可是他——却全忘了下文!
该死!程潜之全力凝神,总算拈回几句书上所记,草草背诵了,便算是敷衍了那人提问。
可巧他这一段朗诵的史文正被围上来的白宸听见。白宸皱着眉头听了半晌,听到耳熟能详处也就忘了与蔚璃的约定,不由朗声言道,“先生所诵,谬言三处。非《皇朝史记》所录……”
“啪!”蔚璃抬手在他后脑一击,立目嗔道,“要你显摆!”
白宸捂着脑袋,又是委屈又是不忿,“你凭甚么打人啊!错了就是错了!还不许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执迷不误,终入歧途……”他又搬出一大套的经纶道理讲论不休。
原本听学听得正迷的士子们纷纷侧目来看,瞧这少年不过十岁年纪,大约也就与程先生所携书童同龄,可却是言辞整齐,句句在典,条条据理,所论之道不觉间已引得不少人点头称赞。
“你既说有错,且指出错在何处?再说说那正经原文又当如何?”有人出于公允,一旁置言。
白宸瞪看蔚璃,蔚璃瞪视着白宸。他要校正世人之异说;她要教训蛮童之自负。
他自是无所畏惧——天下虽大,他自有青山。世人若不容他,他也不屑容于世人!
她自是心忧意恼——少年孤傲,全是那君子之错!都是他教出来的好弟子!不容异见别说!
众人见他“兄弟”二人对峙,都各有惊疑,各有取笑。石亭内的程潜之也借机起身踱出,来至蔚璃与白宸近前,向着蔚璃先是一揖到底,可是俯身垂首下去,才恍悟竟不知该如何称诵。
她一身男儿装扮,自然是不想暴露身份,无论是称呼蔚姓,亦或称呼越姓,都不妥当!
程潜之弯腰哈背杵在那里,在旁人看去实是恭敬谦逊了得,惟蔚璃知其迷茫,不禁被他这份憨直逗笑了,“先生快快免礼!你若这般,岂非折煞……我等!”又唤一旁瞪眼扬眉的白宸,“宸儿!还不快向先生行礼?!”
白宸这回倒也不好执拗了,一时端正身形,整肃神容,双手抱拳,目色朗然,向着程潜之深深一礼,恭敬谦逊之仪绝不逊于方才程潜之行向蔚璃之礼,起身又道,“白宸见过先生!久闻先生大名,如皓月当空,惊雷贯耳,先生才学堪称天下一流,就连我家师父……”
“啪!”蔚璃照着他后脑又是轻轻一击。
“怎么又打我?!”白宸苦皱眉头,很有上了贼船的感觉。
蔚璃讥笑,“显摆自己也就罢了!就别抬你师父出来了!他老人家忙着呢!”
程潜之忍不住笑,这位东越女君还是旧识模样,只是别后重见,倒觉她风采更胜昨年!“原来是白府两位少主,潜之失礼,与贤昆仲还礼了。”说时又向着白宸一揖。
四围众人见此情形,都各有讶异,各有稀奇。敢来程门面前讨教听学者都是见多识广之辈,只是今日所闻的白家……他们彼此猜论:这又是哪一家?能得程门潜之先生这样恭敬待之,又是一双貌美才俊的同门兄弟?众人只搜遍天下四境的名门世族……可叹也都不曾耳闻!